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顶板无痕暗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30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水维修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顶板无痕暗排水结构,其设于建筑顶板的下方,包括排水层、设于所述排水层下方的装饰层、设于排水层上的排水口以及与排水口连接的排水管,所述排水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排水层通过若干固定件与所述建筑顶板连接,使所述排水层第一表面与所述建筑顶板相对;所述装饰层设于所述排水层第二表面下方并覆盖所述排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建筑顶板表面裂缝渗水引流,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维修施工简便,成本低廉。成本低廉。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顶板无痕暗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维修施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顶板无痕暗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建筑的混凝土结构中,顶板结构层迎水面会设置各种构造层次,如找平层、找坡层、防水层、保温层、保护层等,又由于建筑的功能用途不同,其屋面会放置各种设备机组、水塔、管线、绿化等,这些构造和设备均具有一定重量,屋顶结构层长久的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会产生结构裂缝、以及混凝土内部的毛细裂缝,从而导致渗水隐患。
[0003]对于建筑顶板渗水现象,常见的维修方法为采用机械设备对结构顶板进行高压注浆封堵,但是由于高压会对已开裂、产生漏水缺陷的结构造成二次压力破坏,导致裂缝延长,而且高压注浆技术受限于注浆材料的稳定性和施工人员的经验,在维修过程中,只能依靠施工人员的经验推测裂缝走向,但依然不能完全确保所有裂缝均已开凿修复注浆;此外,在混凝土结构内部还存在很多毛细裂缝,其会造成结构表面潮湿,肉眼难以分辨,很难使用注浆方式修补,维修结果难以保证。
[0004]目前也有安装不锈钢接水槽进行引流的维修工艺,但不锈钢成本较高,在维修过程中需要不锈钢切割、加工、钻孔、安装、固定、焊接、引流等工序才能完成,其中还涉及施工用电,切割过程中还会造成火灾隐患,在切割不锈钢和焊接时,施工噪音较大,焊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气味,在地下密闭空间影响业主,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建筑顶板无痕暗排水结构,对建筑顶板表面裂缝渗水引流,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维修施工简便,成本低廉。
[0006]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顶板无痕暗排水结构,其设于建筑顶板的下方,包括排水层、设于所述排水层下方的装饰层、设于排水层上的排水口以及与排水口连接的排水管,所述排水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排水层通过若干固定件与所述建筑顶板连接,使所述排水层第一表面与所述建筑顶板相对;所述装饰层设于所述排水层第二表面下方并覆盖所述排水层。
[0007]相比于高压注浆堵塞裂缝的方式,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排水层将整个建筑顶板的渗水收集并引流至排水管排出,其不会对顶板造成二次破坏,且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不需判断裂缝数量和位置,直接采用固定件固定安装排水层即可实现整个顶板的渗水维修,安装后即可恢复装饰层,简化了施工操作,降低治理成本,在实际维修过程中,仅需两名施工人员进行一天施工即可完成,施工完毕即可投入使用,不会对业主生活造成过大影响,维修后排水层被装饰层覆盖隐藏,从外观上无法发现排水层,提高了室内的美观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层包括排水板,所述排水板包括片材和设于所述片材一侧表
面的多个凸台,所述凸台顶面与所述建筑顶板相对,所述装饰层覆盖所述片材的另一侧表面。
[0009]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层采用排水板,其抗冲击、抗压强度高,多个凸台之间形成了立体的排水空间,具有集水排水能力,可收集建筑顶板的渗水后并引流至排水管排出,其自重较小,便于施工人员安装,而且安装后对建筑顶板的负荷较小,长期使用不会影响建筑顶板的结构,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0]优选地,所述凸台为底面开口的空心结构。相比于具有实心凸台的排水板,具有空心凸台的排水板自重小,可减少对建筑顶板的负荷,且空心凸台处材料厚度更小,便于设置固定件。
[0011]优选地,所述排水板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
[0012]在本技术方案中,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排水板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抗冲击和抗穿刺能力,且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热风焊接的施工方式将多块排水板连接在一起,使其可适应建筑顶板的面积,以收集整个建筑顶板的渗水,焊接施工过程中无任何噪音及气味影响,对施工现场无污染,可提升用户体验感。
[0013]再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层还包括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与所述排水板至少一边连接,所述接水槽上设有所述排水口。
[0014]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排水板至少一边设置接水槽,使集水可更快速引导至排水口处并通过排水管排出,减少集水在排水板内的停留时间,避免排水板内积水过多对建筑顶板造成过大负荷。
[0015]优选地,所述片材的厚度为1.0~1.2mm;所述凸台高度为12~20mm;所述凸台之间的距离为10~12mm。
[0016]在本技术方案中,可选择不同规格的排水板,其凸台高度不同,凸台之间的距离不同,形成的排水空间也相应不同,使排水板具有不同的排水能力和空气层的厚度,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规格。
[0017]优选地,所述凸台顶面设有复合无纺布层,所述复合无纺布层覆盖所述排水层的第一表面。在使用时,复合无纺布可过滤渗水中的泥沙,避免泥沙堵塞排水口和排水管,影响排水效果。
[0018]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层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9]在本技术方案中,排水层保持水平,不需设置一定角度,降低了排水层的安装难度,且便于后续装饰层的恢复,施工周期短,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002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一端固定于所述建筑顶板内,另一端设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填充所述膨胀螺栓与排水层之间的空隙。
[0021]在本技术方案中,膨胀螺栓固定效果更佳,避免长期使用后出现松动甚至脱落,导致暗排水结构损坏失效,提高了使用寿命,密封胶填充并对膨胀螺栓和排水层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避免排水层的集水通过空隙渗出,保证防水效果。
[002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呈间隔排列布置固定所述排水层,所述固定件沿纵向方向以1000~1200mm的距离,且沿横向方向以1000~1200mm的距离间隔布置。
[0023]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按一定间距排列布置,使固定件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在排水层和建筑顶板打孔,避免在打孔过程中对建筑顶板二次破坏及打
孔过多破坏排水层的防水效果。
[0024]进一步地,还包括找平层,所述找平层设于所述排水层第二表面与所述装饰层之间,所述找平层覆盖所述排水层。
[0025]优选地,所述找平层的厚度为15~25mm。
[0026]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找平层以填平排水层第二表面,以使后续恢复的装饰层粘接牢固,之间无空鼓,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建筑顶板下方设置排水层和排水管对建筑顶板表面裂缝渗水引流,避免对建筑顶板造成二次破坏,排水层材料成本低,自重小,容易安装,降低了施工难度和人员成本,也不会污染施工现场,在后续使用时排水效率高,不会对建筑顶板造成负荷;安装排水层后设置装饰层覆盖隐藏排水层,提高了室内美观度。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中标记为:建筑顶板100;裂缝110;排水板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顶板无痕暗排水结构,设于建筑顶板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层、设于所述排水层下方的装饰层、设于排水层上的排水口以及与排水口连接的排水管,所述排水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排水层通过若干固定件与所述建筑顶板连接,使所述排水层第一表面与所述建筑顶板相对;所述装饰层设于所述排水层第二表面下方并覆盖所述排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顶板无痕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包括排水板,所述排水板包括片材和设于所述片材一侧表面的多个凸台,所述凸台顶面与所述建筑顶板相对,所述装饰层覆盖所述片材另一侧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顶板无痕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还包括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与所述排水板至少一边连接,所述接水槽上设有所述排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顶板无痕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的厚度为1.0~1.2mm;所述凸台高度为12~20mm;所述凸台之间的距离为10~12mm。5.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礼戴书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顺修缮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