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858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呈矩阵排列的四块PCB板以及设置在四块PCB板之间且垂直于机壳的底板的主风道;主风道包括:圆柱状底盘以及均匀设置在圆柱状底盘上的四个壁板,壁板的两侧设置弧形风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机壳内设置主风道引入设备外部的空气,并通过辅风道及侧风道实现器件的降温,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实时的为恒流源进行降温,散热效果显著提升,进而保证恒流源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流源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流源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恒流源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恒流源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流以保证其它电路稳定工作,即要求恒流源输出恒定电流,基本的恒流源主要是由输入级和输出级构成,输入级提供参考电流,输出级输出需要的恒定电流。变压器作为恒流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其温度过高时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电源的损坏。恒流源内部主要发热元器件除了变压器外,还有开关管、电感与二极管等,这些元器件由于自身原因,发热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减少其温度上升。但是目前的恒流源装置所采用的散热方式只是在壁板上简单的安装一个散热风扇,显然的,当前散热效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进而导致恒流源装置的稳定性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使用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呈矩阵排列的四块PCB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四块PCB板之间且垂直于所述机壳的底板的主风道;所述主风道包括:圆柱状底盘以及均匀设置在所述圆柱状底盘上的四个壁板,所述壁板的两侧设置弧形风板,且相邻所述壁板上的所述弧形风板组成朝向所述四块PCB板的侧风道;所述侧风道上设置辅风道,所述辅风道位于所述四块PCB板的上方;所述圆柱状底盘的内腔的底部设置空气导流组件,所述辅风道的底部设置风扇。
[0006]其中,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风冷管道,所述风冷管道铺设在所述四块PCB板的下方;所述圆柱状底盘上设置入风接口,所述机壳的侧板上设置出风接口,所述风冷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入风接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风接口连通。
[0007]其中,所述圆柱状底盘的内腔的底部设置的所述空气导流组件由两个轴流风扇组成,所述入风接口开设在所述两个轴流风扇之间。
[0008]其中,所述机壳的底板上设置通风槽道,所述空气导流组件中位于底部的轴流风扇设置在所述通风槽道内,且所述通风槽道的口部还设置有滤网。
[0009]其中,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壳的底板上,所述四块PCB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
架的顶面。
[0010]其中,所述安装架上设置紧定边条;所述紧定边条包括:塑料板以及胶板,所述塑料板上开设安装槽,所述胶板呈L型且所述胶板的一端塞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塑料板与所述胶板相隔一定的距离以形成用于容纳PCB板边缘位置的条形槽。
[0011]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机壳内设置主风道引入设备外部的空气,并通过辅风道及侧风道实现器件的降温,且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实时的为恒流源进行降温,散热效果显著提升,进而保证恒流源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主风道、辅风道及侧风道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主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
[0016]如图1

3所示,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包括:机壳1、PCB板2、主风道3、侧风道4、辅风道5、风扇6、安装架8。
[0017]PCB板2为四块,且四块PCB板2呈矩阵排列。恒流源所用器件及电路结构均设置在PCB板2上,例如,DC输入电路、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恒流输出电路、采样电路、反馈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及主控单元等可依据连接需求布置在PCB板2上,且PCB板2之间利用端子接口连接,
[0018]主风道3设置在四块PCB板2之间,即四块PCB板2围绕于主风道3进行设置,且主风道3垂直于机壳1的底板,便于空气均匀的垂向各个电路板。其中,本技术的主风道3包括:圆柱状底盘301、壁板302、弧形风板303、空气导流组件。
[0019]圆柱状底盘301为空心圆柱结构,壁板302为四个,且四个壁板302均匀设置在圆柱状底盘301上,各个壁板302之间的距离一致。壁板302的两侧均设置弧形风板303,且相邻壁板302上的弧形风板303组成朝向四块PCB板2的侧风道4,进入主风道3的空气通过侧风道4吹向PCB板2,进行热交换降温。侧风道4上设置与侧风道4连通的辅风道5,辅风道5位于四块PCB板2的上方,辅风道5的开口朝向PCB板2,充分利用主风道3引入的空气,将散热性能最大化,且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散热效果显著提升,进而保证恒流源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0]圆柱状底盘301的内腔的底部设置空气导流组件,辅风道5的底部设置风扇6,以对空气流向进行控制。
[0021]本技术还包括:若干风冷管道7,使得降温更加全面,实现兼顾到器件的上下两侧的降温需求。
[0022]风冷管道7铺设在四块PCB板2的下方;圆柱状底盘301上设置入风接口304,机壳1的侧板上设置出风接口305,风冷管道7的一端与入风接口304连通,另一端与出风接口305连通。由于PCB板2下方的温度没有上方高,因此采用风冷管道7不仅实现换热降温,而且可以增加安全性。空气导流组件由两个轴流风扇306组成,入风接口304开设在两个轴流风扇306之间,将温度较低的一部分空气引入器件下方,散热效果更好。
[0023]机壳1的底板上设置通风槽道307,空气导流组件中位于底部的轴流风扇306设置在通风槽道307内,且通风槽道307的口部还设置有滤网308,避免杂物进入机壳1的内部,损坏器件。
[0024]由于本技术在现有的恒流源装置内引入散热部件,势必会对器件安装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本技术设计安装架8以保证内部结构的稳固性。安装架8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1的底板上,四块PCB板2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8的顶面。
[0025]进一步的,安装架8上设置紧定边条。紧定边条包括:塑料板901以及胶板902,塑料板902上开设安装槽,胶板902呈L型且胶板90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置呈矩阵排列的四块PCB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四块PCB板之间且垂直于所述机壳的底板的主风道;所述主风道包括:圆柱状底盘以及均匀设置在所述圆柱状底盘上的四个壁板,所述壁板的两侧设置弧形风板,且相邻所述壁板上的所述弧形风板组成朝向所述四块PCB板的侧风道;所述侧风道上设置辅风道,所述辅风道位于所述四块PCB板的上方;所述圆柱状底盘的内腔的底部设置空气导流组件,所述辅风道的底部设置风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风冷管道,所述风冷管道铺设在所述四块PCB板的下方;所述圆柱状底盘上设置入风接口,所述机壳的侧板上设置出风接口,所述风冷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入风接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风接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温升调节的自适应恒流源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中策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