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注塑机用模具智能搬运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677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注塑机用模具智能搬运装夹装置,包括存放组件和智能搬运装夹组件,所述存放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支撑板体、第一滚轮机构和第一防护板;所述存放组件的一侧安装有智能搬运装夹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板体带动模具本体进行移动,从而控制器控制第三滚轮机构启动带动模具本体进行移动,模具本体带动储存信息板移动至信息读取机构处,对模具本体的进行读取信号,然后第三滚轮机构带动模具本体移动至移动板体上,从而使移动板体带动模具本体移动至注塑自动装夹机处,实现快速装夹读数生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全自动人机结合,避免生产过程中数据人为错误,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合格率也大幅提高。生产合格率也大幅提高。生产合格率也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注塑机用模具智能搬运装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注塑机
,特别涉及一种模具注塑机用模具智能搬运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0003]现有的模具从模架轨道运动时,需要使用人工将模具移动至轨道小车,通过轨道小车移动至注塑机处,由于人员工作疏忽,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合格率大幅降低,安全事故风险增大,为此,提出一种模具注塑机用模具智能搬运装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模具注塑机用模具智能搬运装夹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具注塑机用模具智能搬运装夹装置,包括存放组件和智能搬运装夹组件,所述存放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支撑板体、第一滚轮机构和第一防护板;
[0006]所述存放组件的一侧安装有智能搬运装夹组件;
[0007]所述智能搬运装夹组件包括移动板体、第二滚轮机构、模具本体、储存信息板、第二板体、第三滚轮机构、信息读取机构、控制器、注塑自动装夹机、生产信息集成机构、第三板体、凹槽滑轮、电机和滑轨;
[0008]所述移动板体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滚轮机构,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三滚轮机构,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壁对称设有信息读取机构,所述信息读取机构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注塑自动装夹机的内侧壁安装有生产信息集成机构,所述模具本体的外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储存信息板,所述移动板体的下表面相互对称安装有八个第三板体,两个所述第三板体相邻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凹槽滑轮,所述凹槽滑轮的外侧底壁贴合于所述滑轨的上表面,所述电机共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电机相反的输出轴贯穿于两个所述第三板体的相邻的一侧且焊接于两个所述凹槽滑轮相邻的一侧。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下表面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体的上表面,通过第一支撑板体的设置,既能抬高第一板体的高度,又能稳定第一板体的位置。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板体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支撑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四防护板,通过第二支撑板体的设置,既能抬高第二板体的高度,又能对第二板体的位置进行稳定。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体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的一侧安
装于一个所述第二滚轮机构的一侧,所述移动板体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防护板,一个所述第二滚轮机构的另一侧安装于一个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一侧安装于另一个所述第二滚轮机构的一侧,通过第二防护板的设置,用于防止模具本体从移动板体上掉落。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体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三防护板,通过第三防护板的设置,用于进一步增强防止模具本体从移动板体上掉落。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体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限位板,一个所述储存信息板的下表面安装有限位块,通过限位板体的设置,用于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移动,其中一个第二滚轮机构与一个第二防护板形成一个移动通道,并且另一个第二滚轮机构与连接板体形成另一个移动通道,从而方便限位块进行移动,从而辅助对储存信息板的位置进行限位。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一滚轮机构,通过启动第一滚轮机构,用于辅助第一滚轮机构上的模具本体进行移动至移动板体上。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防护板,通过第一防护板的设置,用于防止模具本体从第一板体上掉落。
[0016]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技术通过移动板体带动模具本体进行移动,从而控制器控制第三滚轮机构启动带动模具本体进行移动,模具本体带动储存信息板移动至信息读取机构处,对模具本体的进行读取信号,然后第三滚轮机构带动模具本体移动至移动板体上,从而使移动板体带动模具本体移动至注塑自动装夹机处,实现快速装夹读数生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全自动人机结合,避免生产过程中数据人为错误,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合格率也大幅提高。
[0018]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智能搬运装夹组件的结构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移动板体的内部结构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移动板体的俯视结构图。
[0024]附图标记:1、存放组件;101、第一板体;102、第一支撑板体;103、第一滚轮机构;104、第一防护板;2、智能搬运装夹组件;201、移动板体;202、第二滚轮机构;203、模具本体;204、储存信息板;205、第二板体;206、第三滚轮机构;207、信息读取机构;208、控制器;209、注塑自动装夹机;210、生产信息集成机构;211、第三板体;212、凹槽滑轮;213、电机;214、滑轨;3、第二防护板;4、限位板;5、第三防护板;6、连接板体;7、第四防护板;8、限位块;9、第二
支撑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注塑机用模具智能搬运装夹装置,包括存放组件1和智能搬运装夹组件2,存放组件1包括第一板体101、第一支撑板体102、第一滚轮机构103和第一防护板104;
[0028]存放组件1的一侧安装有智能搬运装夹组件2;
[0029]智能搬运装夹组件2包括移动板体201、第二滚轮机构202、模具本体203、储存信息板204、第二板体205、第三滚轮机构206、信息读取机构207、控制器208、注塑自动装夹机209、生产信息集成机构210、第三板体211、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注塑机用模具智能搬运装夹装置,包括存放组件(1)和智能搬运装夹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组件(1)包括第一板体(101)、第一支撑板体(102)、第一滚轮机构(103)和第一防护板(104);所述存放组件(1)的一侧安装有智能搬运装夹组件(2);所述智能搬运装夹组件(2)包括移动板体(201)、第二滚轮机构(202)、模具本体(203)、储存信息板(204)、第二板体(205)、第三滚轮机构(206)、信息读取机构(207)、控制器(208)、注塑自动装夹机(209)、生产信息集成机构(210)、第三板体(211)、凹槽滑轮(212)、电机(213)和滑轨(214);所述移动板体(201)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滚轮机构(202),所述第二板体(205)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三滚轮机构(206),所述第二板体(205)的外侧壁对称设有信息读取机构(207),所述信息读取机构(207)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器(208),所述注塑自动装夹机(209)的内侧壁安装有生产信息集成机构(210),所述模具本体(203)的外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储存信息板(204),所述移动板体(201)的下表面相互对称安装有八个第三板体(211),两个所述第三板体(211)相邻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凹槽滑轮(212),所述凹槽滑轮(212)的外侧底壁贴合于所述滑轨(214)的上表面,所述电机(213)共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电机(213)相反的输出轴贯穿于两个所述第三板体(211)的相邻的一侧且焊接于两个所述凹槽滑轮(212)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丽雅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