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地冷棚内桑树嫁接愈合体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018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0
一种寒地冷棚内桑树嫁接愈合体培育方法属于园艺技术;所述方法包括桑树嫁接愈合体栽植前的寒地冷棚内土地准备、桑树嫁接愈合体移栽、寒地冷棚棚室内温度管理、寒地冷棚棚室内水份管理、寒地冷棚棚室内肥料使用管理、寒地冷棚棚室内田间管理和寒地冷棚棚室内冬季起苗贮藏管理;本技术方法将桑树嫁接愈合体在高寒的黑龙江地区成活率从50%以下大幅度提高到80%以上,具有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便于操作使用、嫁接苗木质量好的特点,为在高寒地区桑树嫁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区桑树嫁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寒地冷棚内桑树嫁接愈合体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园艺技术中的树木栽培方法,主要涉及一种在寒地冷棚内进行桑树嫁接愈合体培育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桑树嫁接繁育需要经过嫁接、愈合和愈合体培育三个阶段才能完成。目前,在我国高寒地区的黑龙江省影响和制约露地土壤桑树嫁接成活率的关键点在于愈合体培育阶段,其原因在于:一是黑龙江地区五月一日前后经常出现低温多雨天气,导致露地地表温度过低,桑树嫁接愈合体叶芽长时间不能出土,造成萎缩,大幅度降低了桑树嫁接愈合体的发芽率;二是露地土壤结构受春季大风天气影响,无法将土壤耙碎耙细,过多过大的土块压在地表层上制约了叶芽出土,据多年试验统计,极端天气的年份,桑树嫁接愈合体成活率仅为20%左右,适宜天气年份的成活率也在50%以下。因此,如何提高桑树嫁接愈合体在高寒的黑龙江地区成活率是急需和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在高寒的黑龙江地区桑树嫁接繁育作业的实际需要,研发一种寒地冷棚内桑树嫁接愈合体培育方法,达到在高寒的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寒地冷棚内桑树嫁接愈合体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一、桑树嫁接愈合体栽植前的寒地冷棚棚室内土地准备:

、在当年土壤上冻前,清理冷棚内土壤,在土壤表面布撒生石灰,尔后第一次耙耕混拌;

、次年4月份冷棚内土壤解冻后,进行第二次耙耕,在第二次耙耕后,土壤内仍有土块存在时,喷水,尔后关闭冷棚封闭2至4天,在寒地冷棚内温度升高、土壤充分吸收水分质地蓬松时,进行第三次耙耕,并起垄,垄距65

70cm;二、桑树嫁接愈合体移栽:

、每年4月15日至5月5日进行桑树嫁接,嫁接后的嫁接体愈合15

20天,在叶芽膨大至露白时,将嫁接体整齐摆放在箱体内,铺覆上湿布,再在箱体上扣上箱盖,移送到寒地冷棚内;

、在寒地冷棚内的垄台侧部上,开出深度25

30cm的纵向沟槽,在沟内注水,将嫁接体叶芽朝外整齐摆放在沟槽内,上边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间距5

7cm,尔后立即用细土覆盖抹平,土层高于嫁接体上边缘0.5

1cm,浇水,不裸露;三、寒地冷棚棚室内温度管理:

、当白天棚室内温度在25℃

30℃时,10时

14时打开棚室门,通风降温;

、当白天棚室内温度高于30℃、夜间温度低于12℃时,9时

16时在打开棚室门的同时,将棚室的塑料棚膜上翻至距地面50

60cm高度处,通风降温:

、当白天棚室内温度高于30℃、夜晚温度稳定在12℃以上,并在嫁接体根部发出大量新根时,在24小时内将棚室门打开,同时将棚室塑料膜全部翻开至棚室顶部,即棚室全部昼夜开启,成露地状态;四、寒地冷棚棚室内水分管理:
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王莉莉张凤生王华周玉兰门万杰刘志洋朱宝疆解丹韩卓薛萌王瑞刘雨娜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