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抖组件、镜头模组、终端设备及防抖组件的制作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防抖组件、镜头模组、终端设备及防抖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用户对终端设备的拍照和录像等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更高质量的图像。然而,用户无论是在运动过程中,还是在非运动过程中进行拍摄时,常常容易出现因抖动(例如手抖)而导致镜头模组拍摄的图像或视频存在抖动模糊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出现了光学稳像(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技术。传统OIS防抖受到技术的限制,灵敏度不高,且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终端设备防抖灵敏度且减小终端设备体积的防抖组件、镜头模组、终端设备及防抖组件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抖组件,由中心向外围划分为依次环绕连接的第一区、第二区以及第三区。防抖组件包括基板、线路层、第一重布线层以及图像传感器。基板位于第一区以及第三区;线路层位于第二区并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抖组件,由中心向外围划分为依次环绕连接的第一区、第二区以及第三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区以及所述第三区;线路层,位于所述第二区并连接位于所述第一区以及所述第三区的所述基板,所述线路层为悬空状且环绕所述第一区;第一重布线层,位于所述第一区以及所述第二区并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区的第一重布线层包括驱动线圈,位于所述第二区的所述第一重布线层与所述线路层电连接;以及图像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区,所述驱动线圈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周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的第一凸伸部与第二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与所述线路层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区,所述第二凸伸部与所述线路层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区,所述第一凸伸部与所述第二凸伸部的凸伸方向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区的所述基板具有所述第一重布线层的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开口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布线层还位于所述第三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组件还包括第一介质层以及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重布线层之间,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介质层以及所述第一重布线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区的所述基板设置有穿孔,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重布线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穿孔对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穿设于所述基板的导通孔与所述第一重布线层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组件还包括第二重布线层,所述第二重布线层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重布线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重布线层通过所述导通孔与所述第一重布线层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组件还包括第二介质层与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介质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重布线层之间,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二介质层以及所述第二重布线层。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组件还包括有源器件,所述有源器件与所述第一重布线层电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组件还包括无源器件,所述无源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区。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材质为硅、锗、砷化镓、磷化铟、碳化硅以及玻璃中的一种。13.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容置空间;权利要求1
‑
12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抖组件,所述防抖组件位于所述第三区的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防抖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区与所述第一区的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防抖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区的部分通过所述线路层与所述第一壳体间隔设置;光学镜头,与所述图像传感器间隔且对应设置;以及磁铁,与所述驱动线圈间隔且对应设置。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位于所述光学镜头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并分别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学平,宗献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荣耀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