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装置及其调整侧音音量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365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9
一种通讯装置及其调整侧音音量的方法。通讯装置包括声音处理模块、远端声音接收模块、近端声音接收模块、音量调整模块及声音播放模块。远端声音接收模块用以接收远端声音,并传送远端声音至声音处理模块。近端声音接收模块用以接收近端声音,使声音处理模块接收近端声音以形成侧音。音量调整模块用以藉由声音处理模块的控制以调整远端声音及侧音的音量大小,以形成调整后远端声音及调整后侧音;其中调整后侧音的音量大小根据近端声音及调整后远端声音决定。声音播放模块用以播放调整后侧音及调整后远端声音。调整后远端声音。调整后远端声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讯装置及其调整侧音音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讯装置及其调整侧音音量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同时根据远端声音及近端声音进行调整的通讯装置及其调整侧音音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使用者于吵杂环境通讯时,常因为听不清楚自己的声音,使得说话越来越大声。一般而言,利用通讯装置的麦克风对使用者说话收音,并播放至扬声器以补偿使用者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称为侧音(Side Tone)。由于使用者可以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所以适当音量的侧音,可以让使用者有较为自然的对话感觉,以避免使用者说话越来越大声,使吵杂环境更吵杂以及通讯对象会接收到太大声的信号。
[0003]先前专利US20050177365A1及US6801623B1中都揭示了根据背景噪音或麦克风收音信号的音量程度,来调整侧音的音量的技术。然而若仅参考背景噪音或麦克风收音信号的音量程度调整侧音音量,在强烈吵杂的环境,会需要提供使用者相当大声的侧音,且不一定能在吵杂环境让使用者听清楚。除此之外,通讯对象的信号音量、通讯装置的音量调整也可能同时影响使用者说话的音量。
[0004]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新的通讯装置及其调整侧音音量的方法,以解决先前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装置,其可以同时根据远端声音及近端声音进行侧音调整。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装置的调整侧音音量的方法。
[0007]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装置包括声音处理模块、远端声音接收模块、近端声音接收模块、音量调整模块及声音播放模块。远端声音接收模块与声音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用以经由有线或无线方式接收远端声音,并传送远端声音至声音处理模块。近端声音接收模块与声音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用以检测近端声音,使声音处理模块接收近端声音以形成侧音。音量调整模块与声音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用以藉由声音处理模块的控制以调整远端声音的音量大小,以形成调整后远端声音,且音量调整模块进一步藉由声音处理模块的控制以调整侧音的音量大小,以成调整后侧音;其中调整后侧音的音量大小根据近端声音及调整后远端声音决定。声音播放模块电性连接声音处理模块,用以播放调整后侧音及调整后远端声音。
[0008]本专利技术调整侧音音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接收远端声音;检测近端声音以形成侧音;调整远端声音的音量大小,以形成调整后远端声音;调整侧音的音量大小,以成调整后侧音,其中调整后侧音的音量大小根据近端声音及调整后远端声音决定;以及输出调整后侧音及调整后远端声音。
[000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0]图1A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0011]图1B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装置的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2]图2本专利技术的调整侧音音量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13]其中,附图标记
[0014]通讯装置1
[0015]智能手机1a
[0016]耳机1b
[0017]声音处理模块10
[0018]远端声音接收模块11
[0019]近端声音接收模块12
[0020]音量调整模块13
[0021]声音播放模块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0023]以下请参考图1A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可以为智能手机或是智能穿戴式装置(例如耳机)。通讯装置1包括声音处理模块10、远端声音接收模块11、近端声音接收模块12、音量调整模块13及声音播放模块14。声音处理模块10可为硬件装置、软件程序结合硬件装置、固件结合硬件装置等方式架构而成,以通讯装置1接收到的所有声音信号。远端声音接收模块11与该声音处理模块10电性连接,用以接收一远端声音,并传送该远端声音至该声音处理模块10。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可以为智能手机1a(如图1B所示),远端声音通讯装置1的通讯对象所发出的声音。故远端声音接收模块11为一种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可以接收GSM、2G、3G等移动通讯标准的信号,或是WIFI、蓝牙等无线信号,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远端声音接收模块11所适用的信号模式。在此也请一并参考图1B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装置的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也可以为与智能手机1a连接的耳机1b。智能手机1a经由蜂巢网络接收的声音信号,再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到耳机1b。故此时的远端声音为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自智能手机1a传输而来的声音。
[0025]近端声音接收模块12与该声音处理模块10电性连接,可以为一麦克风,用以接收一近端声音,近端声音即为使用者通话时要让近端声音接收模块12接收的声音。近端声音接收模块12接收近端声音后,会再传输到该声音处理模块10,藉以将该近端声音处理成一侧音(Side Tone)。侧音是正在说话的人的听觉反馈,来源是使用者自己说话的语音,因此侧音音量会与使用者说话的音量有相关。音量调整模块13与该声音处理模块10电性连接,用以藉由该声音处理模块10的控制以调整该远端声音的音量大小,以形成一调整后远端声音。声音处理模块10可以由近端声音接收模块12所同时接收到的环境音的大小得知使用者位于安静或吵杂的环境,藉此同步调整调整该远端声音的音量大小,让使用者能更清楚地听到该远端声音。并需注意的是,声音处理模块10也可以根据使用者喜好或其他的条件为依据来进行调整,例如是由使用者手动调整,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项目。另外,该
音量调整模块13也进一步藉由该声音处理模块10的控制以调整该侧音的音量大小,以成一调整后侧音。最后声音播放模块14为喇叭,电性连接该声音处理模块10,用以播放调整后侧音及该调整后远端声音。
[0026]由于调整后远端声音可作为使用者在通讯过程中受背景噪音影响的听力敏感程度参考,即使用者在此环境中所适合的动态输出音量。背景噪音越大,使用者也需要更大的调整后远端声音。而声音处理模块10根据该近端声音及调整后远端声音决定音量调整模块13要调整的该调整后侧音的音量大小,所以调整后侧音的音量会与近端声音的音量、调整后远端声音的音量都有关。当该近端声音的音量越大,或该调整后远端声音的音量越大,音量调整模块13调整后侧音的音量也越大。相反地,若近端声音的音量或是所调整后远端声音的音量越小,则调整后侧音的音量也越小。如此一来,一方面使用者可以根据调整后侧音的音量适度地去感受自己发出的近端声音的音量是否有过大的情形。另一方面,调整后侧音的音量也会同时根据调整后远端声音的音量做调整,所以若使用者降低近端声音的音量时,调整后侧音的音量也不会因此调整到过小的音量。
[0027]需注意的是,通讯装置1具有的各模块可以为硬件装置、软件程序结合硬件装置、固件结合硬件装置等方式架构而成,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上述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侧音音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接收一远端声音;检测一近端声音以形成一侧音;调整该远端声音的音量大小,以形成一调整后远端声音;调整该侧音的音量大小,以成一调整后侧音,其中该调整后侧音的音量大小根据该近端声音及该调整后远端声音决定;以及输出该调整后侧音及该调整后远端声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侧音音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近端声音的音量越大,该调整后侧音的音量越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侧音音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调整后远端声音的音量越大,该调整后侧音的音量越大。4.一种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讯装置包括:一声音处理模块;一远端声音接收模块,与该声音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用以经由有线或无线方式接收一远端声音,并传送该远端声音至该声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诚德李京蔚杨国屏
申请(专利权)人: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