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467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所述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包括面板壳体和把手;面板壳体设置于门板朝向室内一侧,面板壳体内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锁轴和驱动装置,锁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锁轴的前端面设有方孔;驱动装置套设于锁轴外侧,并用于驱动锁轴转动;把手设置于面板壳体上,把手设有开锁按钮,驱动装置内置有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与开锁按钮通讯连接,且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启动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锁轴和驱动装置设置在面板壳体内,而面板壳体设置于门板朝向室内的一侧,可以防止他人撬掉前面板后直接拿出电机线通电,导致离合装置中的离合销与离合座结合,实现强行开锁的目的,增加电子门锁安全性。增加电子门锁安全性。增加电子门锁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门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电子锁中一般都采用电机来驱动离合装置实现锁的开启,而目前电子锁的电机和离合装置都是放置在前面板内,容易被人直接撬掉前面板而开锁,或者是直接钻开前面板的孔位,拿出电机线通电,使离合装置中的离合销与离合座结合实现开锁,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锁的电机和离合装置放置在前面板内而容易被撬开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所述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包括面板壳体和把手;
[0006]所述面板壳体设置于门板朝向室内的一侧,所述面板壳体内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锁轴和驱动装置,所述锁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所述锁轴的前端面设有方孔;所述方孔与门锁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套设于所述锁轴的外侧,并用于驱动所述锁轴的转动;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包括面板壳体和把手;所述面板壳体设置于门板朝向室内的一侧,所述面板壳体内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锁轴和驱动装置,所述锁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所述锁轴的前端面设有方孔;所述方孔与门锁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套设于所述锁轴的外侧,并用于驱动所述锁轴的转动;所述把手设置于面板壳体上,所述把手设有开锁按钮,所述驱动装置内置有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开锁按钮通讯连接,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启动所述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急解锁组件,所述应急解锁组件包括离合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传动件和应急解锁轴;所述面板壳体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下方设有通孔,所述离合座转动连接于通孔内,所述把手的固定端设有拨动转轴,所述拨动转轴与所述离合座的后端连接;所述应急解锁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方,且所述应急解锁轴的前端设有应急解锁孔;所述应急解锁孔与门锁的锁芯连接;所述传动件套设于所述应急解锁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传动件的左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离合座的左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传动件的右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离合座的右端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壳体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方设有固定套,所述应急解锁轴转动连接于固定套,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架设于所述驱动装置的前侧。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国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智家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