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平面拖把,属于平面拖把的改造技术。技术背景现有拖把种类相当繁多,较常见的一般样式为前端木头处植入碎布 或吸水毛线,或是将碎布捆绑成一東后,绑于握杆上,进入水中后,常因 吸水而变得相当沉重且不易柠干,常发生拖过的地面过度湿滑而造成人员 滑倒的情形,且不易洗干净,容易藏污纳垢,无法达到拖干地面的目的, 另一方面,潮湿的拖把不易烘干,更容易产生霉味令人不悦,且传统式的 拖把只能用来拖地,如欲清理墙面、墙角,效果相当有限,因此,业界也 开发出一种使用吸水泡棉制成的拖把,其虽然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但使 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泡棉产生硬化、龟裂的情况,则需更换新的泡棉, 其也仅可使用于拖干地板,如欲作为清理其它地方,则英雄无用武之地, 为此,家家户户皆有许许多多不同样的拖把,常将其弃置于一旁,花钱又 受气。另外,还有市面上皆可见的除尘纸拖把,其由一球体配合一叉杆所构 成,然而此球体由于太过于活设,反而于使用清除时无法循一定路径行进, 会有左歪右斜的情况发生,甚至在遇到干、湿不一的地面时,造成拖把本 体翻转,且有可能造成使用者在拖把本体无预警的翻转时而受伤,既无法 达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拖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拖把本体(1)、定位块(2)、方向块(3)、叉状接杆(4)、主杆(5),其中: 拖把本体(1)的顶面中央设有向内凹陷的弧形陷落区(11),其上向上垂直设置两相对且为扁平状的限位柱(12),限位柱(12)的内面为相对的U型限位槽(121),U型限位槽(121)的下端设有滑条(123),且U型限位槽(121)内设有限位孔(122); 定位块(2)为一侧端及顶底面皆呈弧形的块体,顶面为纵设的条状齿部(21),两侧边则另设有滑槽(22); 方向块(3)的上段设一桶柱(32),二侧边各设有凸扣(33),底部为圆弧的条状齿部(31),且下段两侧另设有第二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拖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拖把本体(1)、定位块(2)、方向块(3)、叉状接杆(4)、主杆(5),其中拖把本体(1)的顶面中央设有向内凹陷的弧形陷落区(11),其上向上垂直设置两相对且为扁平状的限位柱(12),限位柱(12)的内面为相对的U型限位槽(121),U型限位槽(121)的下端设有滑条(123),且U型限位槽(121)内设有限位孔(122);定位块(2)为一侧端及顶底面皆呈弧形的块体,顶面为纵设的条状齿部(21),两侧边则另设有滑槽(22);方向块(3)的上段设一桶柱(32),二侧边各设有凸扣(33),底部为圆弧的条状齿部(31),且下段两侧另设有第二凸扣(331);叉状接杆(4)的前端为两叉部(41),两叉部(41)的侧端开设两活动孔(42),且叉状接杆(4)的上方设有与主杆(5)连接的结构;上述定位块(2)通过其两侧边设有的滑槽(22)与本体(1)两限位柱(12)间的滑条(123)固置;方向块(3)通过其下段两侧的第二凸扣(331)卡设在本体(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