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状脂溶性微量营养素预混料的制备系统、方法及食品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837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粉状脂溶性微量营养素预混料的制备系统、方法及食品。系统包括喷洒吸附单元和搅拌包埋单元;喷洒吸附单元包括吸附输送装置、溶液和吸附剂进料装置,吸附输送装置壳上设第一和第二进料口,吸附剂进料装置从第一进料口将吸附剂进料至壳内输送带上,溶液进料装置将溶液从第二进料口喷洒吸附在吸附剂上;搅拌包埋单元包括与吸附输送装置相连的料筒、输出通道及接料装置,料筒内第一搅拌器对物料搅拌包埋,输出通道内筛网和第二搅拌器对搅拌包埋后物料筛分搅拌离散得到粉状预混料。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次经喷洒吸附,搅拌包埋,筛分搅拌离散的纯物理方法可得到稳定的粉末状预混料,过程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不使用任何溶剂、不排放污染物。不排放污染物。不排放污染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状脂溶性微量营养素预混料的制备系统、方法及食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粉状脂溶性微量营养素预混料的制备系统、方法及配方食品。

技术介绍

[0002]食品营养素的标准化是使一种食品尽可能满足食用者全面的营养需要而按一定的标准加入各种营养素。添加食品营养素的标准化配方食品种类繁多,例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婴幼儿配方食品、孕妇和乳母配方食品、运动营养食品以及老年营养配方食品等。上述标准化配方食品都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要求,选择出对应的微量营养素添加到食品中;但是,对于如何添加,以何种形式添加,如何克服添加过程中存在的性能降低等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
[0003]1)现有技术的一些方案中,是先将两种或多种营养素进行复配形成复配强化剂,然后添加到配方食品中。复配营养强化剂的制备较多采用的是乳化、均质、喷雾干燥包埋的制备方法,但这种方法中制备程序复杂,且涉及的复配、存储、运输等过程均会导致营养素非常容易氧化变质,且添加后还容易产生异味,甚至还会产生相互降解作用的物质,尤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状脂溶性微量营养素预混料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洒吸附单元,包括吸附输送装置、以及与吸附输送装置相连的溶液进料装置和吸附剂进料装置;其中,所述吸附输送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输送带,输送带上方的壳体上沿输送带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吸附剂进料装置与第一进料口相连,以将吸附剂进料至输送带上;所述溶液进料装置通过管道从第二进料口伸入壳体内,所述管道末端设有喷头,以将溶液进料装置中的溶液通过喷头喷洒吸附在吸附剂上;搅拌包埋单元,包括料筒、连在料筒底部的输出通道、以及位于输出通道下方的接料装置;其中,所述料筒与吸附输送装置相连,料筒内设有第一搅拌器,用于对输送来的物料进行搅拌包埋;所述输出通道内从上向下依次设有筛网和第二搅拌器,搅拌包埋后的物料经筛网筛出后进行搅拌离散,得到粉状预混料,存于所述接料装置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脂溶性微量营养素预混料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进料装置具有氮气入口和溶液出口;其中,所述氮气入口连接有氮气供应装置,以在氮气氛围下配置溶液;所述溶液出口连接所述管道,管道上设有增压泵和流量调节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脂溶性微量营养素预混料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进料装置,其内部存有固体粉末状的吸附剂,下部具有与第一进料口相连的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可调式进料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脂溶性微量营养素预混料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观察孔,用于观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洁张烜孙程索爽冯帆石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康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永康格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