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茗专利>正文

无地线防雷特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5399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地线防雷特种设备,它包括机壳和壳内电路板,机壳后面板上有电力线输入和输出端子,信号线输入和信号线输出端子。从室外电力和信号线同时或部分引进的雷击电,各线间就会产生高值电位差,而串连在其中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可通过旁路放电消灭能产生拉弧的高电压,大幅度降低各线相电位差,再提取从主观任定到无穷大电压的一个恒值键控脉冲,触发关闭断开危险电压,于是输出就不存在了线相电位差,并且在不丢失损害原有电流电压和信号频率载体的同时,具备自动探测、自动识别、自动控制、自动复位的功能,还能做到长期自动运行重复使用,彻底解决了电源和信号同时防雷避雷和防电网失控高压问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室外输入导线的防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室外输入电力线和信号线的无地线防雷设备。
技术介绍
对从室外输入导线引入的雷击电,现有的各种防雷设备一般都采用氧化锌压敏电阻通过地线、将雷击电对大地放电来达到防雷目的,其缺点是1、氧化锌压敏电阻不是串连而是并连在电网220V零火线之间。因此,从室外输入导线传入的雷击电仍能攻击用电设备,使其易损坏,难以实现防雷的目的。2、压敏电阻属一次性使用元器件。在遭到雷击后,压敏电阻的阻值会下降且不能自动复原,同时该类型的压敏电阻不属于各种电器维修部门的常备元件且产品技术不公开,用户难以修复、重新使用,导致设备的故障率、损坏率都很高。3、通过压敏电阻的雷击电流通过地线进行大地放电,为确保安全放电,地线要求有很小的电阻。但地线易因锈蚀而增大电阻,进而使防雷效果变差,且此故障不易查找而留下隐患,用户使用这种产品没有安全保障。4、现有的防雷产品耗能大,当许多用户都使用该类产品时,在雷击时易使电网三相火线同时短路,造成电力设施的损坏。5、自然力造成的碰线短路会先后烧断共用零线,此时,各用户电力表内部线圈相互导通,必然使220V低压电网变成360V的高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地线防雷特种设备,它包括机壳(45)和电路板(44),电路板(44)安装在机壳(45)内,机壳(45)后面板有室外电力线输入端和室外信号线输入端,电力线输出端和信号线输出端,机壳(45)前面板有绿色指示灯D1,和红色指示灯D2以及拨动开关K1,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44)上,后面板的室外电力火线一线输入端(29)通过电容C10与室外电力零线输入端(28)连接,室外电力火线二线输入端(30)通过电容C11与室外电力零线输入端(28)连接,室外电力火线三线输入端(31)通过电容C12与室外电力零线输入端(28)连接,室外信号屏蔽内芯线输入端A(32)通过电容C13与室外电力零线输入端(28)...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4-9-21 200420091688.01.一种无地线防雷特种设备,它包括机壳(45)和电路板(44),电路板(44)安装在机壳(45)内,机壳(45)后面板有室外电力线输入端和室外信号线输入端,电力线输出端和信号线输出端,机壳(45)前面板有绿色指示灯D1,和红色指示灯D2以及拨动开关K1,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44)上,后面板的室外电力火线一线输入端(29)通过电容C10与室外电力零线输入端(28)连接,室外电力火线二线输入端(30)通过电容C11与室外电力零线输入端(28)连接,室外电力火线三线输入端(31)通过电容C12与室外电力零线输入端(28)连接,室外信号屏蔽内芯线输入端A(32)通过电容C13与室外电力零线输入端(28)连接,室外信号屏蔽线输入端A(33)通过电容C14与室外电力零线输入端(28)连接,室外信号屏蔽线输入端B(34)通过电容C15与室外电力零线输入端(28)连接,室外信号屏蔽内芯线输入端B(35)通过电容C16与室外电力零线输入端(28)连接,室外电力火线三线输入端(3 1)通过电容C7与室外电力火线二线输入端(30)连接,室外电力火线三线输入端(31)通过电容C9与室外电力火线一线输入端(29)连接,室外电力火线二线输入端(30)通过电容C8与室外电力火线一线输入端(29)连接,室外信号屏蔽内芯线输入端B(35)通过电容C5与室外信号屏蔽线输入端B(34)连接,室外信号屏蔽线输入端A(33)通过电容C6与室外信号屏蔽内芯线输入端A(32)连接,同时室外信号屏蔽内芯线输入端B(35)与继电器S5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室外信号屏蔽线输入端B(34)与继电器S8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室外信号屏蔽线输入端A(33)与继电器S7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室外信号屏蔽内芯线输入端A(32)与继电器S6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室外电力火线三线输入端(31)与继电器S4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室外电力火线二线输入端(30)与继电器S3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室外电力火线一线输入端(29)与继电器S2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室外电力零线输入端(28)与继电器S1的常闭输入端相连接;继电器S1的常闭输出端与电力零线输出端(39)相连接,继电器S2的常闭输出端与电力火线一线输出端(40)相连接,继电器S3的常闭输出端与电力火线二线输出端(41)相连接,继电器S4的常闭输出端与电力火线三线输出端(42)相连接,继电器S5的常闭输出端与信号屏蔽内芯线输出端B(43)相连接,继电器S6的常闭输出端与信号屏蔽内芯线输出端A(36)相连接,继电器S7的常闭输出端与信号屏蔽线输出端A(37)相连接,继电器S8的常闭输出端与信号屏蔽线输出端B(38)相连接;电力零线输出端(39)又分别与变压器T1~T3,T6~T10左输入端相连接,电力火线一线输出端(40)分别与变压器T1、T6的右输入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茗
申请(专利权)人:张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