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激光刻槽除尘柜覆膜滤芯的粉尘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605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刻槽除尘柜覆膜滤芯的粉尘收集装置,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仓体、驱动机构、风刀吹扫机构和粉尘回收机构;仓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仓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覆膜滤芯的滤芯固定机构,驱动机构与所述滤芯固定机构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覆膜滤芯转动;风刀吹扫机构具有吹风口,吹风口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朝向所述覆膜滤芯,以向所述覆膜滤芯吹风;粉尘回收机构具有抽风口,抽风口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用于抽吸覆膜滤芯上吹掉的粉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激光刻槽除尘柜覆膜滤芯的粉尘收集装置,可有效的提高覆膜滤芯的使用时长和寿命,降低人工清理工作量和人员接触细小粉尘的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激光刻槽除尘柜覆膜滤芯的粉尘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激光刻槽除尘柜覆膜滤芯的粉尘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激光设备是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中重要的加工设备,通过激光设备对膜层的错位刻槽形成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内部串联结构,但在激光设备对膜层进行刻槽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如TCO粉尘、非晶硅粉尘、背电极金属颗粒粉尘等,如不及时将这些粉尘吸除,一方面粉尘将残留在激光刻槽内,污染电池,降低电池的电性能;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粉尘大部分可以导电,粉尘直径普遍为微米级,极易扩散到净化车间各处,吸附在电子器件上,对其造成损坏。
[0003]目前,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刻槽的激光设备通常采用脉冲式自动清灰方式进行除尘,但清灰效果远远没有达到覆膜滤芯重复利用的效果,无法满足覆膜滤芯正常使用寿命(约8000 小时),且需要人工清理,造成一定的人工和备件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刻槽除尘柜覆膜滤芯的粉尘收集装置,可有效的提高覆膜滤芯的使用时长和寿命,降低人工清理工作量和人员接触细小粉尘的时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激光刻槽除尘柜覆膜滤芯的粉尘收集装置,包括仓体、驱动机构、风刀吹扫机构和粉尘回收机构,驱动机构、风刀吹扫机构、粉尘回收机构均安装于仓体上;驱动机构位于仓体的顶部,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驱动电机位于仓体顶部外,传动轴位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轴贯穿于仓体顶部,位于仓体内的传动轴端部安装有覆膜滤芯;
[0007]风刀吹扫机构包括吹风口、气管、气体压缩机,气体压缩机位于仓体外部,仓体内布置有至少两根气管,气管平行于覆膜滤芯布置,气管上分布有若干吹风口,吹风口朝向覆膜滤芯,气管连通气体压缩机;
[0008]粉尘回收机构位于仓体底部,包括集尘袋和抽风口,集尘袋套于抽风口上。
[000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驱动电机上设有调速机构。
[00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位于仓体内的传动轴端部安装有滤芯固定机构,滤芯固定机构为永磁体,滤芯固定机构的下表面为吸附覆膜滤芯端部金属面的固定部。
[0011]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仓体具有仓门,仓门上设有观察视窗。
[0012]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仓体上设有控制机构。
[0013]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吹风口采用文丘里结构的喷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激光刻槽除尘柜覆膜滤芯的粉尘收集装置,通过将覆膜滤芯倒挂固定于仓体内部的容置空间内,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覆膜滤芯
旋转,风刀吹扫机构朝向覆膜滤芯吹风,以将覆膜滤芯上的粉尘吹落,然后通过粉尘回收机构将粉尘收集,能够杜绝氮化硅等特殊粉尘对仓体的腐蚀,粉尘回收机构能够高效的完成粉尘的集中收集和处理,降低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对外部车间环境的二次污染,提高粉尘的收集效率。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激光刻槽除尘柜覆膜滤芯的粉尘收集装置,除尘效果好,可有效的提高覆膜滤芯的使用时长和寿命,使得经由本粉尘收集装置除尘后的覆膜滤芯能够再次使用,降低人工清理工作量和人员接触细小粉尘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激光刻槽除尘柜覆膜滤芯的粉尘收集装置,包括仓体1、驱动机构2、风刀吹扫机构3和粉尘回收机构4。
[0020]仓体1内部具有一个容置空间11。仓体1内设置有滤芯固定机构6。通过滤芯固定机构 6可以方便地将覆膜滤芯5固定于容置空间11内,驱动机构与滤芯固定机构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覆膜滤芯转动。
[0021]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2、调速机构23和传动轴21。驱动电机22和调速机构23 安装在仓体1上。驱动电机22和调速机构23安装在仓体1的壳体外侧。
[0022]传动轴21通过轴承24安装并伸入容置空间11。传动轴21的一端与调速机构23连接,另一端与滤芯固定机构6连接。通过驱动电机22、调速机构23和传动轴21,可以将驱动电机22的旋转动能传递至滤芯固定机构6,从而带动滤芯固定机构6旋转,进而带动覆膜滤芯5旋转。
[0023]调速机构23可以采用变频器调速方式,能够实现电机的平滑调速,降低在调速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减少机械故障。
[0024]风刀吹扫机构3具有吹风口31。吹风口31设于容置空间11内并朝向覆膜滤芯5。吹风口31向覆膜滤芯5吹风,以使得覆膜滤芯5上的粉尘被吹落,粉尘存于仓体1内部的容置空间11内,避免粉尘乱飞,降低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对外部车间环境的二次污染。粉尘回收机构4具有抽风口41。抽风口41设于容置空间11内。抽风口41用于抽吸覆膜滤芯5上吹掉的粉尘。通过粉尘回收机构4可以有效地收集残余粉尘,减少仓体1开门时粉尘的洒落。可选地,粉尘回收机构4还能够将粉尘通过真空收集到内部的集尘袋中,当粉尘收集满后可通过集尘袋拉扣将集尘袋封死,避免粉尘移除或洒落,有利于更换和粉尘的回收处理。
[002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激光刻槽除尘柜覆膜滤芯的粉尘收集装置,还包括有
控制机构7。控制机构7设置于仓体1的壳体上,并通过电路与驱动机构2、风刀吹扫机构3和粉尘回收机构4电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风刀吹扫机构和粉尘回收机构的运行。通过控制机构7可以控制驱动机构2、风刀吹扫机构3和粉尘回收机构4的运行。可选地,仓体1为密闭仓体。仓体1上设有仓门12和仓门密封机构(图中未示出)。
[002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仓门密封机构采用电磁门锁和密封件进行密封。密封件可以是设置于仓门12与仓体1接触处的密封橡胶圈。仓门12采用自动吸合、自动打开的电磁机构来完成。当仓门12关闭时,电磁门锁自动上锁(或者延时几秒后上锁、或通过控制机构 7控制上锁),防止人员在操作中误打开仓门12;当除尘完毕后,电磁门锁自动开锁(或者延时几秒后开锁、或通过控制机构7控制开锁),以便于人员将覆膜滤芯5取出。电磁门锁的设置将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粉尘洒落概率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仓门 12上设有观察视窗13。通过观察视窗13可以方便地观察粉尘吹落情况和收集情况。
[0027]更具体地,控制机构7采用PLC集中控制,通过PLC控制变频器完成电机的无级调速工程,并通过HMI实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激光刻槽除尘柜覆膜滤芯的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1)、驱动机构(2)、风刀吹扫机构(3)和粉尘回收机构(4),驱动机构(2)、风刀吹扫机构(3)、粉尘回收机构(4)均安装于仓体(1)上;所述驱动机构(2)位于仓体(1)的顶部,包括驱动电机(22)、传动轴(21),驱动电机(22)位于仓体(1)顶部外,传动轴(21)位于驱动电机(2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轴(21)贯穿于仓体(1)顶部,位于仓体(1)内的传动轴(21)端部安装有覆膜滤芯(5);所述风刀吹扫机构(3)包括吹风口(31)、气管(32)、气体压缩机(33),气体压缩机(33)位于仓体(1)外部,仓体(1)内布置有至少两根气管(32),气管(32)平行于覆膜滤芯(5)布置,气管(32)上分布有若干吹风口(31),吹风口(31)朝向覆膜滤芯(5),气管(32)连通气体压缩机(33);所述粉尘回收机构(4)位于仓体(1)底部,包括集尘袋和抽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峰李守卫杨广伟谢伟唐伟贾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