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成型模具、一体注塑成型方法及仿生离心风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轮加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注塑成型方法及其仿生离心风轮。
技术介绍
[0002]离心风轮是指轴向进风,径向出风,利用离心力做功,使空气提高压力的风轮,金属 离心风轮由于叶片多采用金属等厚板材,其气动效率和噪声都要逊色于塑料离心风轮,但 是,目前的塑料离心风轮为了保证出模的可制造性,往往采用上下出模方式并焊接的方式, 这样导致塑料离心风轮的叶片叶型设计不能过于复杂,只能在水平面上X方向及Y方向上 实现二维变化,不能实现空间上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的三维变化,随着仿生技术的研 究开发,仿生叶片可实现离心风轮的高效低噪,但仿生叶片为三元叶型,即仿生叶片在空 间上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均存在变化,受限于目前的开模方式,仿生离心风轮的生产 存在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仿生离心风轮的仿生 成型模具,其包括轮盘成型件、轮盖成型件及多个叶片仿生成型件,该应用于仿生离心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仿生离心风轮的仿生成型模具,包括轮盘成型件、轮盖成型件及多个仿生叶片成型件,所述轮盘成型件与所述轮盖成型件间隔设置,所述轮盘成型件设有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进胶口(9),多个所述仿生叶片成型件设置在所述轮盘成型件与所述轮盖成型件之间且沿周向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叶片成型件从所述轮盘成型件至所述轮盖成型件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10)、第二滑块(11)、第三滑块(12)及限位导向柱(13),所述轮盘成型件、所述第一滑块(10)、所述第二滑块(11)与所述轮盖成型件形成仿生离心风轮的成型空间,所述仿生叶片成型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10)、所述第二滑块(11)及所述第三滑块(12)连接的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及第三驱动件,所述限位导向柱(13)的轴线与所述仿生离心风轮的轴线呈异面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离心风轮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4),所述进胶口(9)中心所在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孔(4)中心所在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盖成型件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顶块(14),所述顶块(14)沿周向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进胶口(9)之间,且所述顶块(14)上设有排气孔(15)。4.一种仿生离心风轮的一体注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仿生成型模具进行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一体注塑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从所述进胶口(9)注入胶料;步骤2:待胶料冷却后形成仿生离心风轮,所述仿生离心风轮包括轮盖(1)、轮盘(2)及位于所述轮盖(1)与所述轮盘(2)之间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仿生叶片(3),在垂直于所述仿生离心风轮轴线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滑块(10)与吸力面贴合的仿生叶片(3)的前缘(34)沿吸力面向外的切线为方向A,所述第一滑块(10)与吸力面贴合的侧面距离所述仿生离心风轮轴线最近的点为内侧点a1,所述第二滑块(11)与吸力面贴合的侧面距离所述仿生离心风轮轴线最近的点为内侧点a2,所述内侧点a1所在的圆为圆O1,所述第一滑块(10)与吸力面距离所述仿生离心风轮轴线最远的接触点为接触点b,所述接触点b所在的圆为圆O2,所述方向A与所述圆O2的交点为k1,所述接触点b做所述方向A的垂足为k2,所述内侧点a1与k1距离为R1,所述内侧点a1与k2的距离为R2,所述轮盖的高度为H1,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滑块(10)所述方向A移动距离L1;步骤3:所述限位导向柱(13)的轴线朝向所述第一滑块(10)的方向为方向B,所述第一滑块(10)移动距离L1后,在垂直于所述仿生离心风轮轴线的截面内,以所述内侧点a1沿垂直于方向A的直线与吸力面相交于点c,所述内侧点a1与c距离为W1,所述内侧点a1所在的圆为圆O3,所述内侧点a1与k1距离为R3,所述方向B在截面内的投影与垂直于所述方向A的直线夹角为α2,所述方向A与所述仿生离心风轮轴线所在的平面内平面Z,所述方向B在所述平面Z内的投影与所述仿生离心风轮轴线的夹角为α1,则0.6
×
[(R2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利歌,罗静宜,谢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泛仕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