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化石脑油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炼油及化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焦化石脑油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脑油馏分经过进一步加氢精制后可作为乙烯原料、合成氨原料及催化重整原料等,也可以作为车用汽油的调和组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炼油产业不断向化工方向转型,乙烯生产需求显著逐年递增。乙烯不仅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品,也是石油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乙烯生产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化工行业水平高低的标准。因此,持续拓宽石脑油加氢原料,优化石脑油加氢技术,支撑我国化工产业原料需求,是目前炼油领域技术研发的重点之一。
[0003]焦化石脑油是延迟焦化装置的产物之一,不仅硫、氮含量相对较高,且由于是热裂解反应产物,烯烃含量高(约40%)。同时,由于延迟焦化装置为抑制发泡常加入含硅消泡剂,会跟随进入焦化后的石脑油馏分中,导致焦化石脑油含有5~20ppm的Si。目前工业焦化石脑油加氢装置普遍采用两个反应器串联,预保护反应器在120℃左右低温下脱除二烯烃,再在主反应器内脱除单烯烃、Si和S、N等杂质,主反应器的出、入口温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化石脑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焦化石脑油原料进行二烯烃饱和处理;(2)固定床反应器内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加氢反应区、闪蒸区、第二加氢反应区和第三加氢反应区;氢气自第二加氢反应区和第三加氢反应区之间进入,向上依次经过第二加氢反应区、闪蒸区和第一加氢反应区;步骤(1)得到的物料进入闪蒸区经闪蒸分离为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气相组分向上流动进入闪蒸区上方的第一加氢反应区进行加氢反应,得到的第一反应产物;(3)液相组分和冷凝循环回的第一反应产物一起向下流动进入第二加氢反应区进行加氢反应,得到的第二反应产物;(4)第二反应产物向下流动并混合溶解部分向上流动的氢气,进入第二加氢反应区下方的第三加氢反应区进行液相加氢反应,得到的第三反应产物作为产品流出;其中第一加氢反应区、第二加氢反应区和第三加氢反应区同时装填半硫化型加氢催化剂,该催化剂在采用XPS能谱分析时,+4价态的第VIB族金属占所述第VIB族金属总量的摩尔比例为60%-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焦化石脑油原料馏程为30~230℃,S≯5000μg/g,N≯300μg/g,烯烃≯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反应条件为:温度120~150℃,压力2.0~5.0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闪蒸区用于从原料中分离出140~150℃以下的馏分以气相组分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区,150℃以上的馏分以液相组分进入第二反应区;闪蒸区的操作条件为:压力1.0~6.0MPa,优选2.0~4.0MPa,其中氢分压占总压比例为45%~80%;进料温度100~200℃,优选130~180℃;氢油体积比10:1~800:1,优选100:1~40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氢反应区用于140~150℃以下的气相组分进行脱烯烃和脱硫、脱氮反应;所述的第一加氢反应区的操作条件为:压力1.0~8.0MPa,优选2.0~6.0MPa,其中氢分压占总压比例为50%~90%;体积空速0.1~10.0h-1
,优选0.5~6.0h-1
;反应温度80~180℃,优选100~150℃;氢油体积比10:1~400:1,优选100:1~20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加氢反应区用于闪蒸后的液相组分及从第一加氢反应区冷凝循环回的第一反应产物进行脱烯烃、脱硫、脱氮反应;第二加氢反应区级配装填捕硅剂和半硫化型加氢催化剂,捕硅剂与半硫化型加氢催化剂的体积比例为5:1~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加氢反应区的操作条件为:压力1.0~8.0MPa,优选2.0~6.0MPa,其中氢分压占总压比例为40%~70%;体积空速0.1~10.0h-1
,优选0.5~6.0h-1
;反应温度80~180℃,优选100~150℃;氢油体积比10:1~400:1优选100:1~200: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加氢反应区用于混合溶解部分氢气的第二反应产物发生补充精制反应;所述的第三加氢反应区的操作条件为:压力1.0~1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萌,李士才,李扬,徐大海,丁贺,王鹏翔,张瀚,周嘉文,陈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