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94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盖体包括:面盖组件,面盖组件上设有排气孔;及内盖组件,内盖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面盖组件的内表面,内盖组件上设有蒸汽排入孔和排水孔,蒸汽排入孔在面盖组件的内表面上的正投影与排气孔具有间隔;其中,在面盖组件与内盖组件之间具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的通道入口端与蒸汽排入孔连通,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端分支为朝向面盖组件延伸的气体通道和朝向内盖组件延伸的液体通道,气体通道与排气孔连通,液体通道与排水孔连通。具有该设置的盖体,与现有技术相比,蒸汽通道更长,产生的气泡会沿蒸汽通道移动更长的距离,有助于气泡的破裂,可以防止气泡堆积在排气孔处,避免了溢锅的现象的产生。的产生。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地,涉及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用户都会使用烹饪器具来进行例如蒸饭、煲汤等工作。
[0003]以电饭煲为例,电饭煲在进行蒸饭时,需要将锅内一部分气体排出。现有技术中电饭煲采用直流的方式排气。当电饭煲内的液体沸腾时,蒸汽会随着排气孔排出。但是带有汤汁的蒸汽具有一定的粘度,在到达排气孔时,会形成气泡,气泡不易破裂,堆积在排气孔处,就会形成溢锅的现象。溢锅不仅会使锅内的液体流到锅台和灶台上,难以清洗,更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漏电等风险,影响用户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盖体,包括:面盖组件,面盖组件上设有排气孔;及内盖组件,内盖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面盖组件的内表面,内盖组件上设有蒸汽排入孔和排水孔,蒸汽排入孔在面盖组件的内表面上的正投影与排气孔具有间隔;其中,在面盖组件与内盖组件之间具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的通道入口端与蒸汽排入孔连通,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端分支为朝向面盖组件延伸的气体通道和朝向内盖组件延伸的液体通道,气体通道与排气孔连通,液体通道与排水孔连通。
[0005]由此可知,具有该设置的盖体,由于蒸汽排入孔在面盖组件的内表面上的正投影与排气孔具有间隔,且由蒸汽通道连通,所以相比现有的直筒式的蒸汽通道结构来说,蒸汽通道更长。在烹饪过程中,当夹杂有汤汁的蒸汽进入蒸汽通道后,产生的气泡会沿蒸汽通道移动更长的距离,所以有助于气泡的破裂,可以防止气泡堆积在排气孔处,避免溢锅的现象产生。另外,由于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端分支为气体通道和液体通道,所以气泡在蒸汽通道内破裂后,气体可以快速地由气体通道排出,液体可以快速地由液体通道排出,避免了气体与液体混杂排出时可能出现的二次气泡的产生,降低了溢锅的风险。对于用户来说,可以减少溢锅之后所带来的清洁工作,并且,降低了溢锅的风险,也进一步保障了用户在使用烹饪器具时的安全性。
[0006]示例性地,沿从通道入口端向通道出口端延伸的方向,蒸汽通道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0007]由于蒸汽由较宽的通道入口端向较窄的通道出口端移动时,蒸汽通道对于蒸汽的压力将会逐渐增大,这样就导致在蒸汽通道内产生的气泡在压力的作用下体积可以被压缩。在气泡随蒸汽沿蒸汽通道移动过程中,随着蒸汽通道的截面积逐渐减小,气泡的体积也将逐渐缩小。在气泡体积缩小的过程中,有些气泡可能会缩小至破裂,从而气体将可以由气体通道排出,液体可以由液体通道排出。配合蒸汽通道具有较长的距离,气泡则更容易在蒸汽通道内破裂,并且还可以降低在蒸汽通道内有二次气泡的产生,降低了溢锅的风险。
[0008]示例性地,蒸汽通道呈非直线状延伸。这样可以增大蒸汽通道的长度,有利于气泡
在蒸汽通道内破裂。
[0009]示例性地,蒸汽通道呈弧线状延伸。蒸汽通道呈弧线状延伸,其内侧表面相应的为弧形面侧壁,相较于蒸汽通道呈平面的直侧壁来说,更易于与气泡接触,且更有利于对气体产生回流作用。
[0010]示例性地,蒸汽通道呈朝向面盖组件凸出的弧线状延伸。由于弧线朝向上方凸起,蒸汽通道更有利于对进入蒸汽通道内的蒸汽起到引导的作用。
[0011]示例性地,盖体还包括:设置于面盖组件与内盖组件之间的内衬组件,其中蒸汽通道形成于内衬组件上。
[0012]通过上述设置,蒸汽通道形成于内衬组件上,相较于由面盖组件和内盖组件两者之间的空腔来构成蒸汽通道等其他方式来说,蒸汽通道形成于内衬组件上,可以使蒸汽通道的形成更为容易,例如蒸汽通道的形状等更易控制而达到预期形状,从而使蒸汽通道的破泡及气体回流效果更佳,而且也可以使蒸汽通道所附属于的部件独立于面盖组件和内盖组件,便于成产加工,也便于装配和更换。
[0013]示例性地,蒸汽通道一体成型于内衬组件上。内衬组件为一体成型件可以减少装配流程,并且,内衬组件为一体成型件还可以使蒸汽通道不存在与外界连通的缝隙,不用单独设置密封件,提高蒸汽通道的密封性。
[0014]示例性地,内衬组件的一侧表面与面盖组件的内表面贴合,和/或另一侧表面与内盖组件可拆卸连接。这样,通过该设置,内盖组件就可以与内衬组件形成可拆卸的结构,便于组装。
[0015]示例性地,蒸汽排入孔与排水孔位于内盖组件的中心的相对两侧。这样,可以在降低蒸汽通道迂回形状复杂程度以降低其加工难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大蒸汽通道延伸长度。
[0016]示例性地,蒸汽排入孔在面盖组件内表面上的正投影与排气孔位于面盖组件的中心的相对两侧。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气泡破裂后气体到达排气孔所经过的路径长度,使得气体可以快速地排出,降低了在蒸汽通道内二次气泡出现的可能性。
[0017]示例性地,液体通道包括与排水孔连通的排水口,在排水口处设有回流阀。回流阀的作用是可以使得蒸汽通道内的液体排出蒸汽通道,同时,又可以防止煲内气体通过排水口进入到蒸汽通道内,出现泄压的情况。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文中的任一种盖体。
[0019]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是限定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是限定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20]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的盖体剖视图;
[0024]图3为图2所示的盖体俯视图;以及
[0025]图4为图2所示的盖体的仰视图。
[00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7]10、盖体;20、煲体;100、面盖组件;101、排气孔;200、内盖组件;201、蒸汽排入孔;202、排水孔;210、卡扣适配部;211、连接端;212、卡扣端;220、回流阀;300、蒸汽通道;301、通道入口端;302、通道出口端;310、气体通道;320、液体通道;400、内衬组件;410、卡扣部;411、端部;412、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技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0029]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盖组件,所述面盖组件上设有排气孔;及内盖组件,所述内盖组件连接至所述面盖组件的内表面,所述内盖组件上设有蒸汽排入孔和排水孔,所述蒸汽排入孔在所述面盖组件的内表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排气孔具有间隔;其中,在所述面盖组件与所述内盖组件之间具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的通道入口端与所述蒸汽排入孔连通,所述蒸汽通道的通道出口端分支为朝向所述面盖组件延伸的气体通道和朝向所述内盖组件延伸的液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液体通道与所述排水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沿从所述通道入口端向所述通道出口端延伸的方向,所述蒸汽通道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积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呈非直线状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呈弧线状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路遥罗江波黄家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