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版约束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32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版约束手套,包括约束手套,所述约束手套的前侧设置有挡布,所述约束手套和挡布之间安装有拉链,所述约束手套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带,所述约束手套和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相互粘合的魔术贴,所述约束手套的前侧底端装配有报警机构。该改良版约束手套,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具有的报警功能可在患者烦躁乱动的时候,医护人员能第一时间得知,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有效地避免了患者因乱动而受伤,安全性高,并且,其还可根据使用需求来调节手腕处的松紧,避免患者在乱动时手部从约束手套内挣脱出来,稳定性高,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版约束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改良版约束手套。

技术介绍

[0002]危重患者、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全麻手术后患者等,由于疼痛、导管刺激等因素,会导致患者躁动,为了保障意识不清或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防止坠床或抓伤,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到约束用具,约束用具主要包括约束带、约束手套等。
[0003]目前,现有的约束手套,例如专利号为:201620318395.4的技术,包括手套本体,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背面至少一个手指套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缝接有拉链,所述手套本体手背面的中部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有保护罩,虽然该装置可以防止患者手部乱抓乱动或过分弯曲,避免将连接人体的管道弄掉,但由于不具有报警功能,导致患者在烦躁乱动想要挣脱束缚的时候,医护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得知,致使患者手腕处受伤,降低了安全性,并且,约束手套的手腕处无法调节松紧,导致患者在反复乱动挣脱的时候,手部易从约束手套内脱离,影响使用,给医护人员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因此,基于以上缺点,现推出一种改良版约束手套来对此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版约束手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版约束手套,包括约束手套,所述约束手套的前侧设置有挡布,所述约束手套和挡布之间安装有拉链,所述约束手套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带,所述约束手套和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相互粘合的魔术贴,所述约束手套的前侧底端装配有报警机构;r/>[0006]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约束手套的前侧底端中心位置,所述壳体的内腔通过轴承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外壁上下两端与壳体之间均安装有卷簧,所述圆杆的外壁安装缠绕有捆绑带的一端,且捆绑带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的外壁,所述圆杆的外壁上下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圆周均开设有插孔,所述壳体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内嵌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外壁均安装有相互吸引的永磁块,所述滑块的左侧设置有插杆的一端,且插杆的另一端延伸进插孔的内腔,所述插杆的左侧外壁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滑块的右侧安装有拉杆的一端,且拉杆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的外壁,所述壳体的前侧分别安装有控制面板和蜂鸣器。
[0007]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控制面板和蜂鸣器之间均相互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约束手套的内腔手腕处设置有海绵垫。
[0009]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插杆延伸进插孔内腔的距离。
[0010]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外壁设置有防滑棱。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改良版约束手套,通过挡布和拉链
之间的配合,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手背进行观察或操作,通过固定带和魔术贴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调节约束手套手腕处的松紧程度,通过报警机构可以将整体捆绑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且在患者乱动想要挣脱束缚的时候会发出警报,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具有的报警功能可在患者烦躁乱动的时候,医护人员能第一时间得知,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有效地避免了患者因乱动而受伤,安全性高,并且,其还可根据使用需求来调节手腕处的松紧,避免患者在乱动时手部从约束手套内挣脱出来,稳定性高,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约束手套,2、挡布,3、拉链,4、固定带,5、魔术贴,6、报警机构,61、壳体,62、圆杆,63、卷簧,64、捆绑带,65、转盘,66、插孔,67、滑槽,68、滑块,69、永磁块,610、插杆,611、压力传感器,612、拉杆,613、控制面板,614、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版约束手套,包括约束手套1,约束手套1的前侧设置有挡布2,约束手套1和挡布2之间安装有拉链3,拉动拉链3将挡布2打开,医护人员可对患者的手背进行相应的操作,约束手套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带4,约束手套1和固定带4的内侧设置有相互粘合的魔术贴5,拉动固定带4将其外壁上的魔术贴5与约束手套1外壁上的魔术贴5相互粘合,即相互粘合的距离越远,约束手套1手腕处的开口越紧,反之,开口越松,约束手套1的前侧底端装配有报警机构6;
[0018]报警机构6包括壳体61,壳体61安装在约束手套1的前侧底端中心位置,壳体61的内腔通过轴承安装有圆杆62,圆杆62外壁上下两端与壳体61之间均安装有卷簧63,通过卷簧63可促使圆杆62自动转动,圆杆62的外壁安装缠绕有捆绑带64的一端,且捆绑带64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61的外壁,通过捆绑带64可以将其整体捆绑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圆杆62的外壁上下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转盘65,转盘65的外壁圆周均开设有插孔66,壳体61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对称开设有滑槽67,滑槽67的内腔内嵌有滑块68,滑块68与滑槽67的外壁均安装有相互吸引的永磁块69,通过永磁块69可以将滑块68的位置吸附固定住,滑块68的左侧设置有插杆610的一端,且插杆610的另一端延伸进插孔66的内腔,插杆610的左侧外壁安装有压力传感器611,通过压力传感器611可以检测捆绑带64被拉动的压力值,滑块68的右侧安装有拉杆612的一端,且拉杆612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61的外壁,壳体61的前侧分别安装有控制面板613和蜂鸣器614,当压力传感器611检测到的数值到达或超过与预设值时,压力传感器611会向控制面板613传递信号且蜂鸣器614开启发出声响,从而来提醒医护人员注
意需要及时前往患者身边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0019]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压力传感器611、控制面板613和蜂鸣器614之间均相互电性连接。
[0020]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约束手套1的内腔手腕处设置有海绵垫,通过海绵垫可以减轻压力,提高舒适度。
[002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槽67的长度大于插杆610延伸进插孔66内腔的距离,从而保证插杆610可从插孔66的内腔完全移出。
[002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拉杆612的外壁设置有防滑棱,通过防滑棱可以增加摩擦力,提高手感便于移动拉杆612。
[0023]本方案中所提到的电器元件均为现有技术,其型号仅为其中的一种,只要能达到本方案中所要达到的目的的电器元件均可以使用。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版约束手套,包括约束手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手套(1)的前侧设置有挡布(2),所述约束手套(1)和挡布(2)之间安装有拉链(3),所述约束手套(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带(4),所述约束手套(1)和固定带(4)的内侧设置有相互粘合的魔术贴(5),所述约束手套(1)的前侧底端装配有报警机构(6);所述报警机构(6)包括壳体(61),所述壳体(61)安装在约束手套(1)的前侧底端中心位置,所述壳体(61)的内腔通过轴承安装有圆杆(62),所述圆杆(62)外壁上下两端与壳体(61)之间均安装有卷簧(63),所述圆杆(62)的外壁安装缠绕有捆绑带(64)的一端,且捆绑带(64)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61)的外壁,所述圆杆(62)的外壁上下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转盘(65),所述转盘(65)的外壁圆周均开设有插孔(66),所述壳体(61)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对称开设有滑槽(67),所述滑槽(67)的内腔内嵌有滑块(68),所述滑块(68)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娇游彦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中关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