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放气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56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涌保护器,尤其是一种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由具有过电压抑制特性的器件组成,具有过电压抑制特性的器件由至少二组气体放电管GDT与阻抗元件Z相串联的串联单元组合并联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通流量大,低残压,无续流,没有电压劣化,电容量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涌保护器,尤其是一种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
技术介绍
信息技术产品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它们的安全可靠运行离不开电涌保护器SPD的保护,电涌保护器SPD的核心元器件主要有压敏电阻器MOV,气体放电管GDT,雪崩二极管ABD,晶闸管浪涌抑制器TSS和空气间隙放电器AGD。用于移动通信基站和楼宇供电系统入口处的电涌保护器SPD通常要求有大通流量,其中所用的电压抑制元件一般是压敏电阻器MOV,气体放电管GDT和空气间隙放电器AGD,它们各有优缺点,它们的特性比较如下表 空气间隙放电器通流量较大,但其参数分散性大,参数稳定性差。压敏电阻器参数分散性小,参数稳定性好,但其有电压劣化现象。目前工业生产的气体放电管GDT对雷电流的通流量大多在20KA以下,而大通流量电涌保护器SPD则要求有更大的流通量,为此人们设想通过将气体放电管GDT并联运用来提高通流量,但由于气体放电管GDT的冲击击穿电压相当分散,且伏安特性为开关型,因此当冲击电压加在几个气体放电管的并联组合上时,总是冲击击穿电压最低的气体放电管GDT首先放电,进入电压很低的弧光放电状态,使得并联组合中的其他器件不可能再击穿导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涌保护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流量大、参数分散性小、参数稳定性好的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由具有过电压抑制特性的器件组成,具有过电压抑制特性的器件由至少二组气体放电管GDT与阻抗元件Z相串联的串联单元组合并联而成。为使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中的气体放电管在雷电浪涌和操作浪涌电压侵入的时刻同时放电,所述的阻抗元件Z的特性为冲击电流上升到所用型号气体放电管的额定放电电流以前,串联组合上所产生的电压峰值能超过所用型号气体放电管的最高DC击穿电压。为避免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参数分散,提高参数稳定性,所述的阻抗元件Z采用压敏电阻器或压敏电阻器与电容器的并联组合或线性电阻器或电感或这些阻抗元件的组合。本技术的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通流量大,低残压,无续流,没有电压劣化,电容量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由具有过电压抑制特性的器件组成,具有过电压抑制特性的器件由至少二组气体放电管GDT与阻抗元件Z相串联的串联单元组合并联而成。阻抗元件Z的特性确定原则为在气体放电管GDT中的冲击电流上升到它的额定放电电流以前,这个电流在串联组合两端所产生的电压应高于气体放电管GDT的最高冲击击穿电压,从而迫使未导通的气体放电管击穿放电。串联的阻抗元件Z一般采用压敏电阻器或压敏电阻器与电容器的并联组合或线性电阻器或电感或这些阻抗元件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将一个气体放电管GDT1与一个阻抗元件Z2相串联成一组串联单元,再将四组这样的串联单元组合并联构成具有过电压抑制特性的器件。其中,气体放电管GDT1选用直流击穿电压Udc=350V±20%,冲击穿电压Uimp≤800V,通流量(8/20)为10KA的气体放电管GDT1,阻抗元件Z2选用直径为20mm,压敏电压为390V±10%,最大放电电流8/20-12KA的压敏电阻器MYG20K3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由具有过电压抑制特性的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过电压抑制特性的器件由至少二组气体放电管GDT(1)与阻抗元件Z(2)相串联的串联单元组合并联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由具有过电压抑制特性的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过电压抑制特性的器件由至少二组气体放电管GDT(1)与阻抗元件Z(2)相串联的串联单元组合并联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抗元件Z(2)为压敏电阻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放电管并联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抗元件Z(2)为压敏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静张南法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创捷防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