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05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研磨砂轮由基体和工作层组成,工作层均匀排布若干带弧度的排屑槽及排水孔,排屑槽的深度与工作层深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屑槽贯穿工作层的内圈及外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磨削的过程中工作层表面易粘屑及工件划伤的问题。另外,圆弧形的排屑槽在磨盘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更有利于磨削碎屑的及时排出,大幅提升了磨削效率及工件表面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便于推广。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属于端面研磨抛光砂轮制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双端面研磨砂轮一般采用粘贴独立小砂轮片的方式制备,小砂轮片的形状一般有圆形、正六边形或者其他形状,根据磨削需要,小砂轮块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为了能够正常加工小工件及提升工件的平面度,小磨块之间的间隙需要填充。工件研磨的过程中,会产生细小的金属碎屑,这些金属碎屑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就会附着在工作层的表面,降低研磨砂轮的磨削效率或者导致工件表面产生划伤。填充会对研磨砂轮的排屑性能和锋利性产生影响,特别是用纯环氧树脂填充的砂轮锋利性更差,还容易产生磨盘粘屑和工件划伤等问题,影响工件的磨削品质及磨盘的耐用度,需要频繁修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提升研磨砂轮的排屑性能,研磨砂轮工作层(研磨层)均匀排布若干带弧度的排屑槽,这些排屑槽有利于排出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碎屑,避免工件表面划伤,提升产品的品质,同时还可以提升磨削效率、提高砂轮耐用度。
[0004]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包括基体与工作层,所述工作层表面设有弧形排屑槽,所述排屑槽的宽度为1~4mm。
[0006]本技术中,端面研磨砂轮由基体与工作层组成,工作层由砂轮片与填充层组成,在填充层上设有弧形排屑槽;优选的,弧形排屑槽的深度与工作层的厚度相同,所述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的工作层的厚度为2~20mm,优选3~10mm。
[0007]本技术中,端面研磨砂轮工作层表面均匀排布若干弧形排屑槽;弧形排屑槽的数量为10~30条,进一步优选为15~20条。
[0008]本技术中,弧形排屑槽的弧度半径为端面研磨砂轮内圈半径的1~2倍,优选1.5倍,此结构可以更好的发挥磨削排屑效果。
[0009]本技术中,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的数量范围为20~80个,优选35~50个。
[0010]本技术中,基体可以是钢基体、铝基体、铸铁基体,优选钢基体。基体直径(指外径)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可以为300~2000mm,优选700mm,基体厚度为20~100mm,优选50mm。
[0011]本技术中,基体为环形结构;具有内、外边沿,砂轮片常规排布在基体表面,即端面研磨砂轮、工作层为环形结构,也具有内、外边沿;弧形排屑槽一端位于端面研磨砂轮内边沿、另一端位于端面研磨砂轮外边沿,且弧形排屑槽不经过砂轮片。砂轮片优选为圆
形,直径为10~30mm。
[0012]本技术首次公开了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与现有不开槽的端面研磨砂轮相比,解决了磨削的过程中工作层表面易粘屑及工件划伤的问题。另外,圆弧形的排屑槽在磨盘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更有利于磨削效率及工件表面质量提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端面研磨砂轮基体与小砂轮片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研磨砂轮俯视图;
[0015]图3是现有端面研磨砂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圆周排屑槽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大弧度半径排屑槽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基体1,工作层2,圆弧排屑槽3,小砂轮圆片4,填充层5,排水孔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以表面结构表示,表面结构指砂轮片水平放置时的上表面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0]实施例一
[0021]参见图1与图2所示,一种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由基体1和工作层2组成,基体为钢基体,厚度为50mm,基体外径为700mm,内径为300mm,工作层厚度为6mm。工作层表面均匀设有弧形排屑槽3,弧度半径为225mm,数量为18条,每条弧形排屑槽,一端位于工作层内边沿、另一端位于工作层外边沿,宽度2mm。研磨砂轮工作层由若干独立小砂轮圆片4以及填充层5组成,小砂轮圆片的直径为20mm、18mm和14mm,厚度为6mm。砂轮设有42个排水孔6。
[0022]对比例一
[0023]参见图3,为现有端面研磨砂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省略弧形排屑槽,其余一样。
[0024]对比例二
[0025]参见图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弧形排屑槽替换为圆周排屑槽,环形槽没法将磨屑及时排出;另外,该排屑槽结构无法利用工件及砂轮的运行轨迹提升排屑效果。
[0026]对比例三
[0027]参见图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弧形排屑槽的弧度半径调整为研磨砂轮内圈半径的3倍,排屑槽弯度变小,趋向于平直,不利于砂轮在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将磨屑排出。
[0028]制备上述端面研磨砂轮的方法为现有技术,先将小砂轮片贴在基体上,再填充环氧树脂形成填充层,接着打排水孔,此为对比例一的砂轮;如果填充环氧树脂后,再开排屑槽,然后打排水孔,则得到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二、对比例三的砂轮,其中图4、图5没有示出排水孔,实际也带有42个排水孔。
[0029]以常规方法研磨棱角较多的齿轮工件,本技术公开的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磨削加工棱角较多的齿轮工件时运行正常,研磨加工出来的工件都品质合格,砂轮正常消耗完没有出现工件表面划伤问题和工作层表面粘屑问题。进一步的,以对比例一的
现有结构砂轮为基准,实施例一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的磨削效率提升30%,耐用度提升22%;对比例三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的磨削效率提升13%,耐用度提升10%。对比例一、对比例二以及对比例三磨削加工棱角较多的齿轮工件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工件表面划伤问题和工作层表面粘屑问题,且对比例二较对比例一问题严重,对比例三较对比例一改善。另外,实验发现,开直线槽的砂轮加工效果不如对比例三。
[0030]针对目前研磨砂轮填充会对工作层的排屑性能和锋利性产生影响的情况,本技术开发一种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解决现有技术中研磨砂轮容易产生工作层表面粘屑、工件划伤和频繁修整等问题,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包括基体与工作层,工作层由砂轮片与填充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填充层上设有弧形排屑槽,弧形排屑槽一端位于所述端面研磨砂轮内边沿、另一端位于所述端面研磨砂轮外边沿,弧形排屑槽的弧度半径为端面研磨砂轮内圈半径的1~2倍;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设有排水孔;弧形排屑槽的宽度1~4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其特征在于,砂轮片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圆弧排屑槽的端面研磨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研磨砂轮为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东王凯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扬精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