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高温热害监测预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监测预警装置
,具体为一种水稻高温热害监测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在含苞、抽穗期对温度极为敏感(即抽穗前后各安装架10天),最适宜的温度为25℃—机身30℃,日平均温度机身30℃以上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孕穗期如遇35℃以上的持续高温,水稻花器发育不全,花粉发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扬花期如遇35℃以上高温就会产生热害,影响散粉和花粉管伸长,导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壳粒,造成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偏低,甚至绝收。
[0003]现有的水稻通过高温热害监测预警装置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高温热害监测预警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4]现有的水稻高温热害监测预警装置检测的位置单一,获取的数据具有局限性,且检测的位置受到现场环境的影响,影响监测数据,因此涉及到一种水稻高温热害监测预警装置用于现有的监测预警装置
中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的水稻高温热害监测预警装置检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高温热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主体(73)和安装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10)的底部固定装配有支撑杆(11),安装架(10)上对称固定装配有固定杆(13),安装架(10)的侧面固定装配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第一丝杆(20),第一丝杆(20)贯穿安装架(10),并且第一丝杆(20)在两个固定杆(13)之间进行转动,所述的固定杆(13)和所述的第一丝杆(20)上活动装配有活动块(21),第一丝杆(20)的转动,使得活动块(21)在固定杆(13)上进行移动,所述的活动块(2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腔(63),活动块(2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槽(62),移动槽(62)与转动腔(63)进行连通,活动块(21)的侧面固定装配有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22)位于固定杆(13)的下方,所述的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第二丝杆(83),第二丝杆(83)贯穿到转动腔(63)中,并且第二丝杆(83)在转动腔(63)中进行转动,所述的第二丝杆(83)上活动装配有螺纹套筒(70),螺纹套筒(70)的底部固定装配有连接块(71),连接块(71)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安装框(23),安装框(23)位于活动块(21)的下方,所述的安装框(23)的底部固定装配有操作块(31),安装框(23)的底面设置有装配槽,装配槽贯穿到操作块(31)中,所述的操作块(31)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槽(32),滑动槽(32)与装配槽进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高温热害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73)的底部固定装配有机身(30),机身(30)的对称两侧面装配有拉板(33),拉板(33)上均设置有装配孔(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玲,李淏源,张佩,史达伟,刘瑞翔,柴正媛,朱云凤,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气象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