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锻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691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锻造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锻造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架,所述顶架内滑动连接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底端位于顶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模,所述压模内固定连接有拆卸机构,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对应压模固定连接有锻台,所述装置主体内滑动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该一体化锻造装置,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该装置在遇到震动时相较于现有的装置可以更快的恢复到稳定状态,提高了装置在遇到震动时恢复生产的速度,变相增加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该装置在震动时自我调节,降低了震动对装置内部零部件的影响,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锻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锻造装置
,具体为一种一体化锻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现有的一体化锻造装置压模如果损坏无法块速的对其进行更换,导致装置停工,浪费时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锻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锻造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架,所述顶架内滑动连接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底端位于顶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模,所述压模内固定连接有拆卸机构,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对应压模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锻造装置,包括装置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4)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架(6),所述顶架(6)内滑动连接有动力杆(7),所述动力杆(7)底端位于顶架(6)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模(8),所述压模(8)内固定连接有拆卸机构(1),所述装置主体(4)顶部对应压模(8)固定连接有锻台(5),所述装置主体(4)内滑动连接有清理机构(3),所述装置主体(4)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2);所述拆卸机构(1)包括凸环(11),所述凸环(11)固定连接于动力杆(7)外圈底部,所述动力杆(7)外圈位于凸环(11)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固定连接于压模(8)内,所述压模(8)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靠近压模(8)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1301),所述轴承(12)对应插杆(1301)开设有槽,所述压模(8)内对应轴承(12)滑动连接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远离轴承(12)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01),所述限位块(1401)远离轴承(12)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5)外圈套接有复位弹簧(1501),所述复位弹簧(1501)固定连接于限位块(1401)远离轴承(12)一侧,所述拉杆(15)远离轴承(12)一端固定连接有杆连绳环(1502),所述杆连绳环(1502)固定连接有拉绳(16),所述压模(8)对应拉绳(16)开设有绳槽(1601),所述拉绳(16)顶端固定连接有底连绳环(1701),所述底连绳环(170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拉块(17),所述顶拉块(17)卡接于压模(8)顶部,所述顶拉块(17)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拉环(17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槽(1601)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8),所述固定座(18)远离压模(8)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杆(1801),所述支杆(1801)外圈转动连接有转轮(19),所述转轮(19)外圈与拉绳(16)外圈相互贴合,所述转轮(19)正面与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片(1901),所述限位片(1901)内圈与支杆(1801)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涛王建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鑫旺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