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接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
,具体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接构件。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砼,石矢)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土木建筑材料,混凝土的硬度高、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广泛使用于房屋、公路、军事工程、核能发电厂等构造物。
[0003]现如今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进行对接时,若对不同的混凝土管桩之间进行卡合进行加固,则容易导致不同的混凝土管桩在使用时脱离,且混凝土管桩在使用时,其衔接处容易有混凝土溢出,在混凝土管桩经常使用的情况下,不同混凝土管桩的衔接处容易沾染有混凝土,若不将其及时清除,则容易使得混凝土凝固,造成混凝土管桩的堵塞。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接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接构件,从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进行对接时,若对不同的混凝土管桩之间进行卡合进行加固,则容易导致不同的混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接构件,包括主管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桩(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对接机构(2),主管桩(1)的内部设置有清理机构(3);所述对接机构(2)包括设置在主管桩(1)外表面上的第一螺母(21),设置在主管桩(1)上端的第一软块(22)和开设在主管桩(1)上端的圆槽(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槽(23)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螺纹(24),主管桩(1)的一侧设置有副管桩(25),副管桩(2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螺母(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桩(25)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软块(27)和第一圆环(28),第二软块(27)和第一圆环(28)设置在不同的垂直水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28)的外表面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鹏,汤永柳,郑景铭,朱克平,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固全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