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桦褐孔菌及其提取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098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桦褐孔菌及其提取物及用途。该桦褐孔菌的保藏号为CGMCC No.20206,保藏日期为2020年6月17日,保藏单位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桦褐孔菌具有生物量高和多糖产量高的优点,并且该桦褐孔菌的发酵液和胞内多糖能够高效清除自由基,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桦褐孔菌表现出良好的美容、治疗或预防与自由基(例如羟基自由基和/或DPPH自由基)相关的皮肤症状的功效,可用于护肤品原料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桦褐孔菌还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衰老等活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桦褐孔菌及其提取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桦褐孔菌及其提取物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俗称白桦茸,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桦褐孔菌是一种珍稀的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芬兰、波兰、日本以及中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等北纬40
°-
50
°
的高寒地带。
[0003]野生桦褐孔菌常出现在极寒地区的白桦树上,生长周期长达十余年,数量少,优质的桦褐孔菌资源较难获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人经大量研发工作,获得了一株桦褐孔菌及其提取物。该桦褐孔菌具有生物量高和多糖产量高的优点,该桦褐孔菌的提取物具有增强的自由基清除效果。
[0005]在一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株桦褐孔菌,其保藏号为CGMCC No.20206,保藏日期为2020年6月17日,保藏单位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
[0006]在一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株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桦褐孔菌或其后代,所述桦褐孔菌或其后代的IT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一株桦褐孔菌或其后代,所述桦褐孔菌的保藏号为CGMCC No.20206,保藏日期为2020年6月17日,保藏单位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桦褐孔菌或其后代的细胞或部分;优选地,所述部分选自所述桦褐孔菌或其后代的营养体、繁殖体或其任意组合;优选地,所述部分选自所述桦褐孔菌或其后代的菌丝体、菌核、孢子、子实体或其任意组合。4.桦褐孔菌提取物,其来自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桦褐孔菌或其后代、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或部分。5.权利要求4所述的桦褐孔菌提取物,其包含从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桦褐孔菌或其后代、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或部分、或前述任一项的处理物中分离的碳水化合物部分;优选地,所述碳水化合物部分包含多糖;优选地,所述碳水化合物部分包含细胞内多糖;优选地,所述碳水化合物部分任选地还包含细胞外多糖和/或细胞膜多糖;优选地,所述分离是指浸泡提取;优选地,所述分离是指水浸泡提取。6.权利要求5所述的桦褐孔菌提取物,其中,所述桦褐孔菌或其后代、或所述桦褐孔菌或其后代的细胞或部分在培养基中经过培养(例如培养1天以上);优选地,所述培养为液体深层发酵培养;优选地,所述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液体培养基含有如下成分:葡萄糖0-30g/L,麦芽糖0-15g/L,马铃薯淀粉10-40g/L,酵母浸粉5-15g/L,蛋白胨0-15g/L,磷酸二氢钾0.3-2g/L,硫酸镁0.1-1g/L,pH5.0-7.0。7.桦褐孔菌培养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桦褐孔菌或其后代、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或部分;以及培养基。8.一种组合物,其在生理学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颖异洪涛谭英姿范正玉陆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