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紧急保护电路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压型电动机断相保护器。申请人曾于96年2月12日提出过一种电动机断相保护器的技术方案,专利号96204430·x,后经研究发现原方案中反相器与门电路使用三极管,质量保证率不高,经改进于97年6月6日提出申请,专利号97239692·6。现经多次试运行与反复研究,发现该方案仍然不够理想,而且控制电路电源使用电池,很不方便,为了保证运行万无一失,为了控制电路电源去掉电池改用整流电源,故对该方案又进行了改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数字电路控制动作执行、保护动作灵敏可靠、质量保证率高、线路简单、便于生产的电动机断相保护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动机断相保护器中A、B、C三相电路均由降压电路、整流电路、比较电路及控制电路组成,其中降压电路直接从交流电源中采样交流电压信号,经整流、滤波后分两路输出一路由a、a′、a″经二极管D6、D7、D8联接三相半波电路至b、b′、b″点,再经二极管D2、D2′、D2″联接光电耦合器VT1、VT2、VT32脚,b、b′、b″点为不断电相电压,即低电平参考电压;另一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断相保护器,其特征在于A、B、C三相电路均由降压电路、整流电路、比较电路、控制电路组成,其中降压电路直接从交流电源中采样交流电压信号,经整流电路整流、滤波后分两路:一路由a、a′、a″点经二极管(D↓[6]、D↓[7]、D↓[8])联接三相半波电路,三相半波电路经b、b′、b″点再经二极管(D↓[2]、D↓[2]′、D↓[2]″)联接光电耦合器2脚,另一路由a、a′、a″点直接联接光电耦合器1脚,以上组成比较电路;光电耦合器(VT↓[1]、VT↓[2]、VT↓[3])输出经电阻(R↓[2]、R↓[2]′、R↓[2]″)至三极管(BG↓[1]、BG↓[1]′、BG↓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断相保护器,其特征在于A、B、C三相电路均由降压电路、整流电路、比较电路、控制电路组成,其中降压电路直接从交流电源中采样交流电压信号,经整流电路整流、滤波后分两路一路由a、a′、a″点经二极管(D6、D7、D8)联接三相半波电路,三相半波电路经b、b′、b″点再经二极管(D2、D2′、D2″)联接光电耦合器2脚,另一路由a、a′、a″点直接联接光电耦合器1脚,以上组成比较电路;光电耦合器(VT1、VT2、VT3)输出经电阻(R2、R2′、R2″)至三极管(BG1、BG1′、BG1″)基极,经三极管(BG1、BG1′、BG1″)电平放大后,分两路输出一路经电阻(R3、R3′、R3″)联接控制电路可控硅(CT1、CT2、CT3)的控制极,另一路经二极管(D9、D10、D11)联接c点,再经电阻(R6)至跳闸后截止三极管(BG2)基极;控制电路中的可控硅(CT1、CT2、CT3)也分两路输出一路经电阻(R5、R5′、R5″)接发光二极管(D4、D4′、D4″)一端,发光二极管(D4、D4′、D4″)的另一端接控制电路电源低电平,另一路经二极管(D3、D3′、D3″)接报警器(DD)一端,报警器(DD)另一端接控制电路电源低电平,再经跳闸继电器(J)接跳闸后截止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豪,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李士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