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467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涉及新型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选取;S2、对原料进行前处理;S3、切碎打浆,使用切碎机或手动将竹笋切成块状,之后将块状竹笋放入磨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磨成浆料;S4、过滤,过滤得到滤渣和一次浆液,并将得到的滤渣再次放入磨浆机中,加水研磨,之后过滤得二次滤液;S5、静置沉淀,将S4中的一次浆液与二次滤液混合,静置沉淀得湿竹笋粉和上清液;S6、分离混合;S7、干燥;S8、粉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具有制作流程简单、效率高和可持续性生产的优点,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竹笋粉制作方法大多制作步骤均较为繁琐的问题,可广泛的推广使用。可广泛的推广使用。可广泛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食品加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禾本科竹亚科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竹笋都具有助于人体肠胃蠕动、促进消化,达到减肥、美容和防治肠胃及心血管疾病之特效,因此被广泛种植。鲜竹笋除鲜食外,主要被加工成笋干、清水笋、发酵竹笋、竹笋罐头和竹笋粉,其中将鲜竹笋制作成竹笋粉可较大程度的保护竹笋中的营养成分,同时可长时间存储。
[0003]在现有技术中制作竹笋粉的方法有很多,大多制作步骤均较为繁琐,并在制作过程中,对原料的利用率不高,因此,亟需一种处理新鲜竹笋快、生产连续、生产成本低,竹笋粉品质好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在的竹笋粉制作方法大多制作步骤均较为繁琐,并在制作过程中,对原料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原料选取,选取无化学污染、无病虫害的新鲜竹笋;
[0008]S2、对原料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包括对选取的竹笋进行清洗、剥壳、去老头(底部)和再清洗;r/>[0009]S3、切碎打浆,使用切碎机或手动将竹笋切成块状,之后将块状竹笋放入磨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磨成浆料;
[0010]S4、过滤,过滤得到滤渣和一次浆液,并将得到的滤渣再次放入磨浆机中,加水研磨,之后过滤得二次滤液;
[0011]S5、静置沉淀,将S4中的一次浆液与二次滤液混合,静置沉淀得湿竹笋粉和上清液;
[0012]S6、分离混合,将湿竹笋粉与上清液进行分离,并对得到的上清液进行离心喷雾干燥,得到竹笋粉,之后将得到的竹笋粉与湿竹笋粉进行混合;
[0013]S7、干燥,将S6得到的混合物置于烘干机中,进行烘干;
[0014]S8、粉碎,将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的竹笋粉,置入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即得所需竹笋营养粉。
[0015]进一步的,S1中的新鲜竹笋包括毛竹笋、麻竹笋、雷竹笋、红壳笋、石笋等所有可食用的竹笋种类。
[0016]进一步的,S2中在去根是将竹笋老头(底部)粘连泥土的部分长度切除,且切除长度不超过1cm。
[0017]进一步的,S3中切碎的竹笋长度不超过3cm。
[0018]进一步的,S4中过滤所使用的筛网孔径为0.6~0.8mm。
[0019]进一步的,S5的静置沉淀条件为:在24

28℃的环境条件下,静置8~10小时。
[0020]进一步的,S6的离心喷雾干燥在工作时,应保证进风温度为150~260℃,出风温度为60~80℃,进料流速为30~450kg/h。
[0021]进一步的,S8中超微粉粉碎机械的粉碎细度为200~350目。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具有制作流程简单、效率高和可持续性生产的优点,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竹笋粉制作方法大多制作步骤均较为繁琐的问题,可广泛的推广使用;通过在分离混合中,将分离出的上清液经过离心喷雾干燥处理,可有效对上清液中竹笋营养成分进行干燥得到竹笋粉,进而可有效提高对原料的利用率,提高竹笋营养粉的产出率和营养成分的丰富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6]实施例:
[0027]如附图1所示:
[0028]一种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原料选取,选取无化学污染、无病虫害的新鲜竹笋;
[0030]S2、对原料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包括对选取的竹笋进行清洗、剥壳、去老头和再清洗;
[0031]S3、切碎打浆,使用切碎机或手动将竹笋切成块状,之后将块状竹笋放入磨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磨成浆料;
[0032]S4、过滤,过滤得到滤渣和一次浆液,并将得到的滤渣再次放入磨浆机中,加水研磨,之后过滤得二次滤液;
[0033]S5、静置沉淀,将S4中的一次浆液与二次滤液混合,静置沉淀得湿竹笋粉和上清液;
[0034]S6、分离混合,将湿竹笋粉与上清液进行分离,并对得到的上清液进行离心喷雾干燥,得到竹笋粉,之后将得到的竹笋粉与湿竹笋粉进行混合;
[0035]S7、干燥,将S6得到的混合物置于烘干机中,进行烘干;
[0036]S8、粉碎,将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的竹笋粉,置入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即得所需竹笋营养粉。
[0037]其中,S1中的新鲜竹笋包括毛竹笋、麻竹笋、雷竹笋、红壳笋、石笋等所有可食用的
竹笋种类。
[0038]其中,S2中在去老头(底部)是将竹笋底部粘连泥土的部分长度切除,且切除长度不超过1cm。
[0039]其中,S3中切碎的竹笋长度不超过3cm。
[0040]其中,S4中过滤所使用的筛网孔径为0.6~0.8mm。
[0041]其中,S5的静置沉淀条件为:在24

28℃的环境条件下,静置8~10小时。
[0042]其中,S6的离心喷雾干燥在工作时,应保证进风温度为150~260℃,出风温度为60~80℃,进料流速为30~450kg/h。
[0043]其中,S8中超微粉粉碎机械的粉碎细度为200~350目。
[0044]实施例1、毛竹笋营养粉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0045]S1、选取无化学污染、无病虫害的毛竹笋;
[0046]S2、对毛竹笋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包括对选取的毛竹笋进行清洗、剥壳、去老头和再清洗;
[0047]S3、切碎打浆,使用切碎机或手动将毛竹笋切成块状,之后将块状毛竹笋放入磨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磨成浆料;
[0048]S4、过滤,过滤得到滤渣和一次浆液,并将得到的滤渣再次放入磨浆机中,加水研磨,之后过滤得二次滤液;
[0049]S5、静置沉淀,将S4中的一次浆液与二次滤液混合,静置沉淀得湿竹笋粉和上清液;
[0050]S6、分离混合,将湿竹笋粉与上清液进行分离,并对得到的上清液进行离心喷雾干燥,得到竹笋粉,之后将得到的竹笋粉与湿竹笋粉进行混合;
[0051]S7、干燥,将S6得到的混合物置于烘干机中,进行烘干;
[0052]S8、粉碎,将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的竹笋粉,置入超微粉碎机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选取,选取无化学污染、无病虫害的新鲜竹笋;S2、对原料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包括对选取的竹笋进行清洗、剥壳、去老头和再清洗;S3、切碎打浆,使用切碎机或手动将竹笋切成块状,之后将块状竹笋放入磨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磨成浆料;S4、过滤,过滤得到滤渣和一次浆液,并将得到的滤渣再次放入磨浆机中,加水研磨,之后过滤得二次滤液;S5、静置沉淀,将S4中的一次浆液与二次滤液混合,静置沉淀得湿竹笋粉和上清液;S6、分离混合,将湿竹笋粉与上清液进行分离,并对得到的上清液进行离心喷雾干燥,得到竹笋粉,之后将得到的竹笋粉与湿竹笋粉进行混合;S7、干燥,将S6得到的混合物置于烘干机中,进行烘干;S8、粉碎,将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的竹笋粉,置入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即得所需竹笋营养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竹笋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新鲜竹笋包括毛竹笋、麻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如杨金来杨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