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压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49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压控制电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包括:微型控制器U1、第一脉冲发生器U2、第二脉冲发生器U3、第一场效应管D1、第二场效应管D2、第三场效应管D3、第四场效应管D4、第五场效应管D5、第一二极管D6、第六场效应管D7、第七场效应管D8、第八场效应管D9、第九场效应管D10、第十场效应管D11、第二二极管D1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反相器A1、第二反相器A2、第三反相器A3、第四反相器A4、第一电源VCC1和第二电源VCC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精度控制输出低电压或者高电压的有益效果。或者高电压的有益效果。或者高电压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压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具体为一种升降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电子系统中,伴随着电子元器件的体积和功耗的减小,其对电压的灵敏度极高,过高的电压或者过低的电压都会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方面会造成电子元器件无法正常工作,另一方面甚至会造成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因此研发一种具有较高精度的输出低电压或者高电压等优点的升降压电路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压控制电路,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缺少具有较高精度的输出低电压或者高电压等优点的升降压控制电路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升降压控制电路,包括:微型控制器U1、第一脉冲发生器U2、第二脉冲发生器U3、第一场效应管D1、第二场效应管D2、第三场效应管D3、第四场效应管D4、第五场效应管D5、第一二极管D6、第六场效应管D7、第七场效应管D8、第八场效应管D9、第九场效应管D10、第十场效应管D11、第二二极管D1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反相器A1、第二反相器A2、第三反相器A3、第四反相器A4、第一电源VCC1和第二电源VCC2;
[0007]所述微型控制器U1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D1的栅极和所述第六场效应管D7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D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源VCC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VCC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脉冲发生器U2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发生器U2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D1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发生器U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D2的栅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D4的栅极、所述第一反相器A1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反相器A2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8]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D2的源极和所述第三场效应管D3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D4的漏极和所述第五场效应管D5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D2的漏极和所述第三场效应管D3的漏极均与所述第一电源VCC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D4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D1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五场效应管D5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反相器A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D3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反相器A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场效应管D5的源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6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6的负极与负载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和所述负载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D1的源极和所述第四场效应管D4的源极均与负载负极输出端电连接;
[0009]所述第六场效应管D7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源VCC2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VCC2的负极与所述第二脉冲发生器U3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脉冲发生器U3的正极与所述第六场效应管D7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脉冲发生器U3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七场效应管D8的栅极、所述第十场效应管D11的栅极、所述第三反相器A3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反相器A4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0]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七场效应管D8的源极和所述第八场效应管D9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九场效应管D10的漏极和所述第十场效应管D1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八场效应管D9的栅极与所述第三反相器A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九场效应管D10的栅极与所述第四反相器A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七场效应管D8的漏极和所述第九场效应管D10的源极均与所述第六场效应管D7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八场效应管D9的漏极和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均与所述负载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12的负极与所述负载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场效应管D11的源极、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12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二电源VCC2的负极电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微型控制器U1为51单片机,所述脉冲发生器为555脉冲发生器。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压控制电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设置的微型控制器U1、第一场效应管D1和第六场效应管D7用于选择升压或者降压电路;
[0015]当需要降压时,通过微型控制器U1导通第一场效应管D1且第六关闭场效应管D7,当第一场效应管D1导通后,第一脉冲发生器U2开始工作,第一脉冲发生器U2发出高电平脉冲信号后,第二场效应管D2和第四场效应管D4导通,第三场效应管D3和第五场效应管D5闭合,此时第一电源VCC1为第一电容C1充电,当第一脉冲发生器U2发出低电平信号后,第二场效应管D2和第四场效应管D4闭合,第三场效应管D3和第五场效应管D5导通,此时负载正极端口、第五场效应管D5、第一电容C1、第三场效应管D3、第一电源VCC1、第一场效应管D1和负载负极端口处于同一回路,但是第一电容C1电压方向与第一电源VCC1电压方向相反,最终负载正极端口与负载负极端口的电压为第一电源VCC1电压减去第一电容C1电压,实现降压;
[0016]当需要升压时,通过微型控制器U1导通第六场效应管D7且关闭第一场效应管D1,当第六场效应管D7导通后,第二脉冲发生器U3开始工作,第二脉冲发生器U3发出高电平脉冲信号后,第七场效应管D8和第十场效应管D11导通,第八场效应管D9和第九场效应管D10闭合,此时第二电源VCC2为第二电容C2充电,当第二脉冲发生器U3发出低电平信号后,第七场效应管D8和第十场效应管D11闭合,第八场效应管D9和第九场效应管D10导通,负载正极端口、第二二极管D12、第二电源VCC2、第六场效应管D7、第九场效应管D10、第八场效应管D9和负载负极端口组成回路,但是第三电容C3电压方向与第二电源VCC2电压方向相同,最终负载正极端口与负载负极端口的电压为第二电源VCC2电压加上第三电容C3,实现升压;
[0017]在高精度上,主要依靠第一脉冲发生器U2和第二脉冲发生器U3,第一脉冲发生器U2和第二脉冲发生器U3依次调整脉冲信号占空比或者脉冲信号频率,即可实现第一电容C1或第三电容C3的充电时间和充电电压,也就是可以实现第一电容C1或第二电容C2的具体电压,最终达到具有较高精度的输出低电压或者高电压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升降压控制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压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微型控制器U1、第一脉冲发生器U2、第二脉冲发生器U3、第一场效应管D1、第二场效应管D2、第三场效应管D3、第四场效应管D4、第五场效应管D5、第一二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型控制器(U1)、第一脉冲发生器(U2)、第二脉冲发生器(U3)、第一场效应管(D1)、第二场效应管(D2)、第三场效应管(D3)、第四场效应管(D4)、第五场效应管(D5)、第一二极管(D6)、第六场效应管(D7)、第七场效应管(D8)、第八场效应管(D9)、第九场效应管(D10)、第十场效应管(D11)、第二二极管(D1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反相器(A1)、第二反相器(A2)、第三反相器(A3)、第四反相器(A4)、第一电源(VCC1)和第二电源(VCC2);所述微型控制器(U1)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D1)的栅极和所述第六场效应管(D7)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D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源(VCC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VCC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脉冲发生器(U2)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发生器(U2)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D1)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发生器(U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D2)的栅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D4)的栅极、所述第一反相器(A1)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反相器(A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D2)的源极和所述第三场效应管(D3)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D4)的漏极和所述第五场效应管(D5)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D2)的漏极和所述第三场效应管(D3)的漏极均与所述第一电源(VCC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D4)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D1)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五场效应管(D5)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反相器(A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D3)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反相器(A1)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雷美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