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水质检测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70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水下水质检测的机器人,包括艇壳和潜航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艇壳一侧设有画面传感器,另一侧设有方向舵,所述潜航模块设于艇壳的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方向舵共两个,对称分布在艇壳的一侧,所述方向舵的两侧,且在潜航模块之间设有矢量喷口,所示矢量喷口和方向舵之间设有环境雷达A,所述艇壳的上端,且在方向舵和画面传感器之间设有活动舱盖,所述活动舱盖与潜航模块之间设有附加传感器安装口,所述附加传感器安装口远离矢量喷口的一侧且在画面传感器的两侧设有探照灯A,所述探照灯A远离矢量喷口的一侧,且在艇壳的侧边对称设有环境雷达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适航性强,搭载能力优秀,方便维修。方便维修。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水质检测的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水质检测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当下的水下机器人多数只能传递画面资料,而像是检测PH值与温度压力等需要其他专业设备来进行检测,所以一款搭载能力强,适航性能优秀的水下机器人在水质检测领域就显得很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下水质检测的机器人,通过设置储物仓与机械臂,能够更好地在水下实现多种工作,通过设置性能优秀的潜航模块,大大提高的适航性的同时,方便了维修工作,通过设置附加装置的安装平台,能够更好地适用其他种类的工作。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水下水质检测的机器人,包括艇壳1和潜航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艇壳1一侧设有画面传感器8,另一侧设有方向舵7,所述潜航模块12设于艇壳1的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方向舵7共两个,对称分布在艇壳1的一侧,所述方向舵7的两侧,且在潜航模块12之间设有矢量喷口6,所示矢量喷口6和方向舵7之间设有环境雷达A2,所述艇壳1的上端,且在方向舵7和画面传感器8之间设有活动舱盖17,所述活动舱盖17与潜航模块12之间设有附加传感器安装口10,所述附加传感器安装口10远离矢量喷口6的一侧且在画面传感器8的两侧设有探照灯A9,所述探照灯A9远离矢量喷口6的一侧,且在艇壳1的侧边对称设有环境雷达C4。
[0005]作为改进,所述潜航模块12整体为圆柱形,一端为半球形,另一端为圆锥形,所述潜航模块12远离艇壳1的一侧设有辅助推进器5,所述辅助推进器5的一侧设有侧翼14,所述潜航模块12的圆锥面上设有平衡翼15,所述平衡翼15靠近辅助推进器5的一侧设有环境雷达B3,所述平衡翼15远离环境雷达B3的一侧设有导流块16,所述潜航模块12的上端面设有阀门11。
[0006]作为改进,所述矢量喷口6远离方向舵7的一侧设有推进装置A21,所述推进装置A21内部设有两组涡流推进装置,且在艇壳1的一侧设有一个开口向外的圆锥进水口,所述推进装置A21远离潜航模块12的一侧,艇壳1的内部设有储物仓28,所述储物仓28远离方向舵7的一侧,且在画面传感器8的之间位置设有机械臂底座19,所述机械臂底座19的一侧设有机械手20,所述机械手20一侧设有观察摄像头。
[0007]作为改进,所述潜航模块12内部设有两个压力舱23,且在两个压力舱中间设有电池29,所述潜航模块12靠近侧翼14的一侧设有旋转块24,且与辅助推进器5相连,所述辅助推进器5内部设有推进装置B22,所述平衡翼15内部设有连动杆,所述平衡翼15的一侧设有导流块16。
[0008]作为改进,所述画面传感器8包括摄像头25、探照灯C26和CPU27,所述摄像头25为
活动摄像头,且在外圈设有保护钢化玻璃,所述摄像头25内部设有温度调节器,所述探照灯C26设于摄像头25的两侧,所述CPU27设于摄像头25的下端,且在探照灯C26的中间。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适航性强,搭载能力优秀,方便维修。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下水质检测的机器人的俯视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下水质检测的机器人的俯视半剖图;
[0012]图3为图2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对照表:
[0014]1、艇壳;2、环境雷达A;3、环境雷达B;4、环境雷达C;5、辅助推进器;6、矢量喷口;7、方向舵;8、画面传感器;9、探照灯A;10、附加传感器安装口;11、阀门;12、潜航模块;13、探照灯B;14、侧翼;15、平衡翼;16、导流块;17、活动舱盖;18、强化玻璃框架;19、机械臂底座;20、机械手;21、推进装置A;22、推进装置B;23、压力舱;24、旋转块;25、摄像头;26、探照灯C;27、CPU;28、储物仓;29、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水下水质检测的机器人,包括艇壳1和潜航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艇壳1一侧设有画面传感器8,另一侧设有方向舵7,所述潜航模块12设于艇壳1的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方向舵7共两个,对称分布在艇壳1的一侧,所述方向舵7的两侧,且在潜航模块12之间设有矢量喷口6,所示矢量喷口6和方向舵7之间设有环境雷达A2,所述艇壳1的上端,且在方向舵7和画面传感器8之间设有活动舱盖17,所述活动舱盖17与潜航模块12之间设有附加传感器安装口10,所述附加传感器安装口10远离矢量喷口6的一侧且在画面传感器8的两侧设有探照灯A9,所述探照灯A9远离矢量喷口6的一侧,且在艇壳1的侧边对称设有环境雷达C4。所述潜航模块12整体为圆柱形,一端为半球形,另一端为圆锥形,所述潜航模块12远离艇壳1的一侧设有辅助推进器5,所述辅助推进器5的一侧设有侧翼14,所述潜航模块12的圆锥面上设有平衡翼15,所述平衡翼15靠近辅助推进器5的一侧设有环境雷达B3,所述平衡翼15远离环境雷达B3的一侧设有导流块16,所述潜航模块12的上端面设有阀门11。当使用时,操作员使用电脑进行远程操控,将必要的检测设备装备在艇壳1上的附加传感器安装口10后,接通好电源与信号线后,可以将其放入水中,随后操作员可以进行操控,安装在艇壳1六个方向的环境雷达会实时将水下的地形环境传入到CPU27内,并及时使机器人井下减速转向,活动舱盖(17)可向两侧翻开,多个探照灯会辅助摄像头25进行人工观测。
[0017]如图2所示,所述矢量喷口6远离方向舵7的一侧设有推进装置A21,所述推进装置A21内部设有两组涡流推进装置,且在艇壳1的一侧设有一个开口向外的圆锥进水口,所述
推进装置A21远离潜航模块12的一侧,艇壳1的内部设有储物仓28,所述储物仓28远离方向舵7的一侧,且在画面传感器8的之间位置设有机械臂底座19,所述机械臂底座19的一侧设有机械手20,所述机械手20一侧设有观察摄像头。所述潜航模块12内部设有两个压力舱23,且在两个压力舱中间设有电池29,所述潜航模块12靠近侧翼14的一侧设有旋转块24,且与辅助推进器5相连,所述辅助推进器5内部设有推进装置B22,所述平衡翼15内部设有连动杆,所述平衡翼15的一侧设有导流块16。当使用时,推进装置A21与推进装置B22会根据CPU27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运作,当转弯时矢量喷口6会进行旋转角度的调整,且辅助推进器5也会进行联动,方向舵7与平衡翼15会在转弯时进行平衡的调整,当下潜时压力舱23会将外界的水吸入,增加自身的密度与重量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水质检测的机器人,包括艇壳(1)和潜航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艇壳(1)一侧设有画面传感器(8),另一侧设有方向舵(7),所述潜航模块(12)设于艇壳(1)的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方向舵(7)共两个,对称分布在艇壳(1)的一侧,所述方向舵(7)的两侧,且在潜航模块(12)之间设有矢量喷口(6),所示矢量喷口(6)和方向舵(7)之间设有环境雷达A(2),所述艇壳(1)的上端,且在方向舵(7)和画面传感器(8)之间设有活动舱盖(17),所述活动舱盖(17)与潜航模块(12)之间设有附加传感器安装口(10),所述附加传感器安装口(10)远离矢量喷口(6)的一侧且在画面传感器(8)的两侧设有探照灯A(9),所述探照灯A(9)远离矢量喷口(6)的一侧,且在艇壳(1)的侧边对称设有环境雷达C(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水质检测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潜航模块(12)整体为圆柱形,一端为半球形,另一端为圆锥形,所述潜航模块(12)远离艇壳(1)的一侧设有辅助推进器(5),所述辅助推进器(5)的一侧设有侧翼(14),所述潜航模块(12)的圆锥面上设有平衡翼(15),所述平衡翼(15)靠近辅助推进器(5)的一侧设有环境雷达B(3),所述平衡翼(15)远离环境雷达B(3)的一侧设有导流块(16),所述潜航模块(12)的上端面设有阀门(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维顺席钶杰韩倩倩廖凌振夏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祁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