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动鳍无齿系传动机构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柔性鳍波动推进
,具体涉及一种波动鳍无齿系传动机构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我国深海科学研究及海洋工程应用需求增大,针对深海采矿、海上新能源探测、观测及监测、海洋牧场等科研平台,需要一种高效、低噪、高机动性、适应性强的水下航行器来满足其需求。仿生柔性波动式两栖水下航行器作为一种高效、低噪、大推力的新型船舶及水下潜器推进技术,成为海洋装备研发研究的重点之一。传统的仿生航行器推进系统通过使用多个不同运动状态的舵机,同时驱动柔性鳍进行波动。该推进装置结构复杂,能耗和噪音分贝高,系统稳定性差,控制信号输入复杂,这些缺点限制了波动推进这一形式在仿生航行器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生产制造,使用和操作方便,能够根据需求形成所需正弦波动结构的波动鳍无齿系传动机构及系统。
[0004]一种波动鳍无齿系传动机构,包括外壳、输出轴、同步带轮、导向板、输出底座、曲柄摇杆转板、曲柄摇杆、中转副;所述外壳由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动鳍无齿系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输出轴(1)、同步带轮(7)、导向板(10)、输出底座(11)、曲柄摇杆转板(12)、曲柄摇杆(15)、中转副(17);所述外壳由机座壳(2)、两侧机座侧壳(3)、机底座(16)围成,在机座壳(2)顶面开设有滑道,在机底座(16)底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曲柄摇杆转板(12)由头部槽道、中部旋转副和底部输入轴组成,曲柄摇杆转板(12)通过中部旋转副安装在机底座(16)的安装口中,头部槽道置于外壳内部,底部输入轴伸出外壳;所述同步带轮(7)安装在底部输入轴上;所述头部槽道由左右两侧槽道板组成,两块槽道板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两块槽道板之间的距离与曲柄摇杆(15)的宽度适配;所述曲柄摇杆(15)一端铰接在头部槽道的转轴上,另一端通过曲柄摇杆轴承(19)与中转副(17)连接;所述中转副(17)前后两端通过中转副轴承(18)与导向板(10)连接;所述输出底座(11)由顶板和左右两侧板组成,输出底座(11)置于两块导向板(10)之间并与两块导向板(10)固定连接,输出底座(11)的左右两侧板分别与曲柄摇杆上转板(4)连接,曲柄摇杆上转板(4)通过机座侧轴承(5)安装在机座侧壳(3)内侧;所述输出轴(1)下端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