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色塑料
[0001]本公开涉及根据是否施加电压而变色的可变色塑料。
技术介绍
[0002]该部分的说明仅仅提供关于本公开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近来,颜色营销已经在各个领域(例如,家用电器和移动装置)突显出来。具体而言,颜色销售在汽车行业中也受到重视,以提供高级和差异化的颜色。
[0004]因此,电致变色试图用于提供高级彩色图像。电致变色是指当电极材料经历电化学氧化或还原反应时发生可逆的变色过程。电致变色原理如下:如果在典型的还原着色材料WO3中注入Li+或H+和电子,则WO3发生电致变色并被着色。如果将Li+或H+和电子从其中释放,则WO3变得透明。如果将Li+或H+和电子从氧化着色材料(例如MnO或LiO)中释放,氧化着色材料被着色,并且如果将Li+或H+和电子注入其中,氧化着色材料变得透明。即,常规的层叠结构包括玻璃衬底,透明电极,还原着色材料(WO3),电解质(Li+、H+),氧化着色材料(NiO),另一透明电极和另一玻璃基板,将其密封以形成电致变色元件。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色塑料,包括:第一导电电极层;变色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上,被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的上表面,并且由根据是否施加电压而变色的物质制成;第二导电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变色层上,被配置为覆盖所述变色层的上表面和侧面,并且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层被配置为当施加电压时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一起使所述变色层的颜色改变;以及导电引导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所述导电引导件被配置为在施加电压时引导电子的移动并引导所述变色层的变色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塑料,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层是银纳米线和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复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色塑料,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层的复合材料进一步包括二乙烯基砜作为交联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塑料,其中,所述导电引导件是具有15μm
‑
300μm的线宽的银晶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塑料,其中,所述导电引导件包括:边缘部,围绕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或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层的边缘;以及引导图案部,包括在所述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东垠,金铉庆,朴钟胜,崔准洪,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釜山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