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渗漏修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431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0
本方案属于屋面防水修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屋面渗漏修缮结构,包括原屋面结构,原屋面结构至少包括由下而上顺序设置的结构层、保温层、防水层和保护层,还包括反向注浆修缮结构,反向注浆修缮结构包括后填设于泄压孔的第一填补结构,泄压孔开设于原屋面结构上、由结构层下表面延伸至保温层。本方案主要针对正置式屋面,采用反向注浆技术在原屋面结构中形成反向注浆修缮结构,避免了局部开凿造成保护层的连续空鼓,也避免了新旧防水层形成缝隙、成分不一致,有利于避免往后的使用寿命降低。在原屋面结构中布置由结构层下表面延伸到保温层的泄压孔,起到泄压泄水功效,可以排空积水并平衡注浆压力,避免因压力过大而出现表面顶裂现象。裂现象。裂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渗漏修缮结构


[0001]本方案属于屋面防水修缮
,具体涉及一种屋面渗漏修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屋面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也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较大的部分。一般包含砼现浇楼面、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排水系统、女儿墙及避雷措施等,特殊工程时还有瓦面的施工(挂瓦条)。当屋面出现渗漏时,通常采用如下修缮技术进行修缮,但这些修缮技术存在诸多缺陷。
[0003]1)采用破坏性开凿对屋面渗漏水进行修缮处理;
[0004]开凿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机器设备,大动力破坏性拆除,容易造成结构不可逆的破坏,结构破坏后造成永久性损耗,不利于保证结构的使用年限,即使重新防水维修后,也不能忽略结构破坏带来的损伤。
[0005]2)采用局部开凿对屋面渗漏水进行修缮处理;
[0006]针对渗漏水部位进行局部开凿处理,这种做法虽然价格上有所降低,但是局部开凿很容易造成保护层的连续空鼓,且破坏后的防水层与新修补的防水层形成缝隙,新旧防水层的成分不一致,会导致往后的使用寿命降低,总的来说不是一种有效的防水做法。
[0007]3)直接在面层进行铺卷材进行修缮处理;
[0008]直接与渗漏水的屋面进行防水层铺设,不会破坏结构,但是这种做法相当于穿外衣,防水层直接暴露在室外环境,一旦破坏,防水层将失去防水效果。
[0009]4)混凝土表面裂缝沥青油膏灌缝防水处理;
[0010]这种做法只是表面上封闭看得到的较大裂缝,很多细小裂缝无法修补,只能起到临时性作用,且沥青材料很容易老化,受环境影响很大,无法满足防水要求。
[0011]因此,有必要对屋面的渗漏水修缮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12]鉴于此,本方案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屋面渗漏修缮结构,解决现有屋面修缮或对结构造成破坏性损伤、或使用寿命较低的技术问题。
[00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14]一种屋面渗漏修缮结构,包括原屋面结构,原屋面结构至少包括由下而上顺序设置的结构层、保温层、防水层和保护层,还包括反向注浆修缮结构,反向注浆修缮结构包括后填设于泄压孔的第一填补结构,泄压孔开设于原屋面结构上、由结构层下表面延伸至保温层。
[0015]本方案主要针对正置式屋面,采用反向注浆技术在原屋面结构中形成反向注浆修缮结构,无需开凿破坏保护层、拆换防水层等,因而避免了局部开凿造成保护层的连续空鼓,也避免了破坏后的防水层与新修补的防水层形成缝隙、新旧防水层的成分不一致,有利
于避免往后的使用寿命降低。正置式屋面的保温层位于防水层下方,一旦防水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水分进入保温层,后期在保温层中形成蓄水层,因上方防水层的存在,使得保温层水分无法外排,因此,本方案在原屋面结构中布置由结构层下表面延伸到保温层的泄压孔,起到泄压泄水功效。防水层受损时,保护层通常存在裂缝,从该裂缝或者其周围布孔处冲孔和注浆过程中,泄压孔均能起到排水作用,确保内部水分充分排走,可以平衡注浆压力,避免因压力过大而出现表面顶裂现象。
[0016]原屋面结构具有纵横交错的梁,梁将原屋面结构分为若干跨,每一跨原屋面结构开设有至少一个泄压孔,以保证保温层中的水分被充分排出,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避免结构层和保护层因后续注浆压力而遭破坏。
[0017]保温层为找坡保温层或者原屋面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结构层与保温层之间的找坡层,泄压孔沿找坡方向设置于每一跨原屋面结构的最低处,以便由高处向低处流的水分能够从泄压孔排出,从而进一步改善排水的效果。
[0018]结构层中设有纵横交错的结构钢筋,泄压孔避开结构钢筋设置,防止钻孔过程中破坏受力钢筋,保证结构安全。
[0019]反向注浆修缮结构还包括后填设于裂缝以及原屋面结构层间的第二填补结构,裂缝存在于结构层中。第二填补结构在原屋面结构层间,例如结构层与保温层之间,形成致密的防水层,起到防水作用;在此过程中,还迫使保温层中的水分被沥干并从泄压孔排出,更进一步改善排水的效果。
[0020]第二填补结构还后填设于注浆孔中,注浆孔围绕裂缝呈梅花形布置并开设于结构层中,形成第二填补结构的灌浆液经由注浆孔注入裂缝中。对该注浆孔冲孔或注浆过程中可以促进水分从泄压孔排走,此时泄压孔还可以起到平衡注浆压力的作用,避免因压力过大而出现表面顶裂现象。为防止钻孔过程中破坏受力钢筋,注浆孔避开结构钢筋设置,保证结构安全。
[0021]在渗漏区域不大的情况下,第二填补结构包括由丙烯酸浆液固化形成的修补结构。丙烯酸浆液固化过程中吸收内部水分,由于渗漏区域不大,基本属于细微裂缝渗漏,此时形成的修补结构已经满足堵漏及固水要求。该丙烯酸浆液优选XS

101丙烯酸盐灌浆料。
[0022]在渗漏区域较大的情况下,第二填补结构包括由丙烯酸浆液固化形成的修补结构和由环氧浆液固化形成的加固结构,修补结构填设于裂缝或其深处、或还填设于注浆孔深处,加固结构填设于注浆孔或其浅处、或还填设于裂缝浅处。由于渗漏区域较大,渗漏裂缝通常也较大,如果单采用丙烯酸浆液施工,后期因屋面的热胀冷缩会对第二填补结构产生背向压力,从而会让浆液从较大裂缝处挤出来形成二次缺陷,此时需要增设由环氧浆液形成的加固结构,对结构进行补强,使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确保结构的稳定和注浆的效果。该环氧浆液优选XS

007改性环氧灌浆料。
[0023]此外,原屋面结构还可以包括设置于保温层与防水层之间的找平层、设置于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的隔离层。
[0024]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本方案主要针对正置式屋面,采用反向注浆技术在原屋面结构中形成反向注浆修缮结构,无需开凿破坏保护层、拆换防水层等,因而避免了局部开凿造成保护层的连续空鼓,也避免了破坏后的防水层与新修补的防水层形成缝隙、新旧防水层的成分不一致,有利
于避免往后的使用寿命降低。
[0026]本方案在原屋面结构中布置由结构层下表面延伸到保温层的泄压孔,起到泄压泄水功效,在冲孔和注浆过程中均能起到排水作用,确保内部水分充分排走,可以平衡注浆压力,避免因压力过大而出现表面顶裂现象。
[0027]本方案通过第二填补结构在原屋面结构层间形成致密的防水层,起到防水作用;在此过程中,还迫使保温层中的水分被沥干并从泄压孔排出,更进一步改善排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8]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方案,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
[0029]图1是屋面渗漏修缮结构示意图一。
[0030]图2是屋面渗漏修缮结构示意图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渗漏修缮结构,包括原屋面结构,所述原屋面结构至少包括由下而上顺序设置的结构层、保温层、防水层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向注浆修缮结构,所述反向注浆修缮结构包括后填设于泄压孔的第一填补结构,所述泄压孔开设于所述原屋面结构上、由所述结构层下表面延伸至所述保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渗漏修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屋面结构具有纵横交错的梁,所述梁将所述原屋面结构分为若干跨,每一跨所述原屋面结构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泄压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渗漏修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找坡保温层或者所述原屋面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结构层与保温层之间的找坡层,所述泄压孔沿所述找坡方向设置于每一跨所述原屋面结构的最低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渗漏修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中设有纵横交错的结构钢筋,所述泄压孔避开所述结构钢筋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渗漏修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注浆修缮结构还包括后填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树彬刘国华戴书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顺修缮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