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良专利>正文

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609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装置。主要由电源主控回路、启动控制回路、双向控制回路、运行控制回路、失压自控回路、过载短路保护回路、自耦减压控制回路、停止控制回路、运行监控显示回路、声光报警显示回路、瞬时失压自投回路、失压超时拒动回路、状态自行恢复回路和模拟检测试验回路组成。该装置可对电机运行动态进行跟踪监控,避免在瞬时失压下运行电机的停转事故,保证一类供电场所生产系统的连续稳定。(*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装置。在企业、交通、军事、公共设施等区域内的一类供电场所,往往由于天气,线路故障等意外因素造成供电网络低电压及瞬间失压,致使运行电机突然停转。再次人为恢复对停运电机的起动,必须要按紧急停电工艺处理的规定,对管线疏通,阀门开闭等工艺生产操作逐一各项迅速处理正常后,方可再对停运电机启动。这样短暂的瞬时失压状态不仅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也极易造成设备烧毁及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的发生。直到目前为止,国内发展的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系统也仅限于高压电机的低电压保护控制,以及少量的小功率低压电机的低电压保护,并且缺少一种安装简单,投入、解除方便的成型产品。同时,对于在生产运行中有较大数量,配制有降压启动控制的大功率低压电机,尤其是在一类供电场所处于要害岗位上的重点电机却缺乏应有的低电压保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装置,它可保证电气设备在本身容许条件下的瞬间失压后自动启动,使运行电机能在瞬间失压后的旋转速度在极短的时间即刻恢复到额定转速水平,给工艺作业带来的波动很小,同时还设有联锁保护功能,可对超过电机热状态启动条件的有拒动联锁防护措施,并可发出声光报警,从而使生产的连续性得到保证。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装置主要由电源主控回路(1)、启动控制回路(2)、双向控制回路(3)、运行控制回路(4)、失压自控回路(5)、过载短路保护回路(6)、自耦减压控制回路(7)、停止控制回路(8)、运行监控显示回路(9)、声光报警显示回路(10)、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1)、失压超时拒动回路(12)、状态自行恢复回路(13)、和模拟检测试验回路(14)组成。其电路结构特征是电源主控回路(1)与启动控制回路(2)、运行控制回路(4)、失压自控回路(5)、过载短路保护回路(6)、自耦减压控制回路(7)、停止控制回路(8)相连接;启动控制回路(2)与双向控制回路(3)相联;运行控制回路(4)与运行监控显示回路(9)相联;失压自控回路(5)又与声光报警显示回路(10)、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1)、失压超时拒动回路(12)、状态自行恢复回路(13)、和模拟检测试验回路(14)相联;而后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1)与启动控制回路(2)相联;失压超时拒动回路(12)与停止控制回路(8)相连接。本技术的特点是,可在电机运行中对其运行动态进行跟踪监控,有瞬时失压自投保护控制,能避免由于供电系统突发的瞬间失压下的电机停转事故。并具有失压超时拒动,状态自行恢复,模拟检测试验,声光报警显示等多种辅控功能。本技术不仅可制成新型的电机低电压保护降压启动控制柜,而且还可以其小型控制器与在运的各种低压电机降压启动柜相匹配,完善低电压保护功能。附图说明图1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装置系统框图;图2电机低电压保护降压启动控制柜线路图;图3电机低电压保护降压启动控制柜外形图;图4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器线路图;图5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器外形图。图中,1.电源主控回路,2.启动控制回路,3.双向控制回路,4.运行控制回路,5.失压自控回路,6.过载短路保护回路,7.自耦减压控制回路,8.停止控制回路,9.运行监控显示回路,10.声光报警显示回路,11.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2.失压超时拒动回路,13.状态自行恢复回路,14.模拟检测试验回路,15.电机主控电源开关ZK三相断合触点,16.、17.、18.、主接触器JLC的常开接点,19.、20.、21.、辅接触器QC2的常开接点,22.自耦变压器ZOB,23.、24.、25.、辅接触器QC1的常开接点,26.主接触器JLC的常闭接点,27.、28.、29.、热继电器RJ的控制接点,30.电流互感器LH1,31.电流互感器LH2,32.主接触器JLC的常闭接点,33.电流表,34.辅接触器QC1的常闭接点,35.电机,36.熔断器RD1,37.熔断器RD2,38.急停指示灯按钮SA,39.自动开关ZK的常开接点,40.自动开关ZK,41.控制变压器ZYB,42.主接触器JLC的常开接点,43.绿色指示灯1LD,44.绿色指示灯3LD,45.急停指示灯按钮SA的常闭接点,46.热继电器RJ的常闭接点,47.主接触器JLC的常闭触点,48.辅接触器QC1的常开触点,49.黄色指示灯1UD,50.红色指示灯1HD,51.停止按钮2TA,52.辅接触器QC2的常闭接点,53.红色指示灯3HD,54.继电器2ZJ的常开接点,55.红色指示灯2HD,56.手动、自动转换开关HK,57.继电器5ZJ的常开接点,58.绿色指示灯2LD,59.主接触器JLC的常闭接点,60.指示灯启动按钮1QA,61.中间继电器1ZJ的常闭接点,62.辅接触器QC1,63.继电器5ZJ的常开接点,64.启动按钮2QA,65.辅接触器QC2,66.辅接触器QC2的常开接点,67.辅接触器QC1的常开接点,68.辅接触器QC2的常开接点,69.电流时间转换继电器LSJ,70.手动操作启动指示灯按钮CA,71.中间继电器1ZJ的常开接点,72.中间继电器1ZJ的常开接点,73.电流时间转换继电器LSJ的延时常开接点,74.中间继电器1ZJ,75.辅接触器QC1的常闭接点,76.中间继电器1ZJ的常开接点,77.节电器WJD,78.中间继电器1ZJ的常开接点,79.主接触器JLC的常开触点,80.停止指示灯按钮1TA,81.主接触器JLC,82.模拟检测按钮MAN,83.继电器4ZJ,84.转换开关1KN,85.继电器3ZJ的常开接点,86.继电器4ZJ的常开接点,87.继电器2ZJ,88.继电器2ZJ的常开触点,89.继电器2ZJ的常开触点,90.时间继电器1SJ,91.转换开关2KN,92.继电器4ZJ的常开触点,93.时间继电器1SJ的常闭接点,94.时间继电器2SJ,95.时间继电器2SJ的延时常开接点,96.继电器3ZJ,97.时间继电器2SJ的常开接点,98.时间继电器3SJ,99.时间继电器1SJ的失电延时常开接点,100.时间继电器3SJ的失电延时常闭接点,101.继电器5ZJ,102.继电器5ZJ的常开接点,103.蜂鸣器FM,104.转换开关3KN,105.辅接触器QC1的常开接点,106.辅接触器QC2的常开接点,107.电铃DL,108.吊环,109.辅控柜,110.主控柜,111.辅控柜手把锁,112.主控柜手把锁,113.端子板,114.元件支架底板,115.元件支承架,116.元件底板,117.母线,118.瓷瓶绝缘支承架,119.紧固螺栓,120.、121.电源组合开关DK,122.保险器RD3,123.继电器4ZJ的常开接点,124.绿色指示灯4LD,125.时间继电器2SJ的延时常开接点,126.黄色指示灯2UD,127.主接触器JLC的常开触点,128.控制器壳体,129.控制器面板前框,130.镀铬拉手,131.底脚,132.电源插座,133.端子板,134.电流表,135.元件底板,136.电流输入信号。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说明如下电机低电压保护降压启动控制柜电路的构成是电源主控回路(1)的首端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装置,包括电机低电压保护降压启动控制柜和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器,主要由电源主控回路(1)、启动控制回路(2)、双向控制回路(3)、运行控制回路(4)、失压自控回路(5)、过载短路保护回路(6)、自耦减压控制回路(7)、停止控制回路(8)、运行监控显示回路(9)、声光报警显示回路(10)、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1)、失压超时拒动回路(12)、状态自行恢复回路(13)、和模拟检测试验回路(14)组成;其特征是:电源主控回路(1)与启动控制回路(2)、运行控制回路(4)、失压自控回路(5)、过载短路保护回路(6)、自耦减压控制回路(7)、停止控制回路(8)相连接;启动控制回路(2)与双向控制回路(3)相联;运行控制回路(4)与运行监控显示回路(9)相联;失压自控回路(5)又与声光报警显示回路(10)、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1)、失压超时拒动回路(12)、状态自行恢复回路(13)、和模拟检测试验回路(14)相联;而后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1)与启动控制回路(2)相联;失压超时拒动回路(12)与停止控制回路(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装置,包括电机低电压保护降压启动控制柜和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器,主要由电源主控回路(1)、启动控制回路(2)、双向控制回路(3)、运行控制回路(4)、失压自控回路(5)、过载短路保护回路(6)、自耦减压控制回路(7)、停止控制回路(8)、运行监控显示回路(9)、声光报警显示回路(10)、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1)、失压超时拒动回路(12)、状态自行恢复回路(13)、和模拟检测试验回路(14)组成;其特征是电源主控回路(1)与启动控制回路(2)、运行控制回路(4)、失压自控回路(5)、过载短路保护回路(6)、自耦减压控制回路(7)、停止控制回路(8)相连接;启动控制回路(2)与双向控制回路(3)相联;运行控制回路(4)与运行监控显示回路(9)相联;失压自控回路(5)又与声光报警显示回路(10)、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1)、失压超时拒动回路(12)、状态自行恢复回路(13)、和模拟检测试验回路(14)相联;而后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1)与启动控制回路(2)相联;失压超时拒动回路(12)与停止控制回路(8)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低电压保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低电压保护降压启动控制柜其电源主控回路(1)的首端是由电源开关ZK(15)的下侧A相和C相分别串接熔断器RD1(36)和RD2(37),而急停按钮SA(38)的一端与电源开关ZK的常开接点(39)和电源开关ZK(40)线圈的一端依次串接,电源开关ZK(40)线圈和按钮SA(38)的另一端,则分别与RD1(36)和RD2(37)及控制变压器ZYB(41)的一次线圈两端相并接;控制变压器ZYB(41)的一次线圈的一端又与停止控制回路(8)中的急停按钮SA的常闭接点(45)的一端相联接,SA的常闭接点(45)的另一端则与现场停止按钮2TA(51),转换开关HK(56)的一端相串接,并由转换开关HK(56)的另一端与启动控制回路(2)中的主接触器JLC的常闭接点(59)的一侧相联接;控制变压器ZYB(41)的一次线圈的另一端则与热继电器RJ的常闭接点(46)的一侧相联接,RJ的常闭接点(46)的另一侧则与启动控制回路(2)中的辅助接触器QC1(62)线圈的一侧相联接;电源主控回路(1)的尾端是与启动控制回路(2)的首端相联;启动控制回路(2)中的主接触器JLC的常闭接点(59)的另一侧与启动按钮1QA(60),中间继电器1ZJ的常闭接点(61)和辅接触器QC1(62)线圈的另一侧依次串接;在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1)中的继电器5ZJ的常开接点(63)的两侧与启动按钮1QA(60)的两端相并联;在双向控制回路(3)中的现场启动按钮2QA(64)的两端又与继电器5ZJ的常开接点(63)的两侧相并联;由辅接触器QC2的常开接点(66)的一侧与现场启动按钮2QA(64)的一端相联接,QC2的常开接点(66)的另一侧与辅接触器QC1的常开接点(67)的一侧串接,QC1的常开接点(67)的另一侧则与2QA(64)的另一端相联,并联接辅接触器QC2(65)线圈的一侧,其另一侧则与辅接触器QC1(62)的线圈的一侧相联;启动控制回路(2)的尾端是与过载短路保护回路(6)的首端相联接;过载短路保护回路(6)中的辅接触器QC2的常开接点(68)的一侧与启动控制回路(2)中的主接触器JLC的常闭接点(59)的一侧相联,QC2的常开接点(68)的另一侧与电流时间转换继电器LSJ(69)的线圈一端串接,其另一端与启动控制回路(2)中的辅接触器QC2(65)的线圈另一侧相联接;在QC2的常开接点(68)与LSJ(69)联接点上又与手动、自动转换开关HK(56)的一侧相接,HK(56)手动接点一侧与按钮CA(70)和中间继电器1ZJ的常开接点(71)的一端相联;另一端与中间继电器1ZJ(74)线圈的一侧相联;HK(56)自动接点一侧与中间继电器1ZJ的常开接点(72)和电流时间转换继电器LSJ的延时常开接点(73)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则与中间继电器1ZJ(74)线圈的一侧相接,1ZJ(74)线圈的另一侧则与电流时间转换继电器LSJ(69)线圈的另一端相联;在电机主控电源回路中,A相上的电流互感器LH1(30)的一端与主接触器JLC的常闭接点(26)和热继电器RJ控制接点(27)的一侧相联,而其另一侧则分别与热继电器RJ控制接点(28)的两端相并联;电流互感器LH1(30)的另一端与在C相的电流互感器LH2(31)的一端联接后,又与电流表(33)的一侧串接,其另一侧与辅接触器QC1的常闭接点(34)的一侧相联;电流互感器LH2(31)的另一端与热继电器RJ控制接点(29)和主接触器JLC的常闭接点(32)的一侧相联,其另一侧分别又与热继电器RJ控制接点(28)的两端相并联;辅接触器QC1的常闭接点(34)的另一侧则与主接触器JLC的常闭接点(32)和热继电器RJ控制接点(28)的并联点相接通;从QC1的常闭接点(34)的两端外引的A、B接点联线与电流时间转换继电器LSJ(69)的外引A、B接点对应相构通;过载短路保护回路(6)的首端与运行控制回路(4)尾端相联;运行控制回路(4)中的首端是由辅接触器QC1常闭接点(75)的一侧与过载短路保护回路(6)的辅接触器QC2常开接点(68)的一侧相联,QC1常闭接点(75)的另一侧与中间继电器1ZJ的常开接点(76)一侧联接,1ZJ的常开接点(76)的另一侧与节电器WJD(77)的a端相接,WJD(77)的c端与中间继电器1ZJ的常开接点(78)一侧相接,其另一侧与过载短路保护回路(6)中的中间继电器1ZJ(74)线圈的另一侧相联;节电器WJD(77)的d端引线又直接与1ZJ的常开接点(78)和1ZJ(74)线圈的另一侧的并联点相联;主接触器JLC的常开接点(79)的两端与中间继电器1ZJ的常开接点(76)的两端并联,从JLC的常开接点(79)与1ZJ的常开接点(76)和WJD(77)的a端的并联点引线同停止按钮1TA(80)、主接触器JLC(81)的线圈一端依次串接,主接触器JLC(81)的线圈另一端与节电器WJD(77)的b端相联;运行控制回路(4)中的尾端与失压自控回路(5)的首端相联,并与运行监控显示回路(9)相关联;运行监控显示回路(9)的首端是由主接触器JLC的常开接点(42)的一端与控制变压器ZYB(41)二次线圈的一端相联,JLC的常开接点(42)的另一端与指示灯1LD(43)和现场指示灯3LD(44)的一端相联,1LD(43)和3LD(44)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变压器ZYB(41)二次线圈的一端相联;运行监控显示回路(9)的尾端是由主接触器JLC的常闭接点(47)的一端与其常开接点(42)的一端相接,其常闭接点(47)的另一端则与辅接触器QC1常开接点(48)和辅接触器QC2常闭接点(52)的一侧相接,QC1常开接点(48)的另一侧与指示灯1UD(49)的一端相联,1UD(49)的另一端与3LD(44)和控制变压器ZYB(41)二次线圈的另一端的并联点相联;QC2常闭接点(52)的另一侧与指示灯1HD(50)和现场指示灯3HD(53)的一端联接,1HD(50)和现场指示灯3HD(53)的另一端分别与1UD(49)和控制变压器ZYB(41)二次线圈另一端的并联点联接;在自耦减压控制回路(7)中,主控电源开关ZK(15)下侧的A、B、C三相接点分别与辅接触器QC2的常开接点(19)、(20)、(21)和主接触器JLC的常开接点(16)、(17)、(18)的一侧对应相联接,QC2的常开接点(19)、(20)、(21)另一侧分别与自耦变压器ZOB(22)的A、B、C三个绕组线圈的上端相联,A、B、C三个绕组线圈的下端分别与辅接触器QC1的常开接点(23)、(24)、(25)的一侧相联接,QC1的三个常开接点(23)、(24)、(25)的另一侧自相并联;ZOB(22)的A、B、C三个绕组线圈的中间抽头分别对应接在主接触器JLC的常开接点(16)、(17)、(18)的另一侧;在失压自控回路(5)中,模拟检测回路(14)是以按钮MAN(82)的一端与运行控制回路(4)中的主接触器JLC(81)的线圈一端联接,MAN(82)的另一端与继电器4ZJ(83)的线圈一侧联接,4ZJ(83)的另一端与主接触器JLC(81)的线圈另一端相并联;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1)首端是由转换开关1KN(84)的一端与运行控制回路(4)中的辅接触器QC1的常闭接点(75)的一侧相联,1KN(84)的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3ZJ的常开接点(85)和继电器2ZJ的常开接点(88)的一侧相接,3ZJ的常开接点(85)和2ZJ的常开接点(88)的另一侧并联后与继电器4ZJ的常开接点(86)的一侧联接,4ZJ的常开接点(86)的另一侧与继电器2ZJ(87)的线圈一端联接,2ZJ(87)的线圈另一端与运行控制回路(4)中的继电器1ZJ的常开接点(78)的一侧相联;瞬时失压自投回路(11)尾端是由继电器2ZJ的常开接点(89)的一侧与1KN(84)的一端相接,2ZJ的常开接点(89)的另一侧与时间继电器1SJ(90)的线圈一端联接,其线圈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