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动机缺相自动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38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三相电动机在运行中偶缺某一相,电动机仍然继续运行,这样三相处于不平衡状态,电动机就会因过热而烧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一种三相电动机缺相自动保护器,应用它,在电动机偶缺某一相时,能在一秒钟内切断电源。本保护器动作快速,安全可靠,不易坏,易维修,结构简单,体积小,造价低,适用面广,大、中、小型三相电动机都适用。(*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电动机缺相自动保护器,由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里的A相、B相、C相三组相同的分别控制直流继电器(J1、J2、J3)的电路、一组与B相、C相并联的控制交流继电器(Q)的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器A相、B相、C相三组相同的分别控制直流继电器(J1、J2、J3)的电路,其各组的零件组成为:A相组由变压器(B1)、四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管(D1—4)、电解电容(C1)、可变电阻(W1)、稳压管(DW1)、直流继电器(J1)组成;B相组由变压器(B2)、四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管(D5—8)、电解电容(C2)、可变电阻(W2)、稳压管(DW2)、直流继电器(J2)组成;C组由变压器(B3)、四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管(D9—12)、电解电容(C3)、可变电阻(W3)、稳压管(DW3)、直流继电器(J3)组成。A相、B相、C相共同的接线方式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分别与A相、B相、C相串联,变压器的输出端接桥式整流管输入端,将稳压管与直流继电器并联后与可变电阻串联,再与电解电容、桥式整流管输出端并联。一组与B相、C相并联的控制交流继电器(Q)的电路,由交流继电器(Q)及其触点(QC1、QC2、QC3)、触点(JK1、JK2、JK3)、常开开关(AN)、常闭开关(BA)、电阻(R)、指示灯(2D)组成。将指示灯(2D)与电阻(R)串联后,与交流继电器(Q)并联,将触点(JK1、JK2、JK3)、串联后与常开开关(AN)并联,将上述两个并联电路、常闭开关(BA)三者串联后并联在B相、C相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仁化县仁化镇农工商联合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