一种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58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该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包括设置在桩孔内的钢筋笼和同轴结构,同轴结构设置在钢筋笼内,同轴结构与钢筋笼固定连接;同轴结构包括底座、轴心柱、用于穿过钢筋笼与桩孔内壁抵接的弧形板和用于推动弧形板远离轴心柱的推动装置,底座与钢筋笼的底端固定连接,轴心柱位于钢筋笼内且位于钢筋笼的轴线上,轴心柱与底座固定连接,弧形板至少设置有两个,若干个弧形板环轴心柱均匀分布,每个弧形板均通过推动装置与轴心柱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利用同轴结构带动钢筋笼的轴线与桩孔的轴线重合,达到了减小钢筋笼位置偏差、提升护坡桩强度的目的。提升护坡桩强度的目的。提升护坡桩强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护坡桩就是沿基坑边打的防止边坡坍塌的桩,通常是在边坡放坡有效宽度工作面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的措施,有了护坡桩可以防止临近的原有工程基础位移、下沉,保证基坑内部施工人员和工程设施的安全。
[0003]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护坡桩,其内部一般设有钢筋笼,钢筋笼能够对桩身混凝土起到约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轴向拉力。现有的钢筋笼在安装时,钢筋笼的轴线容易与护坡桩的轴线产生偏差,使钢筋笼在锚桩支护产生的作用力处于不对称的现象,混凝土浇筑成桩后,导致护坡桩的强度会降低。
[0004]鉴于前述要求,需要一种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钢筋笼位置偏差,导致护坡桩强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锚桩支护护坡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包括设置在桩孔内的钢筋笼(1)和同轴结构,同轴结构设置在钢筋笼(1)内,同轴结构与钢筋笼(1)固定连接;同轴结构包括底座(2)、轴心柱(3)、用于穿过钢筋笼(1)与桩孔内壁抵接的弧形板(4)和用于推动弧形板(4)远离轴心柱(3)的推动装置(5),底座(2)与钢筋笼(1)的底端固定连接,轴心柱(3)位于钢筋笼(1)内且位于钢筋笼(1)的轴线上,轴心柱(3)与底座(2)固定连接,弧形板(4)至少设置有两个,若干个弧形板(4)环轴心柱(3)均匀分布,每个弧形板(4)均通过推动装置(5)与轴心柱(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5)包括固定环(51)、滑动环(52)、第一杆(53)、第二杆(54)和驱动件(55),固定环(51)和滑动环(52)均套设在轴心柱(3)上,固定环(51)与轴心柱(3)固定连接,滑动环(52)与轴心柱(3)滑动连接,驱动件(55)用于推动滑动环(52)沿轴心柱(3)滑动,第一杆(53)和第二杆(54)交叉设置,第一杆(53)和第二杆(54)的交叉处设置有转动轴,第一杆(53)和第二杆(54)均与转动轴转动连接;第一杆(53)的一端与滑动环(52)铰接,第一杆(53)的另一端与弧形板(4)滑动连接,第二杆(54)的一端与固定环(51)铰接,第二杆(54)的另一端与弧形板(4)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5)包括推动杆(551)和延长杆(552),推动杆(551)的一端与延长杆(552)固定连接,推动杆(551)的另一端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与轴心柱(3)插接配合,推动杆(551)与轴心柱(3)滑动连接,推动杆(551)与滑动环(52)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柱(3)靠近推动杆(551)的一端设置有引导杆(6),引导杆(6)的一端与轴心柱(3)固定连接,引导杆(6)远离轴心柱(3)的一端设置为尖端,引导杆(6)与插接槽插接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桩支护护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53)与弧形板(4)之间设置有滑动连接结构,弧形板(4)靠近第一杆(53)的一侧开设有燕尾槽,燕尾槽内设置有燕尾块,燕尾块与燕尾槽滑动连接,第一杆(53)与燕尾块远离燕尾槽底壁的一侧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振王晓杰李寒张宏泽钱峰周江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