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复合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52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复合缆,包括光单元、电单元和护套层,所述电单元包括镜像对称设置在光单元两侧的两条扇形截面导体,所述扇形截面导体的扇形面与光单元外周面贴合设置,所述护套层包覆在所述光单元和电单元的外周,所述光单元和护套层将两条所述扇形截面导体绝缘分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光单元和电单元集成设置,减少光缆的整体占用空间,一次剥缆即可将光单元和电单元全部剥离,敷设方便;设置电单元形状为扇形截面导体,使电单元与光单元外周紧密贴合设置,一方面进一步减小了光单元和电单元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扇形截面导体包覆在光单元的两侧,能够对光单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护作用。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复合缆


[0001]本技术涉及光缆结构设计
,尤其是指一种光电复合缆。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很多室内外终端设备(如摄像头、家庭网关、工业网关等),这些设备通常体积小,耗能较少,采用低压直流供电即可满足设备功率需求。如果终端设备的通信和供电都要采用光缆和电缆分别连接,二次敷设走线麻烦,占用空间大,影响美观等,特别是对于一些取电困难的终端设备接入点,因此,采用光电复合缆具备更多的优势,如敷设方便、占用空间少、简化接口等,光电复合缆配合光电复合连接器,可简化设备接口,实现一次插技完成光电连接。
[0003]参照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光电复合缆呈“8”字型或蝶形结构,光单元设置在中心位置,电单元嵌设在光单元两侧的护套层中,该结构光单元和电单元分开设置,在使用时需要分别剥缆将光单元和电单元取出,造成施工不便,并且在光单元外侧缺少保护结构,光单元容易受到损伤,同时“8”字型或蝶形结构相对于圆形结构,其弯曲方向固定,无法实现多角度和方向的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光电复合缆结构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光电复合缆,将光单元和电单元集成设置,减少光缆的整体占用空间,一次剥缆即可将光单元和电单元全部剥离,敷设方便,并且将电单元设置在光单元的外周,能够对光单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复合缆,包括光单元、电单元和护套层,所述电单元包括镜像对称设置在光单元两侧的两条扇形截面导体,所述扇形截面导体的扇形面与光单元外周面贴合设置,所述护套层包覆在所述光单元和电单元的外周,所述光单元和护套层将两条所述扇形截面导体绝缘分隔。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两条所述扇形截面导体分别为正负极导线,在其中一条扇形截面导体对应一侧的护套层上设置有标识结构。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结构为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大于0.3mm。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结构为凸点,所述凸点的凸出长度不大于0.3mm。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结构为嵌入护套层中的标识色条,所述标识色条的宽度不大于1.0mm。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形截面导体采用两组滚轮装置组合压制成型。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两条扇形截面导体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小于0.5mm。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单元为紧套光纤,所述紧套光纤包括光纤和紧包在光纤外的缓冲保护层。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保护层由低烟无卤聚烯烃、聚氯乙烯、尼龙、聚酯弹性体其中的一种材料制成。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套层由阻燃热塑性材料制成。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将光单元和电单元集成设置,减少光缆的整体占用空间,一次剥缆即可将光单元和电单元全部剥离,敷设方便;设置电单元形状为扇形截面导体,使电单元与光单元外周紧密贴合设置,一方面进一步减小了光单元和电单元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扇形截面导体包覆在光单元的两侧,能够对光单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通过光单元和护套层将两条扇形截面导体绝缘分隔,防止两条扇形截面导体之间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8]图1是现有技术的光电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光电复合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光电复合缆护套带有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光电复合缆护套带有凸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光电复合缆护套带有标识色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3]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光单元;2、电单元;3、护套层;4、标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的光电复合缆,包括光单元1、电单元2和护套层3,所述电单元2包括镜像对称设置在光单元1两侧的两条扇形截面导体,所述扇形截面导体的扇形面与光单元1外周面贴合设置,所述护套层3包覆在所述光单元1和电单元2的外周,所述光单元1和护套层3将两条所述扇形截面导体绝缘分隔;
[0026]本实施的光电复合缆,实现通信终端设备的光电复合连接,同时满足设备的通信和供电需求,将光单元1和电单元2集成设置,减少光缆的整体占用空间,一次剥缆即可将光单元1和电单元2全部剥离,敷设方便;设置电单元2形状为扇形截面导体,使电单元2与光单元1外周紧密贴合设置,最大限度的利用异形导体和光单元1组合,一方面进一步减小了光单元1和电单元2的占用空间,降低复合缆的外径,另一方面通过扇形截面导体包覆在光单元1的两侧,能够对光单元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通过光单元1 和护套层3将两条扇形截面导体绝缘分隔,防止两条扇形截面导体之间电磁干扰;并且圆形结构,相比于扁平型结构,弯曲时无方向性,便于多拐角敷设和绕圈盘储。
[0027]具体地,在实际使用时,两条所述扇形截面导体分别为正负极导线,分别与设备正
负极连接,因此为了区分两条在扇形截面导体,在其中一条扇形截面导体对应一侧的护套层3上设置有标识结构4。
[0028]参照图3所示,所述标识结构4为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大于0.3mm。
[0029]参照图4所示,所述标识结构4为凸点,所述凸点的凸出长度不大于 0.3mm。
[0030]参照图5所示,所述标识结构4为嵌入护套层3中的标识色条,所述标识色条的宽度不大于1.0mm。
[003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扇形截面导体采用两组滚轮装置组合压制成型,第一组滚轮装置将圆形的导体压铸成扁条,扁条成型后再进入第二组滚轮装置,通过固定的流道定位及压铸滚轮模具组将扁条导体压铸变成扇形导体, 两个扇形导体包覆在光单元外侧后直接进入模具挤出成型,为了防止导体间间距的波动性,采用一体成型模直接挤塑成型避免调节的步骤造成的偏差。
[0032]具体地,为了防止两条扇形截面导体之间电磁扰动,两条扇形截面导体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小于0.5mm。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单元1为紧套光纤,所述紧套光纤包括光纤和紧包在光纤外的缓冲保护层,所述缓冲保护层由低烟无卤聚烯烃、聚氯乙烯、尼龙、聚酯弹性体其中的一种材料制成,所述缓冲保护层能够对光纤进行阻水和抗压保护。
[0034]具体地,所述护套层3采用低烟无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复合缆,包括光单元、电单元和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单元包括镜像对称设置在光单元两侧的两条扇形截面导体,所述扇形截面导体的扇形面与光单元外周面贴合设置,所述护套层包覆在所述光单元和电单元的外周,所述光单元和护套层将两条所述扇形截面导体绝缘分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扇形截面导体分别为正负极导线,在其中一条扇形截面导体对应一侧的护套层上设置有标识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结构为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大于0.3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结构为凸点,所述凸点的凸出长度不大于0.3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亮史惠萍林卫峰张鑫元李兴进杨青刘增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