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钰霖专利>正文

一种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10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飞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推进器,其包括磁场发生器、支架、转子、供电部件以及顶推部,支架设于磁场发生器内,且支架与飞船相连接,转子可转动地设于支架上,供电部件包括电刷,电刷与转子相连接,顶推部呈圆锥体状,顶推部连接于转子的前侧并随之转动,以产生沿其轴向向前的推力。基于上述结构,转子通过电刷通电后在磁场发生器的磁场内定向转动,从而带动顶推部转动,当转动直至不足以提供顶推部所需要的向心力时,顶推部将做离心运动,从而产生沿其轴向向前的推力,推动飞船向前运动,也即,本推进器无需通过抛洒物质获得前进动力,而是通过电能能量转换为前进动力,减少推进燃料补给和推进工质补给的短板影响。推进燃料补给和推进工质补给的短板影响。推进燃料补给和推进工质补给的短板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进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船
,特别是涉及一种推进器。

技术介绍

[0002]宇宙具有丰富的无人资源,在资源越来越紧张的世界资源争夺中,太空资源尤为重要,必须先一步开发与占领宇宙资源,防止外国掐死资源来源与发展的历史悲剧重演,未来的太空竞争将越演越烈,先一步建立设施尤为重要,需要先一步在太空各资源点,部署建立太空中转站、太空加速门。在建立太空中转站时,越是远的距离,其建造难度随之上升,因此需要低消耗、运载量大的运输方式,也即,需要对飞船的推进器进行深化研究。
[0003]就目前公共所知的太空航天飞船推进器,主要类别为火箭推进器和离子推进器(包括霍尔推进器)、微波推进器,太空航行基本是靠定向抛射消耗物质获得反作用力作为太空航行前进的动力来源。对于火箭推进器而言,其推进力大,但是在太空中补充燃料复杂,需要在地表装载发射至太空补充,补充燃料难度与成本高。对于离子推进器而言,其推进工质补充或推进工质来源对于火箭推进器会相对容易,可以在带有大气层行星中利用行星大气层气体发挥离子推进器的作用。但是在太空远航中,携带的推进抛射燃料或者推进抛射工质限制了其航行距离,仍需要将燃料发射至太空中进行补充。若使用微波推进器,则需要利用微波的波粒二象性,大量向外辐射获得推力,产生的动力与辐射波粒多少挂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抛洒物质的推进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推进器,其包括:
[0006]磁场发生器;
[0007]支架,设于所述磁场发生器内,且所述支架与飞船相连接;
[0008]转子,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转子设有电磁铁;
[0009]供电部件,所述供电部件包括电刷,所述电刷与所述转子相连接;
[0010]顶推部,所述顶推部呈圆锥体状,所述顶推部连接于所述转子的前侧并随之转动,以产生沿其轴向向前的推力。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推部的前端具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随所述转子转动,用于与所述飞船相连接。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前端具有轴承部,所述第一连接柱通过所述轴承部与所述飞船相连接。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推部的后端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推进器还包括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转子相连接并随之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前端具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内,以带动所述顶推部转动。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柱具有外
螺纹,所述顶推部和所述第一传动部螺纹连接。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后端具有多个卡凸部,多个所述卡凸部沿所述传动部的周向均匀排列,所述转子具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与所述卡凸部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卡凸部插入所述缺口部内,以使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转子相卡接。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后端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传动轴的前端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进器还包括第二传动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转子的后侧,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转子相连接,且所述支撑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的后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传动部具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传动轴螺纹连接。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部背向所述第三连接孔的一端具有第三连接柱,所述支撑部具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柱插入所述第四连接孔内,以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和支撑部。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推进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推进器包括磁场发生器、支架、转子、供电部件以及顶推部,支架设于磁场发生器内,且支架与飞船相连接,转子可转动地设于支架上,转子设有电磁铁,供电部件包括电刷,电刷与转子相连接,顶推部呈圆锥体状,顶推部连接于转子的前侧并随之转动,以产生沿其轴向向前的推力。基于上述结构,转子通过电刷通电后在磁场发生器的磁场内定向转动,从而带动顶推部转动,当转动直至不足以提供顶推部所需要的向心力时,顶推部将做离心运动,从而产生沿其轴向向前的推力,推动飞船向前运动,也即,相较于火箭推进器、离子推进器和微波推进器而言,本推进器无需通过抛洒物质获得前进动力,而是通过电能能量转换为前进动力减少推进燃料补给和推进工质补给的短板影响(例如无恒星区域利用携带的储蓄能源进行推进,到达有恒星区域利用恒星能源再次合成能量储存物质,若是利用电池储备能源,则到达恒星区域可使用恒星能源对其充电,进行能源二次补充,不需要频繁从行星上补充推进能源),更好维持太空中循环运输和航行,一定程度上对空间中保存更多携带工质,在长距离太空航行并且更好地协助物质循环,间接减少用于推进的燃料或工质的消耗,使得太空航行距离大大提高,即使在无工质环境、弱力场或者无力场空间环境下仍可进行推进;其次,本推进器提供无工质推进的新型推进方式,可借助太阳能、核能等其能源转变为电能以作为前进推力的能量来源,解决了无工质环境的行驶动力问题,即使在无工质环境、弱力场或者无力场空间环境下仍可进行推进。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推进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推进器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磁场发生器;2、转子;21、缺口部;22、传动轴;3、顶推部;31、第一连接柱;32、第一连接孔;4、第一传动部;41、第二连接柱;42、卡凸部;5、第二传动部;51、第三连接孔;52、第三连接柱;6、支撑部;61、第四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即,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场发生器;支架,设于所述磁场发生器内,且所述支架与飞船相连接;转子,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转子设有电磁铁;供电部件,所述供电部件包括电刷,所述电刷与所述转子相连接;顶推部,所述顶推部呈圆锥体状,所述顶推部连接于所述转子的前侧并随之转动,以产生沿其轴向向前的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部的前端具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随所述转子转动,用于与所述飞船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前端具有轴承部,所述第一连接柱通过所述轴承部与所述飞船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部的后端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推进器还包括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转子相连接并随之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前端具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内,以带动所述顶推部转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柱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钰霖
申请(专利权)人:邓钰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