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导引排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5760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0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导引排纤装置,涉及光纤陀螺及其相关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导轨和U形滑块,导轨的后表面连接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含有滚珠套、丝杠和第一电机,U形滑块的上方设置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含有第二电机和旋转螺杆,旋转螺杆的后表面连接有定位凹槽板,定位凹槽板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光纤导引组件,定位凹槽板的一侧设置有导轮,定位凹槽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光纤环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组件、旋转组件和光纤导引组件,移动组件的存在,使得该装置启动对光纤进行绕制,旋转组件的存在,使得人们依据工作需要调整光纤导引组件的角度,光纤导引组件的存在,保证了该装置在绕制光纤时光纤排列整齐且受力均匀。齐且受力均匀。齐且受力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导引排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光纤陀螺及其相关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导引排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纤陀螺是一种用于敏感角速率的全固态惯性仪表,相比传统机械陀螺和激光陀螺具有明显优势,在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导航测绘以及勘探等军用和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光纤环是光纤陀螺的核心敏感器件,需要具有良好的对称性、低应力以及温度不敏感等性质,通常按照四极、八级或十六极对称绕法绕制,绕制过程中需要对称整齐地排列光纤,目前,人们操控光纤导引排纤装置对光纤进行排纤处理,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光纤导引排纤装置的光纤环绕制自动化程度低,进而增加了人们的工作量;
[0004]2、现有的光纤导引排纤装置中的光纤导引组件的角度无法进行调整,进而无法通过调整的方式使得光纤导引组件与光纤环骨架的绕环面相切,进行无法使得光纤被精确导引至光纤环骨架上;
[0005]3、现有的光纤导引排纤装置为被动式排纤工作方式,使得现有的光纤导引排纤装置无法保证光纤排列整齐,同时无法保证光纤在绕制的过程中受力均匀。
[0006]因此,现有的光纤导引排纤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导引排纤装置,通过设置移动组件、旋转组件和光纤导引组件,解决了现有的光纤导引排纤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低、无法调整光纤导引组件,以及无法保证在绕制时排列整齐且受力均匀的问题。<br/>[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本技术为一种光纤导引排纤装置,包括导轨和U形滑块,所述导轨的后表面连接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含有滚珠套、丝杠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前表面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圆周面前后两端分别与导轨的内部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所述丝杠的圆周面上连接的滚珠套的圆周面上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连接在U形滑块的下表面中部位置上,所述U形滑块的上方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含有第二电机和旋转螺杆,所述第二电机的后表面中部连接有旋转螺杆,所述旋转螺杆的后表面连接有定位凹槽板,所述定位凹槽板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光纤导引组件,所述光纤导引组件包含有空心锥形杆、空心柱形杆和空心方形轴,所述空心方形轴的一侧表面中部连接有空心锥形杆,所述空心锥形杆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空心柱形杆,所述定位凹槽板的一侧设置有导轮,所述定位凹槽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光纤环骨架。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的后表面四个角落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和导轨的后表面四个角落均连接,所述导轨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导轨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开设有L形滑槽,所述U形滑块沿着导轨上的L形滑槽滑动,具体地,第一螺栓的存在,用于连接第一电机和导轨,矩形凹槽的存在,用于滚珠套的移动,L形滑槽的存在,限定了U形滑块的移动轨迹。
[0011]进一步地,所述U形滑块的上表面四个角落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槽,所述U形滑块上方的第二电机的下表面连接有L形架,所述L形架的上表面开设的第一内螺纹通孔的位置和内螺纹孔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L形架上的第一内螺纹通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贯穿第一内螺纹通孔和内螺纹孔槽螺纹连接,具体地,第一内螺纹通孔的存在,使得第二螺栓和L形架之间可拆式连接,内螺纹孔槽的存在,使得第二螺栓和U形滑块之间可拆式连接,第二螺栓的存在,用于U形滑块和L形架之间的连接,L形架的存在,用于支撑第二电机。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后表面上的旋转螺杆和定位凹槽板的前表面下部一侧开设的第三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且旋转螺杆贯穿第三内螺纹通孔,具体地,第三内螺纹通孔的存在,便于使用者确定旋转螺杆和定位凹槽板之间的位置,进而便于第二电机和定位凹槽板之间的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螺杆的圆周面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前后表面和定位凹槽板的后表面接触连接,所述螺母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三内螺纹通孔的内径尺寸,具体地,螺母的存在,用于限定定位凹槽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凹槽板上表面上的空心方形轴的上表面一侧前后对称开设有第五内螺纹通孔,所述空心方形轴上的第五内螺纹通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贯穿第五内螺纹通孔和定位凹槽板的上表面螺纹连接,具体地,第五内螺纹通孔的存在,使得第四螺栓和空心方形轴之间可拆式连接,第四螺栓的存在,用于定位凹槽板和空心方形轴之间的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凹槽板的前表面下部另一侧设置有Z形连接板,所述Z形连接板的前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二内螺纹通孔,所述定位凹槽板的后表面下部一侧开设的第四内螺纹通孔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贯穿第四内螺纹通孔和第二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具体地,第二内螺纹通孔的存在,使得第三螺栓和Z形连接板之间可拆式连接,第四内螺纹通孔的存在,使得第三螺栓和定位凹槽板之间可拆式连接,第三螺栓的存在,用于定位凹槽板和Z形连接板之间的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Z形连接板的后表面远离第二内螺纹通孔的一侧连接有外螺纹连接轴,所述外螺纹连接轴和导轮转动连接,所述外螺纹连接轴的圆周面上连接有内螺纹套,具体地,外螺纹连接轴的存在,用于连接Z形连接板和导轮,内螺纹套的存在,用于限定内螺纹套。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组件,导轨的后表面连接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含有滚珠套、丝杠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前表面连接有丝杠,丝杠的圆周面前后两端分别与导轨的内部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丝杠的圆周面上连接的滚珠套的圆周面上侧连接有连接块,如此设计,使得该装置全程参与光纤的排列,且使得靠近光纤环骨架侧壁的光纤无需人
工干预,真正实现了光纤环绕制自动化,进而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量。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旋转组件,连接块的上表面连接在U形滑块的下表面中部位置上,U形滑块的上方设置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含有第二电机和旋转螺杆,第二电机的后表面中部连接有旋转螺杆,旋转螺杆的后表面连接有定位凹槽板,如此设计,使用者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旋转螺杆转动,进而带动定位凹槽板转动,进而调整了光纤导引组件的角度使得空心柱形杆与光纤环骨架的绕环面相切,进行使得光纤被精确导引至光纤环骨架上。
[0020]3、本技术通过设置光纤导引组件,定位凹槽板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光纤导引组件,光纤导引组件包含有空心锥形杆、空心柱形杆和空心方形轴,空心方形轴的一侧表面中部连接有空心锥形杆,空心锥形杆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空心柱形杆,定位凹槽板的一侧设置有导轮,定位凹槽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光纤环骨架,如此设计,使得使用者通过光纤导引组件将光纤导引至光纤环骨架的表面,进而将被动式的排纤转变为主动式的排纤,进而使得光纤排列整齐且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导引排纤装置,包括导轨(2)和U形滑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的后表面连接有移动组件(1),所述移动组件(1)包含有滚珠套(12)、丝杠(13)和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的前表面连接有丝杠(13),所述丝杠(13)的圆周面前后两端分别与导轨(2)的内部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所述丝杠(13)的圆周面上连接的滚珠套(12)的圆周面上侧连接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的上表面连接在U形滑块(4)的下表面中部位置上,所述U形滑块(4)的上方设置有旋转组件(5),所述旋转组件(5)包含有第二电机(55)和旋转螺杆(56),所述第二电机(55)的后表面中部连接有旋转螺杆(56),所述旋转螺杆(56)的后表面连接有定位凹槽板(8),所述定位凹槽板(8)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光纤导引组件(9),所述光纤导引组件(9)包含有空心锥形杆(93)、空心柱形杆(94)和空心方形轴(95),所述空心方形轴(95)的一侧表面中部连接有空心锥形杆(93),所述空心锥形杆(93)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空心柱形杆(94),所述定位凹槽板(8)的一侧设置有导轮(7),所述定位凹槽板(8)的另一侧设置有光纤环骨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导引排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5)的后表面四个角落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11)和导轨(2)的后表面四个角落均连接,所述导轨(2)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22),所述导轨(2)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开设有L形滑槽(21),所述U形滑块(4)沿着导轨(2)上的L形滑槽(21)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导引排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滑块(4)的上表面四个角落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槽(41),所述U形滑块(4)上方的第二电机(55)的下表面连接有L形架(51),所述L形架(51)的上表面开设的第一内螺纹通孔(52)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琦于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利科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