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重力匹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惯性导航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重力匹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水下导航中,惯性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会随时间累积,因此重力匹配作为一种辅助导航方式,常常与惯性导航构成组合导航系统,获得精度更高的导航定位结果。
[0003]2007年,程力和蔡体菁提出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的重力匹配算法,即利用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在重力匹配时,在惯性导航系统导航轨迹中确定搜索中心点后,在重力背景图上找到重力特征最接近的坐标点,依此规划搜索范围为若干网格点,根据惯导轨迹采样点的相对位置坐标关系,从重力背景图上提取一定维度的重力测量值序列,与对应网格点的位置坐标一起定义成多个模式类,创建模式识别概率神经网络。输入一定维度的实时重力测量序列,根据重力特征相关程度将其识别到某个模式类,对比输出模式类标号确定载体位置
[4]。该算法匹配率高,匹配效果好,可以克服重力测量误差的影响,实时性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重力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惯性导航指示轨迹中每个采样点作为起始点,沿惯性导航指示轨迹的时间线往前取L个采样点,得到一条轨迹,设该起始点为点C;以C点为搜索中心,在重力背景图划分的网格图中,经度方向取前、后各M个网格,纬度方向上、下各取N个网格,构成以C点为中心点的搜索区域,区域中共S个网格点:S=(2M+1)
×
(2N+1)
ꢀꢀꢀꢀꢀꢀꢀꢀꢀꢀꢀꢀꢀꢀꢀꢀꢀꢀꢀ
(2
‑
1)其中,L取值至少为3;M和N分别至少取2;步骤2、确定惯导指示轨迹采样点的相对位置:将中心点C的经纬度坐标表示为在以C为起始点的轨迹上,各采样点B
i
到起始点的经纬度距离记为:Δλ(C
‑
B
i
)=|λ
C
‑
λ
Bi
|,i=1,2...L
ꢀꢀꢀꢀꢀꢀꢀꢀꢀꢀꢀꢀ
(2
‑
2)其中为任一点B
i
的经纬度坐标;步骤3、在所述搜索区域内,第k个网格点在重力背景图中的坐标点表示为(i
k
,j
k
),其定义为:i
k
=i
‑
M+R
k
ꢀꢀꢀꢀꢀꢀꢀꢀꢀꢀꢀꢀꢀꢀꢀꢀꢀꢀꢀ
(2
‑
4)j
k
=j+N+R
k
×
(2N+1)
‑
k+1
ꢀꢀꢀꢀꢀꢀꢀꢀꢀꢀꢀꢀꢀ
(2
‑
5)其中,k=1,2,
…
,S;R
k
为k除以(2N+1)的商取整数,根据重力背景图的坐标对应确定该点的经纬度坐标为(λ(i
k
),根据惯性导航指示轨迹,以第k个网格点作为起始点,向前取L个采样点,得到一条以点k为起始点的轨迹B
k
,根据第2步惯导指示轨迹采样点的相对位置,轨迹B
k
上对应的L个点的经纬度位置为:λ(k)=Δλ(C
‑
B
i
)+λ(i
k
)
ꢀꢀꢀꢀꢀꢀꢀꢀꢀꢀꢀꢀꢀꢀꢀꢀ
(2
‑
6)进而将轨迹B
k
定义为模式k,根据重力背景图确定模式k中L个点的重力测量值,则重力测量值序列表示为g
mk
,搜索区域中全部S个模式对应的重力测量值序列,组成矩阵P=[g
m1 g
m2
...g
mS
];步骤4、构建概率神经网络,具体为:构建具有输入层、模式层、累加层和输出层的4层概率神经网络;其中,输入层有L个节点;模式层和累加层节点数均为S;输出层对累加层的相关度数据作竞争运算,取与中心点重力测量值逼近概率最大的模式作为结果,通过输出层输出,该模式对应的网格点为中心点的匹配点;步骤5、将需要匹配的每个惯导采样点对应的维度为L的重力测量值序列,以及对应的S个模式组成的重力测量值序列构成的矩阵P,输入到概率神经网络中进行重力匹配,得到对应的匹配点;根据匹配点确定水下运载体坐标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重力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检验每个匹配点的可信度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重新进行匹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重力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检验每个匹配点的可信度的方法为:
设匹配点轨迹中采样时间h上采样点为P
h
',根据惯导指示轨迹,得到采样时间h前4个匹配点,并组成点集{P
h
‑4',P
h
‑3',P
h
‑2',P
h
‑1',P
h
'};惯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