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震速度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935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地震速度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地质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处理储层区域的射孔数据和测井数据;基于射孔数据和测井数据确定目标衰减函数,以及射孔点与每个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一地震波速度;结合目标衰减函数、预设振幅算式和预设弹性波运动方程确定待处理储层区域内任一网格点与每个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二地震波速度;基于第一地震波速度、所有网格点与每个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二地震波速度确定待处理储层区域的微地震速度模型。该方法构建的速度模型为三维射线速度模型,克服了传统速度模型维度的限制,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可以模拟地层速度的变化,使得速度模型更加接近真实的地层。度模型更加接近真实的地层。度模型更加接近真实的地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地震速度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地震速度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微地震是一种用于监测地下油气储层、浅地表矿井以及地面环境和建筑等稳定性的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油气开发、矿井开采以及边坡安全监测等诸多领域。利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进行水力压裂裂缝定位,其结果的可靠程度主要取决于微地震事件(震源)定位结果的精度,而事件定位精度受检波器位置、速度模型、初至到时以及定位算法等因素影响,其中速度模型建立的准确度直接影响最终裂缝定位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0003]现有技术中,微地震事件定位所采用的速度模型通常是根据压裂井或监测井的声波测井曲线建立,但是由于声波测井曲线易受多种因素干扰,进而造成局部速度失准;且声波测井曲线只能表征速度在垂向上一维的变化,真实的地层为各向异性介质,因此无法模拟真实地层速度的三维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地震速度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微地震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地震速度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处理储层区域的射孔数据和测井数据;其中,所述测井数据包括:多个地面检波器的位置信息和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监测到的地震波振幅数据;基于所述射孔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标衰减函数,以及射孔点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一地震波速度;其中,所述目标衰减函数用于表征地震波振幅衰减系数与地震波传播距离的函数关系;结合所述目标衰减函数、预设振幅算式和预设弹性波运动方程,确定所述待处理储层区域内任一网格点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二地震波速度;基于所述第一地震波速度,以及所有网格点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二地震波速度,确定所述待处理储层区域的微地震速度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射孔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射孔点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一地震波速度,包括:基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射孔数据中射孔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射孔点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基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监测到的地震波振幅数据和所述射孔数据中射孔信号的发生时刻,确定射孔信号到达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旅行时;基于所述射孔点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距离,以及射孔信号达到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旅行时,确定所述射孔点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一地震波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射孔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标衰减函数,包括:基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射孔数据中射孔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射孔点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距离;基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监测到的地震波振幅数据,以及所述射孔点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距离,确定目标拟合函数;其中,所述目标拟合函数用于表征地震波振幅与地震波传播距离和纵、横波振幅比的函数关系;基于所述目标拟合函数和预设标定振幅值确定所述目标衰减函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目标衰减函数、预设振幅算式和预设弹性波运动方程,确定所述待处理储层区域内任一网格点与每个所述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二地震波速度,包括:确定目标网格点,并计算所述目标网格点与目标地面检波器之间的目标距离;基于所述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衰减函数和所述预设振幅算式,确定所述目标地面检波器接收到所述目标网格点发出的目标地震波信号的理论振幅值;利用时间简谐函数求解所述预设弹性波运动方程,得到目标波函数;其中,所述目标波函数为保留级数第一项的解;基于所述理论振幅值和所述目标波函数,计算所述目标地震波信号到达所述目标地面检波器的目标旅行时;基于所述目标距离和所述目标旅行时,确定所述目标网格点与所述目标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二地震波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伟郑晶彭苏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