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气泡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558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0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气泡吸附装置,包括用于传送聚酰亚胺薄膜的传送辊,传送辊一侧设置有涂胶装置,该涂胶装置的涂胶头横向设置且对准传送辊,传送辊与涂胶头的位置相应设置,传送辊与涂胶头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涂胶头的下端还向下延伸设置有一吸附室,该吸附室的上端设置有一条吸附口,该吸附口设置在涂胶头的下方。本装置中直接在涂胶头的下方延伸设置一个吸附室,该吸附室持续将吸附室内的空气吸出,涂胶头送出的胶液触碰到传送辊上,随传动辊的旋转流延而成涂胶层,而涂胶头下方的吸附口与涂胶头的位置对应,吸附口持续吸出空气,就相应将胶层上的微小气泡吸附掉,从而保证薄膜的质量,结构设计较为巧妙合理,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气泡吸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
,具体说是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气泡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聚酰亚胺薄膜在生产的过程中,是将高温熔化的聚酰亚胺溶液通过刮刀流放到传送钢带上,再经过拉伸、降温后,留延成膜,从传送钢带上剥离后再放置到传送辊上继续降温,并且在拉伸成膜之后,有时还需要在薄膜上涂抹一层胶体,现有技术中在涂抹胶体时使用的机构与流延机结构类似,是将胶体流延到薄膜上,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胶体内存在气泡,在涂抹胶层的时候,胶层上会出现气泡,这些气泡的产生会严重影响薄膜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气泡吸附装置及操作方法。
[0004]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气泡吸附装置,包括用于传送聚酰亚胺薄膜的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一侧设置有涂胶装置,该涂胶装置的涂胶头横向设置且对准传送辊,传送辊与涂胶头的位置相应设置,传送辊与涂胶头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涂胶头的下端还向下延伸设置有一吸附室,该吸附室的上端设置有一条吸附口,该吸附口设置在涂胶头的下方,吸附口的位置同样与传送辊对应,吸附口与传送辊之间同样设置有间隙,所述的吸附室还通过吸附管道连接安装有吸附装置。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吸附装置相应设置为真空机或吸风装置;通过真空机或吸风装置可持续抽取吸附室内的空气。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室的吸附口处还安装设置有均风滤网;为了使吸附口的风力更加的均匀,可以设置均风滤网。
[0007]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室与传送辊对应的内侧端面的形状设置与传送辊的轮廓形状相匹配,吸附室的内侧端面与传送辊之间留有间隙,并且吸附室的内侧端面上还设置有吸附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室内侧端面处的吸附孔为间隔均匀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吸附装置与吸附室通过若干个间隔均匀的吸附管道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口的长度与涂胶头的长度设置相同。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装置中直接在涂胶头的下方延伸设置一个吸附室,该吸附室通过吸附装置,持续将吸附室内的空气吸出,涂胶头送出的胶液触碰到传送辊上,随传动辊的旋转流延而成涂胶层,而涂胶头下方的吸附口与涂胶头的位置对应,吸附口持续吸出空气,就相应将胶
层上的微小气泡吸附掉,从而保证薄膜的质量,结构设计较为巧妙合理,使用方便;
[0013](2)本装置中为了使吸附口的风力较为均匀,在吸附口的位置处设置均风滤网,并且吸附室上安装的吸附管道也是设置有若干个的,这样长条状的吸附口处的风力会较为均匀,不会造成某处风力较大或较小的问题;并且本装置中将吸附室内侧端面设置为与传送辊的轮廓相适配,并且在该内侧端面上设置吸附孔,并且将该内侧端面的吸附孔均匀设置,配合进行气泡的吸附,整体结构更为合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也相应提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6]图3为吸附管道连接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气泡吸附装置,包括用于传送聚酰亚胺薄膜1的传送辊2,传送辊2一侧设置有涂胶装置3,该涂胶装置3的涂胶头4横向设置且对准传送辊2,传送辊2与涂胶头4的位置相应设置,传送辊2与涂胶头4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涂胶头4的下端还向下延伸设置有一吸附室5,该吸附室5的上端设置有一条吸附口6,该吸附口6设置在涂胶头4的下方,吸附口6的位置同样与传送辊2对应,吸附口6与传送辊2之间同样设置有间隙,吸附室5还通过吸附管道7连接安装有吸附装置8。
[0019]吸附装置8相应设置为真空机或吸风装置;吸附室5的吸附口6处还安装设置有均风滤网9;吸附室5与传送辊2对应的内侧端面11的形状设置与传送辊2的轮廓形状相匹配,吸附室5的内侧端面11与传送辊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吸附室5的内侧端面11上还设置有吸附孔10。
[0020]吸附室5内侧端面11处的吸附孔10为间隔均匀设置;吸附装置8与吸附室5通过若干个间隔均匀的吸附管道7连通;吸附口6的长度与涂胶头4的长度设置相同。
[0021]本装置中直接在涂胶头的下方延伸设置一个吸附室,该吸附室通过吸附装置,持续将吸附室内的空气吸出,涂胶头送出的胶液触碰到传送辊上,随传动辊的旋转流延而成涂胶层,而涂胶头下方的吸附口与涂胶头的位置对应,吸附口持续吸出空气,就相应将胶层上的微小气泡吸附掉,从而保证薄膜的质量,结构设计较为巧妙合理,使用方便。
[0022]本装置中为了使吸附口的风力较为均匀,在吸附口的位置处设置均风滤网,并且吸附室上安装的吸附管道也是设置有若干个的,这样长条状的吸附口处的风力会较为均匀,不会造成某处风力较大或较小的问题;并且本装置中将吸附室内侧端面设置为与传送辊的轮廓相适配,并且在该内侧端面上设置吸附孔,并且将该内侧端面的吸附孔均匀设置,配合进行气泡的吸附,整体结构更为合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也相应提高。
[0023]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技术申请专利保护范围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
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气泡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送聚酰亚胺薄膜(1)的传送辊(2),所述传送辊(2)一侧设置有涂胶装置(3),该涂胶装置(3)的涂胶头(4)横向设置且对准传送辊(2),传送辊(2)与涂胶头(4)的位置相应设置,传送辊(2)与涂胶头(4)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涂胶头(4)的下端还向下延伸设置有一吸附室(5),该吸附室(5)的上端设置有一条吸附口(6),该吸附口(6)设置在涂胶头(4)的下方,吸附口(6)的位置同样与传送辊(2)对应,吸附口(6)与传送辊(2)之间同样设置有间隙,所述的吸附室(5)还通过吸附管道(7)连接安装有吸附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气泡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装置(8)相应设置为真空机或吸风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气泡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宸宇贝润鑫杨明唐泽韩春香叶至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顺意锐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