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脚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393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元器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脚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输送轨道、驱动机构、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输送轨道安装在工作台上,驱动机构安装在输送轨道上,能够带动具有引脚的PCBA板在输送轨道上移动,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安装在输送轨道的两侧,以在PCBA板从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之间经过时检测PCBA板上的引脚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PCBA板从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之间经过时,根据PCBA板对感应装置之间的光信号的传输是否具有遮挡作用,来检测引脚长度是否合格。使用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对引脚进行检测,实现PCBA的自动检测,提高作业效率,无需手工操作,避免人员操作不当引起引脚打弯。不当引起引脚打弯。不当引起引脚打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脚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元件的引脚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引脚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PCBA板在装入电子元件外壳时引脚不可碰到外壳内壁,以免使得电子元件导电而造成人员被电的风险,为了防止引脚过长阻碍装配,PCBA板未能放置在壳内指定位置,要求产品引脚的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0003]在目前的操作中,前期来料己对电子元件的引脚进行管制,后期过炉加锡后,操作人员也会进行剪脚,并使用限高治具进行检查,当PCBA板从限高治具中顺利通过表示引脚达标,当引脚过长时,PCBA板将无法从限高治具下通过。此方式为人员手工操作,由于人工推力无法控制,如果用力稍大,引脚会出现打弯,直接从限高治具下通过,造成漏检,且引脚打弯后可能会碰到其它元件,可能会连通造成短路,且人员手工操作会影响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人员手工操作检测引脚方式影响作业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引脚检测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引脚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输送轨道、驱动机构、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所述输送轨道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输送轨道上,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具有引脚的PCBA板在所述输送轨道上移动,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输送轨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在PCBA板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之间经过时检测PCBA板上的引脚的长度。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均为红外感应装置。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的红外接收器。
[0008]可选地,所述输送轨道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用于承托PCBA板,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一扭动螺杆,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一扭动螺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扭动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器;
[0010]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和第二扭动螺杆,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第二扭动螺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二扭动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
[0011]可选地,所述输送轨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的第一皮带组件和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的第二皮带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
所述第一皮带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皮带组件连接,以使得PCBA板在所述第一皮带组件和所述第二皮带组件的带动下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上移动。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皮带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转向轮、第二转向轮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一皮带依次绕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二转向轮、第一张紧轮和第一转向轮上,所述第一皮带的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上表面之间的部分保持水平,所述第一皮带的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转向轮的上表面之间的部分保持水平,所述第一皮带的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转向轮的上表面之间的部分保持水平。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皮带组件包括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三转向轮、第四转向轮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皮带依次绕设在所述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四转向轮、第二张紧轮和第三转向轮上,所述第二皮带的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轮的上表面和所述第四传动轮的上表面之间的部分保持水平,所述第二皮带的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轮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三转向轮的上表面之间的部分保持水平,所述第二皮带的位于所述第四传动轮的下表面和所述第四转向轮的上表面之间的部分保持水平。
[0014]可选地,所述引脚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宽度的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与所述第一轨道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丝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调节丝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轨道连接在所述第二轨道上。
[0015]可选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控制箱和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的操作按钮。
[0016]本技术中,在所述输送轨道的两侧安装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PCBA板以引脚面朝上的方式放置在所述输送轨道上,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当PCBA板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之间经过时,根据PCBA板对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之间的光信号的传输是否具有遮挡作用,来检测出PCBA板的引脚长度是否合格。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对引脚进行检测,实现PCBA的自动检测,提高作业效率,无需人员手工操作,避免了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引脚打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引脚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轨道的第一轨道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感应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轨道的第二轨道的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感应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箱的位置示意图。
[0023]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4]1、工作台;2、输送轨道;21、第一轨道;22、第二轨道;231、第一传动轮;232、第二传动轮;233、第一转向轮;234、第二转向轮;241、第三传动轮;242、第四传动轮;243、第三转向轮;244、第四转向轮;31、第一电机;311、第一张紧轮;32、第二电机;321、第二张紧轮;4、第一感应装置;41、红外发射器;42、第一固定支架;43、第一扭动螺杆;44、第一旋钮;5、第二感
应装置;51、红外接收器;52、第二固定支架;53、第二扭动螺杆;54、第二旋钮;6、调节丝杆;61、轨道调节旋钮;7、控制箱;8、操作台面;9、信号报警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脚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输送轨道2、驱动机构、第一感应装置4和第二感应装置5;所述输送轨道2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输送轨道2上,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具有引脚的PCBA板在所述输送轨道2上移动,所述第一感应装置4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5安装在所述输送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输送轨道、驱动机构、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所述输送轨道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输送轨道上,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具有引脚的PCBA板在所述输送轨道上移动;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输送轨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在PCBA板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之间经过时检测PCBA板上的引脚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均为红外感应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的红外接收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用于承托PCBA板,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一扭动螺杆,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一扭动螺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扭动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器;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和第二扭动螺杆,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第二扭动螺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二扭动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的第一皮带组件和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的第二皮带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皮带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皮带组件连接,以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栋刘昊李红甲吴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