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54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力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器,壳体远离旋转器的一侧紧密粘接有两个挂钩,挂钩远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杆,连杆远离挂钩的一端设置有口周肌肌力测试器;旋转器包括转动槽,转动槽的底部内壁紧密焊接有固定柱,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固定盘的顶部一侧外壁紧密焊接有连接柱,转动槽的顶部设置有顶盖;口周肌肌力测试器的外壁紧密粘接有挂片,挂片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挂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旋转器能够方便医生转动壳体,使得医生便于用力,节省医生的体力,口周肌肌力测试器能够方便患者进行咬合,避免滑脱或者患者嘴部受伤。

An electronic force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perioral muscle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
本技术涉及测力仪
,具体为一种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
技术介绍
口周力是指牙弓周围唇、颊、舌肌内对牙弓的压力。早在19世纪,学者们通过观察,发现口周力可能影响牙齿的位置和牙弓的形态。1873年C.S.TOES首次提出,牙齿的位置决定于他们所处的唇颊肌与舌肌相反的压力之间。如果这两个相反方向的压力值是相等的。牙齿的位置就保持不动;当压力值不相等或发生改变时,牙齿将会发生移动并达到新的压力平衡。由此,诞生了牙弓内外肌肉压力平衡理论,利用儿童生长发育期,从而改善患儿牙弓形态的发育及辅助治疗过程中因患儿口周肌松弛无力,测定改善口周数值,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数值依据测量,目前用于口周肌训练的方式及器械比较多,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可以将训练与测量结合,使之达到口周肌训练临床疗效观察之目地。适用于口腔门诊科室,由专科医生使用。但是现有的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在使用时医生拉动角度固定,不能够将测力仪的一端转动,使得医生拉动比较费力,此外,患者嘴部咬合不紧,很容易造成滑脱,或者患者嘴部受伤,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在使用时医生拉动角度固定,不能够将测力仪的一端转动,使得医生拉动比较费力,患者嘴部咬合不紧,很容易造成滑脱,或者患者嘴部受伤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器,所述壳体远离旋转器的一侧紧密粘接有两个挂钩,所述挂钩远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挂钩的一端设置有口周肌肌力测试器;所述旋转器包括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底部内壁紧密焊接有固定柱,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盘的顶部一侧外壁紧密焊接有连接柱,所述通孔与固定柱插接配合,所述转动槽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与顶盖的底部紧密焊接;所述口周肌肌力测试器的外壁紧密粘接有挂片,所述挂片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挂孔,所述连杆靠近第一挂孔的一端栓有挂绳,且连杆通过挂绳与第一挂孔栓接。优选的,所述口周肌肌力测试器为半圆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顶盖的直径小于固定盘的直径。优选的,所述连杆靠近挂钩的一端开设有与挂钩卡接配合的第二挂孔。优选的,所述固定盘与转动槽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与壳体的外壁紧密粘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壁依次设置有按键和显示屏,所述壳体的一侧壁设置有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其中设置的旋转器能够方便医生转动壳体,使得医生便于用力,节省医生的体力,通过其中设置的口周肌肌力测试器能够方便患者进行咬合,避免滑脱或者患者嘴部受伤,本技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旋转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口周肌肌力测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显示屏;12、按键;13、开关;14、挂钩;2、旋转器;21、转动槽;211、固定柱;22、固定盘;221、通孔;222、连接柱;23、顶盖;3、连杆;31、第二挂孔;4、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1、挂片;411、第一挂孔;42、凸点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器2,壳体1远离旋转器2的一侧紧密粘接有两个挂钩14,挂钩14远离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杆3,连杆3远离挂钩14的一端设置有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应注意的是,壳体1的外壁依次设置有按键12和显示屏11,壳体1的一侧壁设置有开关13,通过显示屏11显示读数,开关13控制装置的打开和关闭,此为现有技术,不是主要创新点,在此不做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改进。如图2所示,旋转器2包括转动槽21,转动槽21的底部内壁紧密焊接有固定柱211,转动槽2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盘22,固定盘2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221,固定盘22的顶部一侧外壁紧密焊接有连接柱222,连接柱222的顶端与壳体1的外壁紧密粘接,通孔221与固定柱211插接配合,转动槽2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23,固定柱211的顶部与顶盖23的底部紧密焊接,手部握持在转动槽21上,转动槽21相对固定盘22转动,通过连接柱222将固定盘22与壳体1相连,使得壳体1相对于手部转动,从而调整拉动连杆3的角度,方便医生进行角度的调整。进一步的,顶盖23的直径小于固定盘22的直径,使得连接柱222的顶端不会被顶盖23盖住,使得连接柱22与壳体1连接方便。如图3所示,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为半圆弧形结构,能够保证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在患者的嘴部内,与患者的牙齿和嘴唇相贴合,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的外壁紧密粘接有挂片41,挂片4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挂孔411,连杆3靠近第一挂孔411的一端栓有挂绳,且连杆3通过挂绳与第一挂孔411栓接,能够方便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与连杆3的拆卸和安装。进一步的,连杆3靠近挂钩14的一端开设有与挂钩14卡接配合的第二挂孔31,能够将连杆3与挂钩14连接,且方便连杆3与壳体1的拆卸和安装。进一步的,固定盘22与转动槽21转动连接,能够方便壳体1转动调整角度,使得医生能够便于用力,节省医生的体力。此外,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放置于牙齿和嘴唇之间,与患者口腔内部的空间相贴合,便于患者咬合在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上,避免滑脱或者患者嘴部受伤。值得说明的是,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的外表面紧密粘接有若干凸点块42,凸点块42为半球形,当口周肌绷紧时,增加摩擦力,防止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的滑动。本实施例的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在使用时,首先患者嘴部张开,将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放入患者口中,使得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固定在患者嘴部,且口周肌肌力测试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器(2),所述壳体(1)远离旋转器(2)的一侧紧密粘接有两个挂钩(14),所述挂钩(14)远离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杆(3),所述连杆(3)远离挂钩(14)的一端设置有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所述旋转器(2)包括转动槽(21),所述转动槽(21)的底部内壁紧密焊接有固定柱(211),所述转动槽(2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盘(22),所述固定盘(2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221),所述固定盘(22)的顶部一侧外壁紧密焊接有连接柱(222),所述通孔(221)与固定柱(211)插接配合,所述转动槽(2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23),所述固定柱(211)的顶部与顶盖(23)的底部紧密焊接;所述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的外壁紧密粘接有挂片(41),所述挂片(4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挂孔(411),所述连杆(3)靠近第一挂孔(411)的一端栓有挂绳,且连杆(3)通过挂绳与第一挂孔(411)栓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口周肌训练测力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器(2),所述壳体(1)远离旋转器(2)的一侧紧密粘接有两个挂钩(14),所述挂钩(14)远离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杆(3),所述连杆(3)远离挂钩(14)的一端设置有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所述旋转器(2)包括转动槽(21),所述转动槽(21)的底部内壁紧密焊接有固定柱(211),所述转动槽(2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盘(22),所述固定盘(2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221),所述固定盘(22)的顶部一侧外壁紧密焊接有连接柱(222),所述通孔(221)与固定柱(211)插接配合,所述转动槽(2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23),所述固定柱(211)的顶部与顶盖(23)的底部紧密焊接;所述口周肌肌力测试器(4)的外壁紧密粘接有挂片(41),所述挂片(4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挂孔(411),所述连杆(3)靠近第一挂孔(411)的一端栓有挂绳,且连杆(3)通过挂绳与第一挂孔(411)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中关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