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化冷却回路及算力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600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化冷却回路,涉及热能工程技术领域。该汽化冷却回路包括密封容器、蒸汽输出管、汽水换热器、冷液回流管和第一循环泵;蒸汽输出管的入口端与密封容器连通,蒸汽输出管的出口端与汽水换热器的一次侧入口端连通;冷液回流管的入口端与汽水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端连通,冷液回流管的出口端伸入密封容器,且冷液回流管位于密封容器中的一段设置有多个喷射孔;第一循环泵设置在冷液回流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化冷却回路,冷却液在密封容器中吸热汽化,带着热量流向汽水换热器,在汽水换热器中冷却介质放热液化,接着从冷液回流管重新流向密封容器,完成冷却降温作业。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算力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回收利用系统。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化冷却回路及算力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能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化冷却回路及算力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汽化冷却装置通常将冷却液流向待冷却的高温物体,通过冷却液直接淹没、接触高温物体并吸热汽化,实现高温物体的冷却降温。此时,冷却液在高温物体表面汽化产生蒸汽形成汽水混合物,现有技术中将该汽水混合物向外直接排放或者经上升管流向汽包实现汽与水分离,在汽、水分离后,热水从下降管又流向高温物体继续冷却。
[0003]综上所述,现有的汽化冷却装置存在设备结构复杂、冷却降温效果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化冷却回路及算力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有助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汽化冷却回路,其包括密封容器、蒸汽输出管、汽水换热器、冷液回流管和第一循环泵;所述蒸汽输出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密封容器连通,所述蒸汽输出管的出口端与所述汽水换热器的一次侧入口端连通;所述冷液回流管的入口端与所述汽水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化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容器(1)、蒸汽输出管(2)、汽水换热器(3)、冷液回流管(4)和第一循环泵(5);所述蒸汽输出管(2)的入口端与所述密封容器(1)连通,所述蒸汽输出管(2)的出口端与所述汽水换热器(3)的一次侧入口端连通;所述冷液回流管(4)的入口端与所述汽水换热器(3)的一次侧出口端连通,所述冷液回流管(4)的出口端伸入所述密封容器(1),且所述冷液回流管(4)位于所述密封容器(1)中的一段设置有多个喷射孔(15);所述第一循环泵(5)设置在所述冷液回流管(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化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孔(1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射孔(15)分成多个孔组,多个所述孔组沿所述冷液回流管(4)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化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组的所有所述喷射孔(15)沿所述冷液回流管(4)的周向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化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液回流管(4)包括多个横向管(6),多个所述横向管(6)位于所述密封容器(1)中,多个所述横向管(6)相互平行,所述喷射孔(15)设置在所述横向管(6)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化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流风机(7);所述轴流风机(7)设置在所述蒸汽输出管(2)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化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雪张丽王智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益能北京供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