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漏电保护插座(GFCI)中的,无需操作任何部件即可自动检测漏电保护插座是否寿命终止,以及当其寿命终止时阻断其电源输出保护用电设备安全、避免使用者触电事故发生的漏电护插座寿命终止检测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在家用电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安全性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而各种保护器随之诞生。然而与此同时,另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是如果保护器本身出现了故障,而使用者完全不知,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器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还极易造成使用者触电身亡事故的发生。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漏电保护插座在这方面就存在很大缺陷。具体表现在当漏电保护插座内部元件出现故障,丧失了漏电保护功能,处于寿命终止阶段时,其仍然可以复位并接通电源。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线路中出现漏电现象,漏电保护插座将无法跳闸,切断插座的电源输出,起不到漏电保护功能,而且,还极易导致使用者触电事故的发生,非常危险。图1为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座其内部漏电检测控制电路具体电路图。如图所示,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座(GFCI)漏电检测控制电路主要由两个1000∶1和2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电保护插座寿命终止检测保护电路,它包括漏电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无需操作任何部件即可完成检测的寿命终止检测控制电路; 该寿命终止检测控制电路由功能检测控制芯片(IC2)、可控硅(SCR2)、三极管(Q1)、位于复位按钮(RESET)下面与复位按钮(RESET)联动的复位启动开关(K3)组成; 功能检测控制芯片(IC2)的2脚通过电阻分压电路与二极管整流桥(D1~D4)输出的直流电压正极相连; 控制芯片(IC2)的3脚与所述漏电检测控制电路中的漏电控制芯片(IC1)的5脚相连; 控制芯片(IC2)的6脚与12脚相连; 控制芯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插座寿命终止检测保护电路,它包括漏电检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无需操作任何部件即可完成检测的寿命终止检测控制电路;该寿命终止检测控制电路由功能检测控制芯片(IC2)、可控硅(SCR2)、三极管(Q1)、位于复位按钮(RESET)下面与复位按钮(RESET)联动的复位启动开关(K3)组成;功能检测控制芯片(IC2)的2脚通过电阻分压电路与二极管整流桥(D1~D4)输出的直流电压正极相连;控制芯片(IC2)的3脚与所述漏电检测控制电路中的漏电控制芯片(IC1)的5脚相连;控制芯片(IC2)的6脚与12脚相连;控制芯片(IC2)的7脚与地相连;控制芯片(IC2)的8脚与所述漏电检测控制电路中的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相连;控制芯片(IC2)的9脚通过第一电阻(R13)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地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12)与控制芯片(IC2)的12脚相连;同时,控制芯片(IC2)的9脚还通过第三电阻(R15)与可控硅(SCR2)的控制极相连;控制芯片(IC2)的10脚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控制芯片(IC2)的11脚与一由电阻(R11)、电容(C9)构成的延时电路相连;构成该延时电路的电阻(R11)的一端与电容(C9)相连,另一端与控制芯片(IC2)的10脚相连;控制芯片(IC2)的12脚还通过第四电阻(R7)与二极管整流桥(D1~D4)输出的直流电压正极相连;复位启动开关(K3)的一端连接到控制芯片(IC2)的12脚,另一端通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