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于高精度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可调制偏压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732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于高精度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可调制偏压源,信号反向电路用于将输入的调制信号反向,输出反向调制信号;高边信号上升延时电路用于对输入的调制信号进行延时;低边信号上升延时电路与信号反向电路连接,用于对反向调制信号进行延时;半桥驱动输出电路第2引脚和第3引脚分别与高边信号上升延时电路和低边信号上升延时电路连接,将输入的调制信号和反向调制信号作为高低边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分别控制两个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于高精度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可调制偏压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赫兹光谱和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于高精度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可调制偏压源。

技术介绍

[0002]太赫兹波是介于微波和红外波段的一种穿透能力强、光子能量低的电磁波,其频率在0.1~10THz(1THz=10
12
Hz)之间。太赫兹光谱和成像系统是利用太赫兹波进行光电导采样,广泛应用于物质识别、安全检查、材料与结构的无损探伤、生物组织的活体检查、无线通信等领域。
[0003]太赫兹波产生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光电导天线来产生太赫兹波。当有光照射状态时,其作为基地的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增加,使光电流产生。光电导天线产生太赫兹辐射主要是利用光生载流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加速运动效应而获得太赫兹波,外加电场的大小通常为几十伏到上百伏左右。
[0004]而为实现太赫兹的有效探测,需要在太赫兹脉冲的产生过程中加入一定的调制频率,便于锁相放大器等高精度信号探测设备应用。通常的做法,是使用特定频率的调制信号,调节光电导天线的外加电场。因此可调制偏压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于高精度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可调制偏压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反向电路、信号上升延时电路、半桥驱动输出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信号上升延时电路分为高边信号上升延时电路和低边信号上升延时电路;信号反向电路用于将输入的调制信号反向,输出与输入的调制信号逻辑相反的调制信号——反向调制信号;高边信号上升延时电路用于对输入的调制信号进行延时;低边信号上升延时电路与信号反向电路连接,用于对反向调制信号进行延时;半桥驱动输出电路第2引脚和第3引脚分别与高边信号上升延时电路和低边信号上升延时电路连接,将输入的调制信号和反向调制信号作为高低边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分别控制两个N

MOS管的导通和截至,保证调制信号的正常输出,电压转换电路用于产生直流电源电压为信号反向电路和信号上升延时电路供电,同时用于产生高输出直流电压为半桥输出电路的供电,电压转换电路分别与信号反向电路、信号上升延时电路和半桥驱动输出电路连接,用于提供所需的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高精度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可调制偏压源,其特征在于,信号反向电路包括信号反向电路芯片U1、电阻R11、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20、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和发光二极管LED1和发光二极管LED2,反向电路芯片U1的第1引脚分别与信号输入端、电容C3一端、电阻R11一端、电阻R18一端连接,电容C3另一端与电阻R18另一端连接后接地,电阻R11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电压连接,反向电路芯片U1的第2引脚接地,反向电路芯片U1的第3引脚和第1引脚连接,反向电路芯片U1的第4引脚与电阻R19连接,反向电路芯片U1的第5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4一端、电容C5一端和直流电源电压,电容C4一端和电容C5一端连接后接地,反向电路芯片U1的第6引脚与电阻R17一端连接,电阻R17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阴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阳极与直流电源电压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阳极与直流电源电压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阴极与电阻R20连接后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于高精度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可调制偏压源,其特征在于,信号反向电路芯片U1为SN74LVC2G04DCK。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高精度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可调制偏压源,其特征在于,半桥驱动输出电路包括双边栅极驱动芯片U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23、电阻R26、二极管D1、电容C1、N

MOS管Q3和N

MOS管Q4;双边栅极驱动芯片U2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阻R3一端、外部电源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二极管D1阳极连接,二极管D1阴极连接在双边栅极驱动芯片U2的第8引脚;双边栅极驱动芯片U2的第2引脚与低边信号上升延时电路芯片连接;双边栅极驱动芯片U2的第3引脚与高边信号上升延时电路芯片连接;双边栅极驱动芯片U2的第4引脚接地;双边栅极驱动芯片U2的第5引脚与电阻R5一端连接,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一端和N

MOS管Q4栅极连接,N

MOS管Q4源极和电阻R7另一端均与电阻26一端连接,电阻26另一端接地;双边栅极驱动芯片U2的第6引脚和第8引脚之间并联电容C1,双边栅极驱动芯片U2的第6引脚还分别与电阻R6一端、N

MOS管Q4漏极和N

MOS管Q3源极连接;双边栅极驱动芯片U2的第7引脚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政飞朱新勇张朝惠管玉超何徽刘永利初文怡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