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卡插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60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8
一种SD卡插拔结构,包括容纳槽体;该容纳槽体内部形成有容纳槽;容纳槽在该容纳槽体一侧形成有第一开口,在该容纳槽体另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容纳槽体顶部开设有与容纳槽连通的两个第一滑动孔;两个第一滑动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孔包括第一夹紧段,两个第一滑动孔的第一夹紧段在沿着由第一开口指向第二开口的方向上逐渐接近;SD卡插拔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容纳槽中、用于配合地夹持SD卡的两个夹持夹;夹持夹与第一滑动孔一一对应;所述夹持夹顶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夹持夹上的第一限位柱可滑动地穿设于对应的第一滑动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SD卡插拔结构设计新颖,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D卡插拔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SD卡插拔
,尤其涉及一种SD卡插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SD卡是一种广泛使用于便携式装置上的新一代记忆设备,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等优点。作为一种需求,SD卡上的数据需要能够读出、保存或修改,所以开发出一种专门的SD卡专用插口,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上一般都设有SD卡插口。
[0003]SD卡插拔于SD卡专用插口的动作,可分解为插入动作和弹出拔回动作。为实现该动作,通常需要采用较为复杂的机械结构。例如,中国专利ZL201721153986.1公开了一种SD卡自动插拔耐久试验机,其插拔结构包括两个原动件和一对直线导轨,结构复杂且尺寸巨大。
[0004]同时,中国专利ZL201210295128.6公开了一种SD卡插拔检测机,其插拔结构包括三个原动件,且尺寸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SD卡插拔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SD卡插拔结构,包括容纳槽体;该容纳槽体内部形成有容纳槽;容纳槽在该容纳槽体一侧形成有第一开口,在该容纳槽体另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容纳槽体顶部开设有与容纳槽连通的两个第一滑动孔;两个第一滑动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孔包括第一夹紧段,两个第一滑动孔的第一夹紧段在沿着由第一开口指向第二开口的方向上逐渐接近;
[0008]SD卡插拔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容纳槽中、用于配合地夹持SD卡的两个夹持夹;夹持夹与第一滑动孔一一对应;所述夹持夹顶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夹持夹上的第一限位柱可滑动地穿设于对应的第一滑动孔中。
[0009]本专利技术上述的SD卡插拔结构中,容纳槽体包括第一槽部和可分离地安装在第一槽部上的第二槽部;第一槽部底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在该第一槽部一侧形成有第三开口,在该第一槽部另一侧形成有第四开口;
[0010]第二槽部顶面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在该第二槽部一侧形成有第五开口,在该第二槽部另一侧形成有第六开口;
[0011]当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扣合在一起时,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配合形成容纳槽,第三开口和第五开口配合形成第一开口,第四开口和第六开口配合形成第二开口;
[0012]两个第一滑动孔分别开设于第一槽部上,并均与第一滑槽连通。
[0013]本专利技术上述的SD卡插拔结构中,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0014]本专利技术上述的SD卡插拔结构中,还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容纳槽中的推动件,推动
件上开设有台阶;台阶上凸出形成有限位部;
[0015]两个夹持夹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台阶上,并均被限位部限制在台阶上。
[0016]本专利技术上述的SD卡插拔结构中,推动件位于第二滑槽中;两个夹持夹均位于第一滑槽中。
[0017]本专利技术上述的SD卡插拔结构中,还包括与推动件直接或间接连接、用于使推动件复位的复位弹簧机构。
[0018]本专利技术上述的SD卡插拔结构中,第二槽部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滑动孔;两个第二滑动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滑动孔包括第二夹紧段,两个第二滑动孔的第二夹紧段在沿着由第一开口指向第二开口的方向上逐渐接近;
[0019]夹持夹与第二滑动孔一一对应;所述夹持夹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夹持夹的第二限位柱可滑动地穿设于对应的第二滑动孔中。
[0020]本专利技术上述的SD卡插拔结构中,两个夹持夹在彼此邻近的侧部均设置有硅胶件。
[0021]本专利技术的SD卡插拔结构通过采用两个第一滑动孔来引导夹持夹的运动轨迹,进而驱动两个夹持夹夹紧SD卡,结构简单,可以减少尺寸;还通过采用复位弹簧机构,能够使处于容纳槽中的SD卡容易被弹出,只需要一个原动件即可实现SD卡的插拔。本专利技术的SD卡插拔结构设计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3]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SD卡插拔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4]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SD卡插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SD卡插拔结构的爆炸图;
[0026]图4示出了图2所示的SD卡插拔结构的第一槽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示出了图2所示的SD卡插拔结构的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更为清楚,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如图1-图5所示,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SD卡插拔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SD卡插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SD卡插拔结构的爆炸图;图4示出了图2所示的SD卡插拔结构的第一槽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2所示的SD卡插拔结构的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SD卡插拔结构,包括容纳槽体100;该容纳槽体100内部形成有容纳槽;容纳槽在该容纳槽体100一侧形成有第一开口110,在该容纳槽体100另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120;容纳槽体100顶部开设有与容纳槽连通的两个第一滑动孔130;两个第一滑动孔13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孔130包括第一夹紧段131,两个第一滑动孔130的第一夹紧段131在沿着由第一开口110指向第二开口120的方向上逐渐接近;
[0031]SD卡插拔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容纳槽中、用于配合地夹持SD卡300的两个夹持夹200;夹持夹200与第一滑动孔130一一对应;所述夹持夹200顶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
210,夹持夹200上的第一限位柱210可滑动地穿设于对应的第一滑动孔130中。
[0032]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方案,当将SD卡300由第一开口110逐渐插入容纳槽中,两个夹持夹200会沿着各自对应的第一滑动孔130进行滑动,从而相互接近,进而配合夹紧SD卡30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滑动孔130一方面实现限制夹持夹200的作用,另一方面实现通过两个夹持夹200夹持SD卡300的技术效果。
[0033]进一步地,容纳槽体100包括第一槽部101和可分离地安装在第一槽部101上的第二槽部102;第一槽部101底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03,第一滑槽103在该第一槽部101一侧形成有第三开口104,在该第一槽部101另一侧形成有第四开口105;
[0034]第二槽部102顶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06,第二滑槽106在该第二槽部102一侧形成有第五开口107,在该第二槽部102另一侧形成有第六开口108;
[0035]当第一槽部101和第二槽部102扣合在一起时,第一滑槽103和第二滑槽106配合形成容纳槽,第三开口104和第五开口107配合形成第一开口110,第四开口105和第六开口108配合形成第二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D卡插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槽体(100);该容纳槽体(100)内部形成有容纳槽;容纳槽在该容纳槽体(100)一侧形成有第一开口(110),在该容纳槽体(100)另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120);容纳槽体(100)顶部开设有与容纳槽连通的两个第一滑动孔(130);两个第一滑动孔(13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孔(130)包括第一夹紧段(131),两个第一滑动孔(130)的第一夹紧段(131)在沿着由第一开口(110)指向第二开口(120)的方向上逐渐接近;SD卡插拔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容纳槽中、用于配合地夹持SD卡(300)的两个夹持夹(200);夹持夹(200)与第一滑动孔(130)一一对应;所述夹持夹(200)顶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210),夹持夹(200)上的第一限位柱(210)可滑动地穿设于对应的第一滑动孔(13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D卡插拔结构,其特征在于,容纳槽体(100)包括第一槽部(101)和可分离地安装在第一槽部(101)上的第二槽部(102);第一槽部(101)底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03),第一滑槽(103)在该第一槽部(101)一侧形成有第三开口(104),在该第一槽部(101)另一侧形成有第四开口(105);第二槽部(102)顶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06),第二滑槽(106)在该第二槽部(102)一侧形成有第五开口(107),在该第二槽部(102)另一侧形成有第六开口(108);当第一槽部(101)和第二槽部(102)扣合在一起时,第一滑槽(103)和第二滑槽(106)配合形成容纳槽,第三开口(104)和第五开口(107)配合形成第一开口(110),第四开口(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承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