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丝头组件、多腔中空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医疗器械技术

技术编号:333471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丝头组件、多腔中空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医疗器械,所述喷丝头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至少两个气孔针;所述外壳为圆筒状中空结构,所述至少两个气孔针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分别与所述外壳轴向平行,所述气孔针内设置有充气孔,所述气孔针和所述外壳之间的空腔部分形成流道,所述气孔针的径向截面为椭圆形。所述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的喷丝头组件,包括如下步骤:S1:高分子液体进入所述喷丝头组件的流道;S2:高分子液体流经所述流道后从流道出口离开所述喷丝头组件;S3:流道出口出来后的高分子液体冷却后定型。可以制得所有内腔的径向截面均为椭圆度≤0.0005"的圆形的多腔中空纤维管。空纤维管。空纤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丝头组件、多腔中空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医疗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喷丝头组件、多腔中空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多腔中空纤维管在工业、电子、尤其是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作用。在这些领域中,有不少应用场景会要求管材同时传输不同形态的物质,如用于传输信号的光纤电缆、用于辅助治疗的医用导丝等固体,如用于药物传递的药液、用于清洁的冲洗液等液体、如用于维持生命、麻醉、建立压差等不同功能的各类气体。将多根管材收束或黏合在一起可以满足上述需求,但是相比收束或黏合过程中带来的管材总体径向尺寸的增加或管材束可能松散的风险,使用多腔中空纤维管是更理想的选择。目前多腔中空纤维管在医疗领域可用作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电生理射频消融导管、泌尿内窥镜等高端医疗器械的关键零部件,在工业、电子领域可用于复杂成分化学液体的传递、多信号传感器输入输出的传输等高端用途。
[0003]其中,各内腔径向截面为圆形的多腔中空纤维管尤其受到青睐,理由是,相比其它形状的内腔,具有高度对称性的圆形内腔不仅可以使光纤、导丝等固体的穿入更为方便,还可以使液体或气体的流量得到更精确的控制。此外,在多腔中空纤维管穿入设备或人体的过程中,圆形内腔很少会因为管材受到的推送阻力而变形,从而使多腔中空纤维管在整个穿入过程中都可以维持上述的种种优点。
[0004]现有的大部分多腔中空纤维管制造技术,所使用的喷丝头组件的气孔针的径向截面形状均与预期制得的多腔中空纤维管内腔的径向截面形状相同。例如图1A所示为预期制得的双腔中空纤维管的径向截面示意图,该双腔中空纤维管具有两个圆形的内腔11和12。在这样的设计下,若使用具有圆形径向截面的气孔针的喷丝头组件,实际所制得的多腔中空纤维管内腔的径向截面往往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图1B所示为用具有圆形径向截面的气孔针的喷丝头组件所实际制得的双腔中空纤维管的径向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双腔中空纤维管的两个内腔21和22均不是圆形。
[0005]小部分现有技术使用了具有非对称流道的喷丝头组件,比如某些内腔的径向截面为月牙形或方形,但是因为流道的非对称性,无法使得多腔中空纤维管的所有内腔的径向截面均为圆形。
[000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喷丝头组件、多腔中空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医疗器械,使得多腔中空纤维管的所有内腔的径向截面均为圆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丝头组件、多腔中空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医疗器械,使得制造出来的多腔中空纤维管的所有内腔的径向截面均为圆形。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喷丝头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至少两个气孔针;所述外壳为圆筒状中空结构,所述至少两个气孔针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分
别与所述外壳轴向平行,所述气孔针内设置有充气孔,所述气孔针和所述外壳之间的空腔部分形成流道,所述气孔针的径向截面为椭圆形。
[0009]优选地,所述充气孔位于所述气孔针的中心。
[0010]优选地,所述气孔针的椭圆短轴和长轴之间的比例为0.6~0.9,所述气孔针的椭圆短轴在气孔针中心与外壳中心的连线方向上。
[0011]优选地,所述气孔针的椭圆短轴和长轴之间的比例为0.95

a/(6.5b)~1.05

a/(7.0b)与0.6~0.9的交集,其中a、b分别为高分子材料离开喷丝头组件流道出口的速度场中,形成的中空纤维管的内腔周围的速度最大值与最小值。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腔中空纤维管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的喷丝头组件,包括如下步骤:S1:高分子液体进入所述喷丝头组件的流道;S2:所述高分子液体流经所述流道后从流道出口离开所述喷丝头组件;S3:流道出口出来后的高分子液体冷却后定型,制得所述多腔中空纤维管。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高分子液体通过如下步骤得到:S11:将高分子原料粒子送入带有加热器的螺杆;S12:所述高分子原料粒子在螺杆中受热变为高分子液体。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S1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高分子原料粒子经过干燥处理。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高分子液体在进入所述喷丝头组件之前,随着螺杆的转动经过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滤去高分子液体中的不溶微粒。
[0016]优选地,所述喷丝头组件的各气孔针內通过所述充气孔充入气压,使制备的多腔中空纤维管具有相同或者不同内径的内腔。
[0017]优选地,所述各气孔针之间的充气气压极差为0~20inH2O。
[0018]优选地,所述多腔中空纤维管的高分子材料为尼龙、聚氨酯、聚醚嵌段酰胺、聚烯烃或卤化聚烯烃。
[0019]优选地,所述喷丝头组件内的温度高于多腔中空纤维管的高分子材料的熔点30℃~150℃。
[00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腔中空纤维管,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取,包括高分子基体以及位于所述高分子基体中的两个以上内腔,各内腔的椭圆度≤0.0005"。
[002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包括上述的多腔中空纤维管以及导丝,至少一个内腔中通入导丝,至少一个内腔用于通入或者抽出液体或者气体。
[0022]优选地,所述导丝在所述内腔中的推送阻力为28mN~42mN。
[0023]优选地,所述液体为药液、控温液或冲洗液;和/或,所述气体为麻醉气体或者患者体内气体。
[0024]优选地,所述医疗器械为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生理射频消融导管或泌尿内窥镜。
[0025]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喷丝头组件、多腔中空纤维管及其制备方法、医疗器械,通过将喷丝头组件内的气孔针的径向截面设置为椭圆形,且优选椭圆的短轴与长轴之比在0.6~0.9范围內,特别是向所述喷丝头组件的各气孔针內充入相同或不相等的气压,可以分别调节待制备的多腔中空纤维管的各个内腔的内径。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可以制得所有内腔的径向截面均为椭圆度≤0.0005"的圆形的多腔中空纤维管,制备的多腔中空纤维管可以应用于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生理射频消融导管或泌尿内窥镜导管等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中导丝在内腔中的推送阻力比现有导管有明显下降。
附图说明
[0026]图1A为预期制得的双腔中空纤维管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0027]图1B为用具有圆形径向截面的气孔针的喷丝头组件所实际制得的双腔中空纤维管2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0028]图2为用具有圆形径向截面的气孔针的喷丝头组件时,高分子材料在离开喷丝头组件的流道出口之后的径向截面速度场模拟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喷丝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高分子材料在离开喷丝头组件流道出口瞬间形成的多腔中空纤维管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0031]图4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丝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至少两个气孔针;所述外壳为圆筒状中空结构,所述至少两个气孔针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分别与所述外壳轴向平行,所述气孔针内设置有充气孔,所述气孔针和所述外壳之间的空腔部分形成流道,所述气孔针的径向截面为椭圆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丝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孔位于所述气孔针的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丝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针的椭圆短轴和长轴之间的比例为0.6~0.9,所述气孔针的椭圆短轴在气孔针中心与外壳中心的连线方向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丝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针的椭圆短轴和长轴之间的比例为0.95

a/(6.5b)~1.05

a/(7.0b)与0.6~0.9的交集,其中a、b分别为高分子材料离开喷丝头组件流道出口的速度场中,形成的中空纤维管的内腔周围的速度最大值与最小值。5.一种多腔中空纤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喷丝头组件,包括如下步骤:S1:高分子液体进入所述喷丝头组件的流道;S2:所述高分子液体流经所述流道后从流道出口离开所述喷丝头组件;S3:流道出口出来后的高分子液体冷却后定型,制得所述多腔中空纤维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高分子液体通过如下步骤得到:S11:将高分子原料粒子送入带有加热器的螺杆;S12:所述高分子原料粒子在螺杆中受热变为所述高分子液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之前,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木火李兆敏邓智华戴礼浩何光彬
申请(专利权)人:创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