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导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39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导丝,所述输送导丝包括芯轴,芯轴包括可变形段,可变形段位于芯轴的远端和近端之间,输送导丝用于输送自膨支架,可变形段位于自膨支架的内腔中,未释放的自膨支架中的可变形段呈线条状;芯轴释放自膨支架,自膨支架膨胀张开,可变形段自行变形形成变形体,芯轴的远端在自膨支架张开的过程中保持和自膨支架远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在释放支架时保持导丝的远端和自膨支架远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前移,避免了导丝远端深入到更远处的血管内,降低导丝远端因应力集中弯折或戳破血管的风险;回旋收缩后的并停留在支架的远端螺旋线圈结构具有一定的径向支撑力,能够辅助自膨支架张开。能够辅助自膨支架张开。能够辅助自膨支架张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导丝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导丝。

技术介绍

[0002]人体颅内血管动脉瘤目前最新的介入治疗器械是支架,通过支架网眼间的高表面张力在血管中的动脉瘤的瘤颈口形成一道拦截屏障,实现血管重建的效果。支架需要通过输送导丝送入颅内血管。人体颅内血管非常迂曲,且有较多分叉。
[0003]目前神经介入输送导丝为了避免导丝远端在血管内推送进入细小直径的血管,或在弯曲分叉的血管内应力集中,刺破、顶破、戳破血管,都将导丝的远端设计的非常柔软,成一定的角度,如45
°
,90
°
,135
°
,180
°
等,虽然这些设计能够缓解导丝在迂曲血管里的应力集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血管支架释放等关键操作需要术者高度集中注意力,从而容易忽视导丝远端状况,可能因为导丝不断向前推送而导致导丝远端在血管某处应力集中,当集中的应力超过血管壁临界值,就会戳破血管,导致出血,引发脑卒中。
[0004]此外,不论是切割支架还是编织支架都存在支架在迂曲血管内打折的问题,支架在血管内打折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影响血管血流量,若血栓严重,可能导致血管狭窄,血流不畅,甚至是血管堵塞。神经介入手术中遇到这种情况的常规操作是:在支架释放后撤出输送导丝,再推送一根球囊进入微导管,穿过支架内部,回撤微导管释放球囊,并给球囊加压,让扩张膨胀的球囊将打折的支架撑开,保持血管的畅通,然而这一系列的操作非常耗费时间。
[0005]如专利CN113274178A提出了一种血管支架输送器,包括壳体、调节旋钮、导丝和导管,提高调节旋钮的转动精确度,进而提高导管的滑动尺寸的准确度,还能够避免误操作,提高血管支架输送器的安全系数。但是该专利技术未降低导丝远端戳破血管的风险,解决上述支架打折问题。
[0006]综上所述,需要提供涉及一种输送导丝,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输送导丝,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输送导丝,芯轴包括可变形段,可变形段位于芯轴的远端和近端之间,输送导丝用于输送自膨支架,可变形段位于自膨支架的内腔中,未释放的自膨支架中的可变形段呈线条状;芯轴释放自膨支架,自膨支架膨胀张开,可变形段自行变形形成变形体,芯轴的远端在自膨支架张开的过程中保持和自膨支架远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前移。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输送导丝,其中所述变形体为螺旋线圈结构、波浪线结构或锯齿线结构。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输送导丝,其中所述螺旋线圈结构为线圈
内部各处等径的圆柱形结构,或为中间线圈直径大,两端线圈直径小的梭形结构。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输送导丝,其中所述螺旋线圈结构为一级结构,可变形段回旋卷曲形成螺旋线圈结构,螺旋线圈的匝数大于等于1。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输送导丝,其中所述螺旋线圈结构为多级结构,螺旋线圈结构包括第一级线圈和第二级线圈,可变形段的芯轴螺旋卷曲形成第一级线圈,第一级线圈螺旋卷曲形成第二级线圈。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输送导丝,其中所述螺旋线圈结构的最大外径小于等于自膨支架的内径。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输送导丝,其中所述芯轴还包括磨削段,磨削段位于芯轴的远端。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输送导丝,其中所述输送导丝还包括显影簧,显影簧固定套接在磨削段外侧。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输送导丝,其中所述芯轴还包括推送段,推送段位于芯轴的近端,推送段用于操作者移动导丝。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输送导丝,其中所述芯轴的材料为可变形的记忆合金。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输送导丝,其中未释放的自膨支架压握在导入鞘或者微导管中。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输送导丝,其中输送导丝在输送自膨支架时压握在导入鞘或者微导管中,芯轴从自膨支架的内腔穿过,可变形段位于自膨支架的内腔中,可变形段在压力作用下呈线条状;可变形段在输送导丝释放自膨支架时受到的外部压力减小,可变形段随着操作者从近端推送导丝自行变形形成变形体,导丝的整体长度随着变形体的形成而变短,芯轴的远端在自膨支架张开的过程中保持和自膨支架远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前移,可变形段变形产生的径向力辅助自膨支架张开。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输送导丝的优点在于:在血管内释放支架时,导丝的芯轴能够自动变形,能够在释放支架时保持导丝的远端和自膨支架远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前移,避免了导丝远端深入到更远处的血管内,降低导丝远端因应力集中弯折或戳破血管的风险;回旋收缩后的变形体具有一定的径向支撑力,能够辅助自膨支架张开。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2]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输送导丝的芯轴示意图。
[0023]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输送导丝和自膨支架压握在微导管中时的示意图。
[0024]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输送导丝和自膨支架压握在微导管中,可变形段呈线条状的示意图。
[0025]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输送导丝和自膨支架离开微导管,可变形段膨胀张开后的示意图。
[0026]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单层结构的螺旋线圈结构。
[0027]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级结构的螺旋线圈结构。
[0028]标号和部件名称:A

芯轴的远端,B

芯轴的近端,1

可变形段,2

磨削段,3

推送段,4

自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通过本说明书记载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本申请了解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30]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仅用于配合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1]所引用的如“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导丝,所述输送导丝包括芯轴,其特征在于,芯轴包括可变形段,可变形段位于芯轴的远端和近端之间,输送导丝用于输送自膨支架,可变形段位于自膨支架的内腔中,未释放的自膨支架中的可变形段呈线条状;芯轴释放自膨支架,自膨支架膨胀张开,可变形段自行变形形成变形体,芯轴的远端在自膨支架张开的过程中保持和自膨支架远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体为螺旋线圈结构、波浪线结构或锯齿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送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圈结构为线圈内部各处等径的圆柱形结构,或为中间线圈直径大,两端线圈直径小的梭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送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圈结构为单层结构,可变形段回旋卷曲形成螺旋线圈结构,螺旋线圈的匝数大于等于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送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圈结构为多级结构,螺旋线圈结构包括第一级线圈和第二级线圈,可变形段的芯轴螺旋卷曲形成第一级线圈,第一级线圈螺旋卷曲形成第二级线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送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圈结构的最大外径小于等于自膨支架的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健朱勇男刘健张义森王坤张莹李艺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