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质坡面的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石质坡面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滑坡、泥石流以及工程施工创面往往形成裸露的碎屑岩石(碎、砾石混合坡积体)坡面,几乎无任何壤质成分,是典型的石质坡面。针对石质坡面的植被修复与重建,现行技术大多采用客土覆被、施肥保水、人工植被种植以及结合植被管护的技术手段与模式。例如中国专利CN112655307A公开了一种用于石质坡面生态修复的喷浆及其生态修复技术,所述喷浆中含有红壤土、糠醛渣、针叶树树皮、草木灰、尿素、鸡粪发酵液、粘合剂、木质纤维、高次稳定剂、保水剂、生长液和植物种子,所述生态修复过程包括:配置喷浆、浸润坡面、喷播、遮阴和养护。现行技术需要成分复杂的喷浆或者培土用于支持植被附着和生长,但是恢复效果难以持久,不便于实现大规模推广(夏冬,李富平,袁雪涛,等.露天矿岩质边坡生态重建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金属矿山,2018,(1):1
‑
10.)。同时,这样的技术所恢复的植被对人工生境的依赖性较强,难以在短时间内演替形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质坡面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修复的石质坡面的缝隙处种植内生固氮植物和根瘤植物;所述种植的方式包括扦插或种子散播;所述内生固氮植物包括乔木和/或灌木;当所述种植的方式为种子散播时,所述内生固氮植物包括杨树和/或柳树,所述根瘤植物包括豆科根瘤植物和/或放线菌根瘤植物;当所述种植的方式为扦插时,所述内生固氮植物包括喜马拉雅柳、银背柳、柳枝稷、大叶柳、川滇柳、冬瓜杨和川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根瘤植物包括黄芪、棘豆和沙棘中的一种或几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生固氮植物和根瘤植物按照如下气候分级标准进行种植:在阳历6月~9月,平均气温为10~15℃且降水量大于等于600mm、小于等于800mm,为寒温半湿润区;所述寒温半湿润区种植的内生固氮植物包括第一组合、第二组合和第三组合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一组合包括大叶柳、冬瓜杨和黄芪;所述第二组合包括川滇柳、冬瓜杨和沙棘;所述第三组合包括银背柳、黄芪和沙棘;在阳历6月~9月,平均气温为10~15℃且降水量大雨大于等于300mm,小于600mm,为寒温半干旱区;所述寒温半干旱区种植的内生固氮植物包括第四组合、第五组合和第六组合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四组合包括川滇柳、黄芪和沙棘;所述第五组合包括喜马拉雅柳和沙棘;所述第六组合包括川滇柳和棘豆;在阳历6月~9月,平均气温为15~25℃且降水量大于等于400mm,小于600mm,为温带半干旱区;所述温带半干旱区种植的内生固氮植物包括第七组合、第八组合和第九组合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七组合包括柳枝稷、黄芪和沙棘;所述第八组合包括川滇柳和棘豆;所述第九组合包括喜马拉雅柳和棘豆;在阳历6月~9月,平均气温为15~25℃且降水量大于等于600mm,小于余等于1000mm,为温带半湿润区;所述温带半湿润区种植的内生固氮植物包括第十组合、第十一组合和第十二组合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十组合包括川杨、银背柳和黄芪;所述第十一组合包括柳枝稷和大叶柳;所述第十二组合包括川滇柳、冬瓜杨和沙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寒温半湿润区,所述第一组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