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走设备碰撞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79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走设备碰撞检测装置,所述自行走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覆盖在设备主体外部的壳体,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摆动杆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连接于设备主体上,所述摆动杆上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当设备主体与壳体之间发生位移时,所述摆动杆会发生摆动,所述摆动杆的下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伸入所述检测组件内且与所述检测组件内表面有一定距离,所述检测组件能够检测出所述安装部接触所述检测组件内表面时的碰撞信号。当设备晃动过小时,安装部不会接触到检测组件内壁检测面,可以避免过小的晃动,触发碰撞检测,进而避免过度检测,也可以根据安装部碰撞位置获取设备的大致碰撞位置。备的大致碰撞位置。备的大致碰撞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走设备碰撞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碰撞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走设备碰撞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走设备中,特别是一些割草机器人、清扫机器人设备,均设置有碰撞检测装置,用于感知机器是否发生碰撞,一些碰撞检测装置还可以检测到设备外壳碰撞点的具体方向,现在常用的碰撞结构多是通过设置活动的外壳体,外壳体与机身之间存在相对位移,通过接触开关、霍尔传感器等手段检测外壳体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移,完成碰撞检测。
[0003]如图1

7所示,一种带有抬起检测结构的自动行走设备,包括:行走设备主体2和覆盖在其外部的壳体1,所述行走设备主体2包括行走单元用于带动设备实现行进、转向等动作;包括功能单元用于实现相关功能,本实施例以割草机器人为例,行走设备主体2上包括切割单元用于切割草体。
[0004]行走设备主体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4,第一连接座3设置于行走设备主体2后部,第二连接座4设置于行走设备主体2前部,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4各有两个。第二连接座4可以进行伸缩。壳体1与行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走设备碰撞检测装置,所述自行走设备包括设备主体(2)和覆盖在设备主体(2)外部的壳体(1),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摆动杆(8)和检测组件(13),所述检测组件(13)连接于设备主体(2)上,所述摆动杆(8)上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当设备主体(2)与壳体(1)之间发生位移时,所述摆动杆(8)会发生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8)的下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伸入所述检测组件(13)内且与所述检测组件(13)内表面有一定距离,所述检测组件(13)能够检测出所述安装部接触所述检测组件(13)内表面时的碰撞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走设备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8)包括主体杆件(801)和检测杆(803),所述主体杆件(801)下端设置有连接球头槽(805),所述检测杆(803)上端设置有连接球头(806),所述连接球头(806)嵌入连接球头槽(80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走设备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座体(6)和柔性套(7),所述座体(6)连接于设备主体(2)上,所述座体(6)内部具有一通孔,所述摆动杆(8)下端自所述座体(6)的通孔下部开口穿出,所述柔性套(7)套设于主体杆件(801)外,所述柔性套(7)底部设置有柔性底座(701),所述主体杆件(801)上设置有连接底座(802),所述连接底座(802)位于所述座体(6)和所述柔性底座(70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走设备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8)还包括一弹性复位杆(807),所述主体杆件(801)和检测杆(803)上分别设置有复位杆槽,复位杆槽分别位于连接球头槽(805)内和连接球头(806)端部,所述复位杆(807)上下端分别位于主体杆件(801)和检测杆(803)上的复位杆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走设备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孟哲王近刘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美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