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探针、试剂盒及端粒酶活性的直接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端粒酶活性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探针、试剂盒及端粒酶活性的直接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端粒存在于染色体末端,是一个形似“帽子”的结构,它会随着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逐渐变短,与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息息相关。而端粒酶是一种可以维持染色体长度的逆转录酶,它会在染色体的末端持续的添加(TTAGGG)n碱基序列,使端粒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维持长度。端粒酶普遍存在于人体的细胞中,但是在大多数的细胞中端粒酶是不具备活性的,除了造血细胞、生殖细胞以及干细胞。一旦体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异常,通常与癌肿和肿瘤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端粒酶成为癌症等疾病的重要靶标分子。目前人们开发了多种对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的方法,希望解决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传统的端粒扩增法具有高的特异性,但也有扩增错误、耗时较长,样品量大等问题。最近新开发的荧光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化学分析等方法新颖,但仍存在探针易猝灭,信号响应差以及仪器昂贵等局限性。
[0003]本课题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探针,用于端粒酶活性高灵敏度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针包括:两个金纳米颗粒载体、分别修饰两个金纳米颗粒的双嵌段DNA1和双嵌段DNA2、作为端粒酶作用位点的端粒酶引物序列;所述双嵌段DNA1和双嵌段DNA2均包括锚定链和连接链,所述双嵌段DNA1和双嵌段DNA2的锚定链均为polyA序列,所述锚定链用于锚定所述金纳米颗粒,因此所述锚定链的长度由所述金纳米颗粒的直径决定,所述双嵌段DNA1的连接链前段与端粒酶引物序列部分互补或完全互补、后段与DNA2连接链部分互补或完全互补,从而形成稳定的二聚体结构;所述双嵌段DNA1的连接链前段指的是与双嵌段DNA1锚定链直接相连的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颗粒尺寸为5
‑
2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粒酶引物序列长度为15
‑
20nt、所述双嵌段DNA1的连接链序列长度为20
‑
30nt,所述双嵌段DNA2的连接链序列长度为5
‑
8nt。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粒酶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嵌段DNA1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且所述双嵌段DNA2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6.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金纳米颗粒为载体,采用不同序列的双嵌段DNA即双嵌段DNA1和双嵌段DNA2分别修饰AuNPs,经修饰后获得AuNPs
‑
DNA1复合物和AuNPs
‑
DNA2复合物;步骤(2):将端粒酶引物序列、dNTPs、AuNPs
‑
DNA1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灵芝,龚靖哲,王宇朋,翁丽星,胡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