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互联网医疗服务就诊系统的预警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包括已就诊数据、候诊人数和医生人数;根据所述已就诊数据,确定对应的平均就诊时长;以及根据所述候诊人数、所述医生人数、所述平均就诊时长和剩余就诊时长,确定对应的预警值;显示所述预警值,以对就诊压力情况进行预警。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对医生数量进行预警,便于医院及时调整人力,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感。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感。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互联网医疗服务就诊系统的预警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互联网医疗服务就诊系统的预警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公立医院门诊量逐年增加,医疗资源不足“凸显”。通常情况下,患者在预约挂号后,前往医院就诊,到达医院后,需到挂号科室进行签到,进入排队系统,等候医生叫号就诊。由于患者并不清楚平均每一个患者的就诊时长,导致患者毫无预判性的等待,耗费等待时间,同时扩散焦虑,导致患者就诊体验差等问题。
[0003]这个问题不只在患者排队候诊时出现,同时医院的管理层也无法及时掌握每个科室的看诊动态,无法判断待就诊人数和医生人数是否匹配,这导致了一些科室人满为患,而另一些科室冷冷清清。医生分配不均匀,患者等待时间长,医疗资源浪费等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互联网医疗服务就诊系统的预警方法,通过该方法,互联网医疗服务就诊系统能够给出每一科室的医生数量预警值,给医院的医护人员做参考。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互联网医疗服务就诊系统的预警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包括已就诊数据、候诊人数和医生人数;根据已就诊数据,确定对应的平均就诊时长;以及根据候诊人数、医生人数、平均就诊时长和剩余就诊时长,确定对应的预警值;显示预警值,以对就诊压力情况进行预警。
[0006]进一步地,在根据已就诊数据,确定对应的平均就诊时长中,包括,根据已就诊数据,确定每一已就诊事件对应的就诊时长;根据每一已就诊事件对应的就诊时长,确定所有已就诊事件对应的平均就诊时长。
[0007]进一步地,根据每一已就诊事件对应的就诊时长,确定所有已就诊事件对应的平均就诊时长,包括,从已就诊数据中获取叫号数据;根据叫号数据确定目标患者的叫号时间,以及确定目标患者的下一患者的叫号时间;根据下一患者的叫号时间和目标患者的叫号时间,确定目标患者的就诊时长。
[0008]进一步地,根据候诊人数、医生人数、平均就诊时长和剩余就诊时长,确定对应的预警值,包括,根据候诊人数和平均就诊时长确定对应就诊预估时长;根据就诊预估时长和剩余就诊时长确定对应的医生需求人数;根据医生需求人数和医生人数确定对应的预警值。
[0009]进一步地,该方法具体包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预警值:
[0010][0011]进一步地,业务数据还包括预估就诊人数增量,预估就诊人数增量表示已完成就诊预约但未完成签到的就诊人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预估就诊人数增量,并根据预估就诊人数增量对就诊人数进行修正;根据候诊人数和平均就诊时长确定对应就诊预估时长,还包括,根据修正后的候诊人数和平均就诊时长确定对应就诊预估时长。
[0012]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业务数据对应的特征参数;根据候诊人数、医生人数、平均就诊时长和剩余就诊时长,确定对应的预警值,包括,根据候诊人数、医生人数、平均就诊时长和剩余就诊时长,确定对应的第一预警值;利用特征参数对第一预警值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预警值;显示预警值,以对就诊压力情况进行预警,包括,显示第二预警值,以对就诊压力情况进行预警。
[0013]进一步地,获取业务数据对应的特征参数,包括,获取业务数据对应的科室信息,并根据科室信息确定对应的特征参数;或获取业务数据对应的医生信息,并根据医生信息确定对应的特征参数。
[001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
[001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数据,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
[00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互联网医疗服务就诊系统的预警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获取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包括已就诊数据、候诊人数和医生人数;根据已就诊数据,确定对应的平均就诊时长;根据已就诊人数、医生人数、平均就诊时长和剩余就诊时长,确定对应的预警值;显示预警值,以对就诊压力情况进行预警。通过上述方法,本申请能够对医生数量进行预警,便于医院及时调整人力,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18]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互联网医疗服务就诊系统预警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平均就诊时长确定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就诊时长确定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警值确定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2]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预估就诊时长确定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3]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导诊系统界面一实施例的显示示意图;
[0024]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警值修正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方法和流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8]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9]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30]在医院就诊时,通常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预约,预约日期当天到医院的对应科室签到后进入相应的排队系统,等待医生叫号。虽然在一些预约平台中有预约就诊时段,但是通常情况下,还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联网医疗服务就诊系统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包括已就诊数据、候诊人数和医生人数;根据所述已就诊数据,确定对应的平均就诊时长;以及根据所述候诊人数、所述医生人数、所述平均就诊时长和剩余就诊时长,确定对应的预警值;显示所述预警值,以对就诊压力情况进行预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已就诊数据,确定对应的平均就诊时长,包括:根据所述已就诊数据,确定每一已就诊事件对应的就诊时长;根据每一已就诊事件对应的就诊时长,确定所有已就诊事件对应的平均就诊时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已就诊数据,确定每一已就诊事件对应的就诊时长,包括:从所述已就诊数据中获取叫号数据;根据所述叫号数据确定目标患者的叫号时间,以及确定所述目标患者的下一患者的叫号时间;根据所述下一患者的叫号时间和所述目标患者的叫号时间,确定所述目标患者的就诊时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候诊人数、所述医生人数、所述平均就诊时长和剩余就诊时长,确定对应的预警值,包括:根据所述候诊人数和所述平均就诊时长确定对应就诊预估时长;根据所述就诊预估时长和剩余就诊时长确定对应的医生需求人数;根据所述医生需求人数和所述医生人数确定对应的预警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预警值: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还包括预估就诊人数增量,所述预估就诊人数增量表示已完成就诊预约但未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莹,陈鹏,龙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巨鼎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