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65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在19~21rpm转速和170~190℃条件下,将尿素进行离心搅拌1.8~2.2h,再加入催化剂和助剂,继续搅拌0.8~1.2h,得到热粉体;步骤S20、将所述热粉体以2.9~3.1rpm的转速进行搅拌,至冷却到常温,停止搅拌,得到固态脱硝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催化剂和助剂加入后能够与尿素紧密附着,尿素表面附着有足够的催化剂和助剂;总而言之,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工艺制得的固态脱硝剂中催化剂和助剂紧密充分附着在每颗尿素表面,使得喷入炉膛的固态脱硝剂在高温下局部空间微爆时,每颗微爆的尿素周边都有足够的催化剂辅助反应,可以达到极高的脱硝效率,有效降低耗量。有效降低耗量。有效降低耗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脱硝
,特别涉及一种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固态脱硝剂在进行生产时,只是将尿素和催化剂简单混合,得到的固态脱硝剂中的尿素与催化剂分布不均匀,导致脱硝时耗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旨在解决现有生产工艺生产得到的固态脱硝剂中的尿素与催化剂分布不均匀,导致脱硝时耗量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S10、在19~21rpm转速和170~190℃条件下,将尿素进行离心搅拌1.8~2.2h,再加入催化剂和助剂,继续搅拌0.8~1.2h,得到热粉体;
[0006]步骤S20、将所述热粉体以2.9~3.1rpm的转速进行搅拌,至冷却到常温,停止搅拌,得到固态脱硝剂。
[0007]可选地,步骤S10中,所述尿素、所述催化剂和所述助剂的质量之比为(80~90):(4~6):(6~14)。
[0008]可选地,步骤S10中,所述催化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0009]可选地,步骤S10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催化剂包括50~75%的聚丙烯酸钠和25~5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0010]所述助剂为硬脂酸钙。
[0011]可选地,步骤S10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催化剂包括75%的聚丙烯酸钠和2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0012]可选地,步骤S10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催化剂包括50%的聚丙烯酸钠和5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0013]可选地,步骤S10中,所述尿素的粒径为0.8~1.5mm。
[0014]可选地,步骤S10中,所述催化剂的粒径为180~220目。
[0015]可选地,步骤S10中,所述助剂的粒径为190~210目。
[00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温度控制在170~190℃下,保证尿素的表面微熔,使得催化剂和助剂加入后能够与尿素紧密附着;转速控制在19~21rpm范围内,保证催化剂、助剂和尿素的分布均匀性,使得尿素表面附着有足够的催化剂和助剂;总而言之,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制得的固态脱硝剂中催化剂和助剂紧密充分附着在每颗尿素表面,使得喷入炉膛的固态脱硝剂在高温下局部空间微爆时,每颗微爆的尿素周边都有足够的催化剂辅助反应,可以达到极高的脱硝效率,有效降低耗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9]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现有的固态脱硝剂在进行生产时,只是将尿素和催化剂简单混合,得到的固态脱硝剂中的尿素与催化剂分布不均匀,导致脱硝时耗量大。
[002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请参照图1,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S10、在19~21rpm转速和170~190℃条件下,将尿素进行离心搅拌1.8~2.2h,再加入催化剂和助剂,继续搅拌0.8~1.2h,得到热粉体。
[0025]步骤S10中,所述尿素、所述催化剂和所述助剂的质量之比为(80~90):(4~6):(6~14)。优选地,所述尿素、所述催化剂和所述助剂的质量之比为85:5:10,使得最终得到的固态脱硝剂性能较佳。
[0026]步骤S10中,所述催化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也即,所述催化剂可以是聚乙二醇、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任意组合,本专利技术不对此一一赘述。
[0027]此外,所述助剂可以是硬脂酸铵、硬脂酸镁、硬脂酸钙、沉淀法碳酸钙、氧化镁和沸石的任意组合。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步骤S10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催化剂包括50~75%的聚丙烯酸钠和25~5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助剂为硬脂酸钙。在此搭配下,得到催化剂和助剂的组合效果较佳。
[0029]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步骤S10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催化剂包括75%的聚丙烯酸钠和2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得到的固态脱硝剂脱硝时小时耗量在9.1kg/h左
右,耗量低。
[0030]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0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催化剂包括50%的聚丙烯酸钠和5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得到的固态脱硝剂脱硝时小时耗量在8.6kg/h左右,耗量低。
[0031]进一步地,步骤S10中,所述尿素的粒径为0.8~1.5mm,如,尿素的粒径为0.8mm、1.1mm、1.2mm或1.5mm等。尿素的粒径处于上述粒径范围内,粒径小,能与催化剂和助剂混合更加均匀。
[0032]进一步地,步骤S10中,所述催化剂的粒径为180~220目,如180目、200目或220目等,在该粒径范围内,更易于催化剂附着在尿素颗粒表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催化剂的粒径为200目。
[0033]进一步地,步骤S10中,所述助剂的粒径为190~210目,如190目、200目或210目等,在该粒径范围内,更易于助剂附着在尿素颗粒表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助剂的粒径为200目。
[0034]步骤S20、将所述热粉体以2.9~3.1rpm的转速进行搅拌,至冷却到常温,停止搅拌,得到固态脱硝剂。通过缓慢搅拌的方式慢慢冷却到常温,相对于静置冷却,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得到固态脱硝剂不会结块,易于打包装袋。
[0035]本专利技术对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在19~21rpm转速和170~190℃条件下,将尿素进行离心搅拌1.8~2.2h,再加入催化剂和助剂,继续搅拌0.8~1.2h,得到热粉体;步骤S20、将所述热粉体以2.9~3.1rpm的转速进行搅拌,至冷却到常温,停止搅拌,得到固态脱硝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所述尿素、所述催化剂和所述助剂的质量之比为(80~90):(4~6):(6~1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所述催化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脱硝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以质量百分比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